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

2022-07-23冯丽珺

审计与理财 2022年7期
关键词:联络员准则审计工作

■冯丽珺

前言

事业单位能否维持长久、稳定的发展态势,受到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的直接影响,其不仅是加强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管理把控的关键性手段,更是优化单位领导干部党政廉洁建设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开展难以发挥应有效果。正因此,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来解决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于推动事业单位的持续性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一、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结果和经济责任的具体范围难以界定。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考核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任职期间领导干部所有的收支明细,要求审计人员做到对领导干部收入来源合法性、合规性等方面的考察,以及任职期间项目执行、党政廉洁建设等情况的考察。在实际经济责任审计期间,尽管审计人员可通过调研、分析来挖掘领导干部问题,但受到考察资料、范围的限制,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无法做到全面化开展,审计结果无法对领导干部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反映,难以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有的监督、约束作用。

2.缺少统一、明确的经济责任评价标准。

尽管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各事业单位中得到普及,并出台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政策法规,如2019 年7 月15 日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2021 年修订的《审计法》,但目前行业内尚未对其出台针对性法规制度,且各地区、地方所执行的标准、章程等也存在一定差异。换句话说,就是行业内未对审计结果进行硬性标准的确定,无法对各地区标准进行统一性界定,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开展难度增大,存在因制度、标准的缺失,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缺少科学指导与支撑。另一方面,尽管大部分事业单位结合相关要求出台了相应的文件规定,但部分领导干部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正确认知,导致相关文件规定在审计工作期间未得到全面执行。

3.部分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及素养不足。

纵观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尽管各单位已明确认知审计开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审计期间因跨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领导干部的个人情况很难被审计人员全面掌握,而个别审计人员出于利益关系或个人顾虑等目的,未做到严格依据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审计事务的规范化处理,致使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实际情况出现严重偏差,进而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效能与作用的落实。

二、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解决路径

1.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联络员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高效化,通过事前、事中强化控制来提升审计效果,可依托于审计联络员机制的构建。要求审计联络员做到对单位具体情况、运营现状等方面的全面把控,加强被审计单位与上级单位沟通、反馈机制的构建,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全面贯彻于单位领导干部任职工作中。在实际审计期间,审计联络员应明确上级审计结构分配的具体任务与职责,并在被审计单位与审计机构之间发挥联络、沟通的职能,结合运用资料分析、实地考察等措施对下属单位的财政收支、内控制度落实、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掌握,发挥联络员枢纽作用,通过定期会议开展汇报、反馈联络单位存在的实际弊端与问题,并为下属事业单位传达会议中制定的整改措施。

2.聘用第三方审计机构提高审计效率。

经济责任审计的水平受到审计队伍建设的直接影响,为此单位可聘用第三方审计机构,以专业队伍为支撑来促进提高经济审计工作的水平,保证审计过程中各环节得到充分取证,由单位审计部门对取证结果进行把关并出具内部审计报告。不过这里需注意,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第三方审计机构的聘用只能发挥审计协助作用,涉及结果定性的内容应该由委托单位进行确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需在积极聘请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的前提下,加大对单位审计队伍的素质建设要求,除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能力之外,还需掌握丰富的政策领悟能力、实践经验等,通过严格把控应聘关来促进审计队伍素质提升。同时,为保证审计工作更具专业性、规范性,可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纳入到应聘范围内。在保证审计队伍高素质建设的基础上,对多家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市场调研,从中择选资质高、经验多、队伍专业的审计机构展开合作。

3.严格执行审计准则,遵守职业道德。

经济责任审计水平高低与审计准则的执行效果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行政事业单位要想获取更为理想的经济责任审计效果,需以审计准则的全面执行为前提。在具体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需以审计准则为标准对各审计内容、环节进行规范。杜绝在审计期间出现不遵循审计准则现象,引导审计人员正确认知审计准则执行的必要性,做到以审计准则为标准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合规化、合理化,避免因准则缺失而影响到审计效果价值体现。

4.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为最大化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作用,需要以审计结果的强化应用为基础。首先,需在征得批准同意后,及时上报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审计结果,以确保全面掌握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任职、经济收入等情况。同时,依据审计结果分析来确定单位领导的绩效及廉政建设等情况。其次,依托于审计结果来构建契合经济责任审计管理需求的档案,档案中需对单位领导工作表现、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反映。

5.构建完善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成效受到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的直接影响,为此需重视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性、规范性的构建,实现以科学评价体系为支撑来提升审计绩效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进一步提升单位干部领导对资金配置与利用的规范性,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事业单位运行成本控制、廉政建设、资源利用率优化等方面的作用。而针对定量指标体系的构建,需做到对事业单位审计内容的分析,以确保其指标体系构建与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际工作开展需求相契合。例如可将预算执行、投资项目、财政收支的执行与管理,重要经济事项执行、廉洁自律等作为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以确保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职全过程处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管中。

6.构建经济责任联合审计机制。

为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需要以部门联动配合为前提,通过发挥出不同部门的作用与优势来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化。为此,审计部门需发挥牵头作用,积极联动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通过积极协调配合来形成经济责任审计合力,通过发挥整体作战优势来进一步提升审计结果的全面性、真实性。依托于经济责任联合审计制度的构建,确保在审计期间人事、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明确自身职责。在确定审计名单后,积极配合确定领导干部的免、审、任时间差,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有良好的环境支撑。另外,纪检监察部门需在审计开展期间做到对被审对象相关信息的积极提供,审计部门则负责进行审计方案的编制与执行,对采集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保证在审计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来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单位廉政建设、腐败行为抑制等方面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能否高效、高质开展,直接影响到单位廉政建设、内部管理控制水平。通过构建审计联络员机制、优化审计队伍建设、强化审计结果应用、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经济责任联合审计制度等措施来促进全方位、全面化、高效化、全过程化开展审计工作。

猜你喜欢

联络员准则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职工参政议政的最后一公里
三个“全覆盖” 筑牢巡察联络网
市长联络员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集贤县 建立人才联络员管理机制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