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区景观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2022-07-23LIULing
■ 刘 玲 LIU Ling
0 引言
我国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政府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并实施用地开发、河道生态治理等举措,对原有村庄和土地进行征用并形成多种补偿方式,其中,安置房便是政府以实物补偿村民的主要方式。安置区是将原住村民安置于现代集约化的住宅当中,可供原住民居住和使用的区域。村民从原有的院落居住空间转换到城市社区居住空间,其生活方式、心理和工作性质等也随之改变,如何适应村民生活习惯,保存原有社会网络关系,且满足宜居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安置区景观规划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安置区多以解决居民基本住房为主要目的[1],较少考虑居住品质和居民的情感变化,导致目前安置区的景观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风格西化[2]、公共活动面积较小和交通相对混乱,缺乏物业管理而导致的治安环境差、整洁度差和设施损毁严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安置区景观与商品住宅景观的差异性、安置区的使用人群等进行分析,提出安置区景观的设计要点,并以某城市L 安置区景观规划为例,探讨多个地块的安置区景观设计策略,为安置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规划思路。
1 安置区景观与商品住宅景观的差异性
安置区与商品住宅区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包括选址位置、人群构成、景观环境和后期物业管理等[3]。就景观设计方面而言,主要体现在商品住宅区景观设计成本和后期维护管理成本高,安置区景观无法按照商品住宅区的品质和内容进行设计,也无法达到与商品住宅区相似的景观效果。通过对安置区和商品住宅区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思考如何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使安置区景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亦能考虑被安置居民的生活习惯,并引导居民实现从院落到城市社区生活的转变。
将安置区和商品住宅区的差异性分为社区类别、使用者、使用空间和使用感受四部分进行对比。其中,商品住宅区为生人社区,使用者相互之间陌生且邻里氛围淡薄,使用空间上以小型交流空间、休闲散步、个人休闲和家庭活动为主,使用感受上要求满足较高质量的物质空间和舒适的精神空间;而安置区为熟人社区[4],使用者多为血缘或亲缘且邻里氛围浓厚,使用空间习惯以开阔的“场”(打麦场,又称“场”,是农村地区用于打麦、扬麦的场地,也是村民重要的活动空间,充满了繁忙与热闹的气氛,具有聚集的重要功能)空间为主,需要满足邻里集聚、交流和休闲,使用感受上应具有共享性和归属感。
2 安置区的使用人群分析
相对于青年人和儿童,安置区中老年人较多[1],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存在多代同居,血缘和亲缘邻居的现象。安置区居民在社区内的主要活动行为包括:集会、广场舞、运动健身、儿童游玩、串门、打牌、晒太阳等。安置区居民传统的生活行为方式以步行为主,步行是感知城市丰富的地方文化和生活特色的重要游览方式,也是城市空间人性化发展的必要选择。安置区居民在原有院落的重要生活习惯包括:串门、邻里集会等,这也是展示原有乡村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规划设计需考虑增加较大面积的广场空间和安置区域多地块的串联道路,同时,应关注老年人及儿童的友好性设计。
3 安置区景观的设计要点
安置区景观建设和后期维护资金短缺是长期存在的现实问题,满足安置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建设宜居的景观环境,同时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是安置区景观的设计要点。低成本景观是通过尽可能低的付出成本,获得具有生态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等综合价值的景观,低成本不等于低品质、难维护[5-6]。低成本景观是安置区景观设计的一种重要设计方法,以经济实用的手法规划设计安置区的生活环境,通过控制软景和硬景的比例,经济的竖向设计,硬景、软景、水景和照明等低成本设计[7]实现低投入均衡效益,是推动城市及安置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弱化商品住宅区景观过度的装饰艺术,注重安置区的经济实用性。设计要点:①使用坚固、耐用和经济的铺装材料,取消高档石材和景石的使用。②采用当地常见、耐修剪树种,多栽植乔木及灌木,其中,乔木的规格需降低标准。③尽量少用水景观;运用节水的雨水收集及灌溉系统。④公共设施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且布置应合理;儿童及老年活动场地需保证足够面积,但设施标准需降低。
(2)延续商品住宅区丰富多样的景观空间,并且增加集聚的场所。设计要点:①重点营造适用于熟人社区的空间场所,如安置区为片区,应在每个地块中增加一个较大的集聚空间并重点打造。②宅间、架空层、组团景观等区域则降低建设成本。
(3)充分考虑交通的秩序性,利用环境引导人的行为。设计要点:①合理布置人行、车行流线,利用环境来引导车辆和步行。②入口实行人车分流式,避免交通混乱。③机动和非机动车地面停车位,不仅要满足数量,且主要采用沿主道路两侧和集中式的布置方式,减少对周边景观的干扰。
4 某城市L 安置区景观规划设计
4.1 项目概况
L 安置区位于中原地区某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的东部,其北部为创意产业园,南部为高品质住宅区;基地西侧遥望该片区的行政商务核心及商业服务核心,东侧可远眺中央公园。东侧的G 街,是连接该片区南北方向的一条重要干道,南侧的L 大道是未来连接A 市和B 市的又一条重要通道。本案由8 个地块组成,7 个住宅安置区和1 个学校用地,7 个住宅安置区的总建设用地合计为43.25 hm2。
4.2 规划设计策略
总体规划结构为:三轴、一带、八点通网。其中,三轴:三条活力之轴,它是区域内主要动态轴线,为项目的重要骨架,支撑整个地块结构;一带:一条闲适绿带,它是一条串联8 个地块的步行道路系统,景观在8 个地块形成“一园一景”的景观感受;八点通网:八个地块融合,八点通网是在整体风格上要形成统一的设计思想及设计风格。
4.2.1 策略一:活力之轴
活力: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公共空间的活力性可以提高居民的整体幸福感、归属感和凝聚力[8]。两条活力之轴是在修规阶段所确定的位置,两者均是8 个地块中东西走向的支路,相对独立且不能调动8 个地块活力性;景观规划方案阶段,认为M 街为贯穿本案8 个地块的南北向动态轴线,并以此动线连接两条活力之轴,在活力街区增加活动场地,激活片区活力氛围,将8 个地块的活力完全调动。形成三条活力之轴(图1)。
图1 活力之轴、闲适绿带分析图
4.2.2 策略二:闲适绿带
闲适:有悠闲、安静之意。8 个地块周边用地性质以住宅、教育、绿地等用地为主,考虑周边用地性质的不同,基地内功能设置也将与其进行融合和连接。通过外部联系和内部渗透两个方面进行布局,其中,外部联系是指联系基地外围的一条U 型绿带(围绕地块北部、西部和南部的绿带),绿带可隔离主干道对居住区内的噪音干扰,有一定的消减作用,生态性强;内部渗透是围绕受绿带影响较小的西侧4 个地块,为强化地块之间联系,补充城市外部绿带的不足,形成内部绿带环绕、安静的绿带系统。一条闲适绿带联络8 个地块,营造闲适典雅的空间,同时,满足熟人社区“串门”的习惯及归属感的需求(图1)。
4.3 景观规划方案设计
景观规划方案设计以活力之轴和闲适绿带为设计主题进行展开。活力之轴布置较具活力的功能,包括运动场等活动设施;闲适绿带布置较安静的功能,形成一级集会空间(集会、广场舞),此空间为熟人社区所需求的闲适“场”所,同时配合二级(儿童活动、老年活动、健身区域)、三级(宅间休憩、休闲空间)的休闲空间。道路交通设计采用入口人车分流,内部交通以6 m 车行环路贯通的方式,保证中心绿地和宅间绿地独立性与安全性;植物配置方面以经济、实用和乡土植物为主。
4.3.1 活力之轴——韵动
活力之轴的形式:折线+动感,功能:运动场+交流空间。活力之轴1 为该区域南北向的活力商业街区,通过合理划分空间,结合休息廊架、特色花坛、景观灯等满足商业街区的休闲使用;活力之轴2、3 为该区域东西向特色活力商业街区,在街区内通过折线的布局方式,布置的功能空间有景观绿化种植、下沉广场、活力休闲和活力运动等功能(图2~4)。
图2 活力之轴1 商业街示范段平面及断面图
图3 活力之轴2、3 商业街示范段平面及断面图
图4 活力之轴2、3 商业街效果图
4.3.2 闲适绿带——致静
闲适绿带的形式:特色植物+自由曲线,功能:步行游线+生活空间。闲适绿带串联8 个地块,其中,7 个住宅轴线布置五大标配功能节点:人行出入口、中心集会、邻里交流(打牌、跳舞广场)、全民健身(儿童活动)、慢行感受和邻里交流(聚散广场、活动空间)(图5)。
图5 闲适绿带五大功能节点分析图
4.3.3 标配景观——均好
标配景观的形式:风格统一+均好分配,功能:尺度宜人+生活空间。均好性是安置区景观的重点,区别于商品住宅区因容积率、绿地率不同景观品质也相应不同的情况,安置区由于其分配住房的特殊性,居民也期望各个地块在功能、设施、场地和景观感受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在7个住宅安置区设置标配的景观,主要包括4 个部分:主次入口、中心喷泉景观、活动广场和架空层景观(图6、7)。
图6 标配景观分布图
图7 架空层景观俯视图
4.3.4 道路交通
L 安置区需在地面满足部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需求,加之满足消防通道的硬性要求,使得地面绿地景观面积大大减少。方案主要采用三种道路交通的设计方式,尽量满足中心绿地和独立宅间绿地的完整性:①局部人车分流式。在南北向主出入口实行人车分流,内部环路为了方便机动车停放不再另设人行道。②显性和隐形消防通道结合。主环路为车行和显性消防通道,在宅间等其他区域设置隐形消防通道,保证景观的完整性。③地面机动车停车位需满足每个区域内户数的10%,主要沿主环路布置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需满足每个区域户数的1.5 倍,规划将其以块状的形式布置在宅间绿地和较为集中的围墙临界区域,减少对面状景观的干扰。
4.3.5 植物设计
安置区中的植物设计是展现居民原有乡土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居民乡土文化情结和归属感的重要表现[9]。植物配置应以经济性、地域性和多样性为基本准则[3],以乔木和灌木为主,减少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的草坪和花卉地被的使用。L 安置区主要采用适地适树、季相变化、比例恰当以及注意局部与整体关系等主要配置方法:①适地适树。采用本地树种,如榆树、柳树、槐树、核桃、山楂等,以保留安置区居民的本地记忆。②季相变化。植物造景利用季相变化,形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观。③比例恰当。植物配置比例恰当,营造植物景观不仅绿意盎然且色彩丰富。④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重点景观绿化和生态绿化相结合,设置常绿落叶之比为4:6,乔木、灌木之比为5:5,实现经济实用、美观的植物配比关系,打造温暖和谐的居住环境。
5 结语
安置区是当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居住类型,其景观布局应为居住习惯与生活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居民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为根本目的,规划设计应以激发安置区活力、提供居民原有生活习惯的场所空间和经济实用的景观为主。本文提出一种提升安置区区域活力和串联绿地的设计策略,为安置区居民提供活力场所和“串门”的连通绿道,为安置区景观设计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布局方法和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