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2-07-23赵向杰
赵向杰
【摘 要】 新课改的深化推进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深刻认识到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获得方法并实现创新发展,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并顺应新课改要求,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引入、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分享、跟踪督导评价等途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新课改理念为教师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新课改要求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较高的课程,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思想与高考压力影响,教师教学侧重于知识点的灌输,学生学习更多采用死记硬背公式和固定解题思路的方法,以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要求,与以生为本的新课改核心理念不相符.因此,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维,探索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模式,真正将课堂还于学生,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学习能力,深化其数学理念,加强其总结提升,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得逻辑思维、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创新发展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成长为头脑灵活、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高质量复合应用型人才.
1 高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变化
教学理念是教学方式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则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新课改理念中,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促进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一致”轻“个性”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从而促进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变化.高中数学教师有效把握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就需要对新课改理念进行研究.
1.1 新课改理念下更强调高中数学的基础性
新课改下,高中阶段数学学习以为学生今后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目标,在教材的编写中,重视数学的基础训练.同时,为避免数学知识的碎片化,更重视数学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在教材编写中,基于新课程标准,贯彻“少而精”、“简而明”的原则,抓住知识本质,返璞归真,呈现好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数学的真谛.
1.2 新课改理念下更重视高中数学的文化价值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更加关注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数学教学理念中,对学生文化价值的培养重视度不足,更多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新课改下,要求高中数学教学重视对学生文化价值的培育,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上海教育出版社最新版普通高中数学教材中,设置了“课后阅读”部分,主要是针对本课相关数学知识的发展史进行详细讲解,以期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既可以获得知识,又能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史观.
1.3 新课改理念下更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将高中数学分成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在必修模块注重高中数学基础性内容,同时增加选择性必修模块,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情进行选择性学习.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高,并且喜欢研究数学的学生,就可以通过选修模块进行高中数学延伸课程的学习.这种选择性必修的模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转变了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教育模式,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这种模式充分体现出了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4 新课改理念下更关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高中数学传统教学理念下,都是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根据教案及课程安排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当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基本能够在计划内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并不能保证高质量教学.新课改下,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学活动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求教师加强教学心理学、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学习与提升,才能更好地满足新课改要求,落实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
2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路径
2.1 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数学课堂构建
课前教学准备是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备课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确定课堂传授的知识点,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灌输式教学进行复杂的数学知识点和公式的讲解,再运用题海战术加强学生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掌握.这不仅无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制约学生全面发展,还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甚至引发学生对数学的畏难心理,偏离数学教学初衷.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细化构建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在确定课堂知识点教学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手段进行知识点内容的传授,做到丰富有趣,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优质、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让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
2.2 创设情境引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课堂引入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好的课堂引入能夠在课堂教学伊始,就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情境是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欲望的有效教学手段.在高中数学新课导入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创设引入的方法,在新课开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吸引其自觉投入、自主探究,发挥课堂主体效能.
例如 教师在“向量”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进行概念的抽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向量”并对其产生兴趣.在教学引入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实例中提取信息创设生活化情境,如:让学生观看拔河比赛,观察中间标志移动,当中间标志向任何一方偏移到一定距离后,即可判定胜利.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表示标志的移动,能够直接看出哪一方胜利?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好地理解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3 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新课改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更多地课堂时间交还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极高的价值,既可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找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点,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运用逻辑思维对知识形成过程产生质疑,将学生自主探究产生的问题或想法作为小组合作探究的起点与教师教学点拨的落脚点,从而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小组合作探究,真正实现数学逻辑思维、数学探究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例如 教师在进行“正弦函数的图像”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探究秒点法画出正弦函数图像的方法,并运用课件演示正弦函图像秒点法的作图过程,引导学生得出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且最小正周期为2π.然后,教师提出“秒点法作图精确,但实用性不高,怎样能够快速画出正确的正弦函数图像?”,根据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正弦函数图像的五个点,并能够运用“五点作图法”快速画出正弦函数的大致图像.
2.4 成果展示分享,深化学生数学理解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后,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分享也是课堂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突破重难点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在成果展示分享中,遵循“先听后讲”原则,由各小组发言人分享小组讨论成果,并分享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争议问题,以及解决路径,小组成员的认识变化等,然后总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成果,教师进行补充与客观评价,并针对各小组出现的共同问题及知识重难点进行详细解析,并渗透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 在上述问题中,学生在完成小组合作探究后,教师需要为各小组提供成果交流展示的机会.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探究成果,分享在小组探究过程中是怎样验证“五点作图法”更加简便快捷的,在画图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操作步骤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看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重组与迁移,明白“五点法”如何列表,怎样画出图像.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与动手实践,既可以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感受波形曲线的流畅与对称之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加强对正弦函数的理解与掌握.
2.5 及时跟踪检测,引领学生总结提升
跟踪检测是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效考察,及时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对知識进行全面掌握.检测主要通过习题实现,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综合性的检测试题,并通过让学生进行说题及书面习题练习的方式完成,调动学生手、口、心、脑的全面参与.同时,在作业处理中,教师可以增加小组成员互批、组间交换批改等方式,使学生参与到作业处理环节中,了解同学错题点,加强自身的查漏补缺,全面总结提升,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例如 教师在完成“向量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教学后,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练习8.1(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水平进行书面习题练习,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习题批改.其中,第1小题在三角形中化简题目简单,学生基本都可以完成;第2小题的求证,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学习完成;第3小题相对难度较高,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说题任务,下达到各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通过交流探讨,针对题目进行说明.在说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本课的教学知识点,从而加强对知识的总结与运用提升.
3 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真正将课堂交还于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数学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永刚.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81.
[2]廖金祥.双“核心”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09):29-31.
[3]田仁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19(08):79.
[4]高升.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3):20.
[5]张燕燕.创设问题情境,提升课堂效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3)
[6]孔颖婷,关成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用策略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视角[J].基础教育课程.2021(12)
[7]张文丽.以学习能力为导向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设计研究——以高三数学课堂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