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俄罗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策略探析
2022-07-22王彩胤
肖 甦 王彩胤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北京 100875)
一、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
教育均衡发展是各国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景,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1]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2]虽然俄罗斯学界对“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概念的阐释较少,但“教育公平”同样是其教育研究领域重要的理论组成。教育公平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理念,主要指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遵循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三个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指教育资源配置的平均化、均等化,其中可以细分为权利平等与机会平等两部分。权利平等指受教育权的平等,而机会平等指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包括教育起点平等(即受教育者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以及教育过程平等(即受教育者平等地享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差异原则,即根据受教育者自身天赋、个性、能力的差异,有区别地分配教育资源,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多样化。补偿原则,即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资源的补偿。
具体到学前教育领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予适龄幼儿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以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果机会的相对均衡。[3]在实践中,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有以下重点。一是教育权利的平等,主要体现在法律保障每名学前儿童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二是教育机会的平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平等,即适龄幼儿都能够拥有入学机会,入园率和学额是其主要指标;教育过程的平等,指学前教育机构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体现在幼儿园师资、教学软硬件设施、幼儿园管理制度等方面。前两点是在教育资源分配平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三是从差异原则出发,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建立多种类型的幼儿园,培养天才儿童,帮扶弱势儿童。四是落实补偿原则,对抚养幼儿的贫困家庭给予支持,对自身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幼儿进行特殊照顾,重视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
二、俄罗斯学前教育发展基本线索
俄罗斯学前教育发源于18 世纪初期,但在沙皇俄国时期发展得非常缓慢,此时的幼儿园只服务于少数特殊人群,是帮助资产阶级家庭进行教育或政府收养孤儿的机构,不存在面向广大人民的学前教育。自苏联时期开始,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逐渐形成。在苏联国民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是不可分割的起始阶段。1917 年颁布的《关于学前教育的公告》中提到,公共的、免费的学前教育应当从儿童出生时就开始,学前教育的使命就是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4]这是苏联面向全体人民群众提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起始点。
为提高儿童教育质量,解放妇女生产力,顺应民众生活需求,苏联学前教育事业快速蓬勃发展。20 世纪30 年代初期,全国有超过2.7 万所幼儿园,入园儿童数达120 万。随后十几年间,经历了战争的创伤,苏联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增长缓慢,在园儿童数甚至不增反降。50 年代后,随着经济复苏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重整旗鼓。1990年,苏联共有学前教育机构8.79万所,在园儿童数超过900 万,每年约有60%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上过幼儿园。[5]虽然苏联学前教育是普及于民众的公共服务,但也不完全是免费的,不过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标准体现了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儿童入托的原则。例如,家庭成员每月人均收入如低于60 卢布,孩子入托可不交保育费;有四个或四个以上孩子的父母,只需交纳一半的保育费。[6]
然而,学前教育良好发展的态势未能一直延续。20 世纪90 年代,社会制度巨变和强烈的经济衰退影响了俄罗斯民众的生育意愿,人口持续负增长。政府无法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导致许多新颁布的教育政策、法律未能落实。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学前教育机构数量迅速减少,在园儿童数和幼儿入园率持续下降。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建筑被挪作他用、卖给私人或被拆掉。1995 年,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缩减到了6.86万所,在园儿童总数558.36 万;2000 年左右,俄罗斯在园儿童数基本达到最低点,仅有426.3 万人,且学前教育机构数量持续下降。[7]这一时期,民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减弱,同时学前教育的质量保障受到经济形势恶化等因素的强烈冲击,无法维持良好的教学状态。
为扭转教育界及其他各领域混乱的局势,21 世纪初期,普京担任总统后,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2001年颁布的重要政策文件《2010 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将教育现代化确立为21 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框架。新世纪的俄罗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重视教育的普及性、公平性和基础性,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在各类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及发展计划中,学前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学前教育事业迎来新的机遇,其发展与改革越来越体现出均衡化的特征,逐渐走出20 世纪90 年代的疲软态势。
三、21世纪俄罗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策略
1992 年版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将学前教育列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初始学段。21 世纪,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让每名幼儿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俄罗斯采取多种策略,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一)普及学前教育,争取平等入学机会
20 世纪90 年代,俄罗斯学前教育整体处于衰退状态,在园儿童数、幼儿入园率及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均持续减少。2000 年,政府出台了重要文件《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重申国家致力于让学龄公民都能接受免费的学前教育,计划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此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扩充幼儿园学额,扩大学前教育覆盖范围。在历次颁布的教育发展5 年目标纲要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都是重点工作。
1.坚持发展费用低廉的公共学前教育服务
21 世纪,在政府主导下,俄罗斯学前教育延续了苏联时期的公共服务属性。2000 年颁布的《俄罗斯国民教育要义》中再次提出要建立公共、免费的学前教育。并且,在2004 年对1992 年版联邦《教育法》的修订中,首次以法律条款的形式体现了这一点。
费用低廉的公立幼儿园的存在是俄罗斯政府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和平等入学机会的基本手段。俄罗斯的幼儿园主要有公立和私立两大类。由政府主管的公立幼儿园是学前教育实施的最主要场所,带有较强的公益性质。公立幼儿园仅收取少量学杂费,每月约需2500—4000 卢布;其所在城市为其提供财政预算资金,来自学杂费的总收入数额约为市政预算拨款的8%—16%。弱势群体家庭的儿童进入公立幼儿园时,还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减免。自2007 年起,政府加大了对学龄前儿童家庭的经济支持,每月发放入园杂费补贴。[8]此外,在莫斯科等部分大中型城市,还存在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会服务性学前班,主要面向贫困家庭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保障了特殊儿童的基本受教育权。
为适应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要求,私立幼儿园逐渐在俄罗斯兴起。但私立幼儿园收费相对较高,每月费用约为20000—70000 卢布,这对普通工薪阶层家庭来说压力不小。因此,大部分家庭的首选仍是公立幼儿园。
2.扩充学额,解决入园排队问题
随着俄罗斯经济复苏,社会日趋稳定,幼儿园在园儿童数稳步回升。然而,持续增加的学童数量逐渐超过了幼儿园的承受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入园难”的新问题: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减少,自2006 年开始,幼儿园学额便一直供不应求。幼儿入学等待时间越来越长,甚至一出生就要去注册排队。近几年发布的国家教育发展计划表明了俄罗斯政府解决“入园难”问题的决心:2016 年,要消除3—7 岁儿童入园排队现象;2020年,消除2个月至3岁儿童入园排队现象;2024年,消除1.5 至3 岁儿童入园排队现象,实现学前教育的普及。[9]
为减少排队现象的出现,政府在大力扩充公立学前教育机构学额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支持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发展,以分担学额压力,要求到2020年,民办教育机构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人数占接受学前教育儿童总数的比例达到1.6%。[10]增强入学私立幼儿园的意向,关键在于缓解昂贵学费给家长带来的压力。为此,自2014 年1 月1 日起,政府参考公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资助标准,向私立学前教育机构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11]2018 年起,政府为母亲提供的生育基金被批准用来支付私立幼儿园的教育费用。在有些地方,例如莫斯科,地方政府还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私立幼儿园的学费。这些措施在经济上为家庭提供了进入私立幼儿园就读的切实保障,增大了学龄儿童进入私立幼儿园就读的可能性。
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和进步,为响应政府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学前教育机构的注册、申请和排队流程越来越多地转向电子平台,办理入学手续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入园排队现象得到缓解。
在多年的持续努力下,全俄学前教育机构学位数从2005 年的476.55 万增长至2020 年的732.07 万(见图1)。[13]仅2019 年至2020 年,学前教育机构为3岁以下儿童创建了接近9 万个学额。在全俄1—6岁儿童中,接受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从2000 年的55%提升至2020 年的70.7%,每1000 名1—6 岁儿童对应的学位数从2005 年左右的最低点,即593个,提 升 至2020 年 的696 个。[14]政 府 采 取 的 一 系 列措施虽仍未完全消除幼儿入园排队现象,但学前教育机构容量明显提升,更充分满足了幼儿入园学习的需求,显著提高了学前教育普及率,保障了每名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基本权利和公平机会。
图1 2000—2020 年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1—6 岁儿童在园人数及学位数[12]
(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推进教育过程平等
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不懈追求。为保障学前教育质量,俄罗斯从多方面着手,增强对教育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把控,努力提高国家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1.建设优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主体,与幼儿进行积极充分的互动,对学前教育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建设优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整体水平,缩小地区间教师质量差距,向学校间、区域间的师资均衡迈进,促进国家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性提高。
为培养一批高质量学前教育教师,俄罗斯从高等教育机构着手,对高校职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目前,在莫斯科师范大学、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等一流高校的带领下,俄罗斯一批高校开发了基于新的教育标准的、结合普遍性人文课程和教育类课程的多学科学士学位项目,进行试点实验。此外,高校与普通教育机构、职业教育机构间建立了网络式互动模式,以协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地完成实习实践活动。[15]
为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投身学前教育事业,俄罗斯政府持续改良工资制度,提高学前教育的职业吸引力。政府多次表示,学前教育教师的工资收入应当与其他学段的教师工资持平。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学前教育教师能够获得额外补贴,优秀教师及从事相关行业的优秀毕业生拥有额外奖励。圣彼得堡市于2011 年制定政策,以优等生身份毕业的学前教育教师可以获得每年5 万卢布奖金,其余高校毕业生每年可获得4 万卢布。[16]
为明确包括学前教育阶段在内的教师职业规范,2013 年,俄罗斯在新版《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基础上颁布了《教师职业标准》。该标准对教师进行教育活动、培养活动、发展活动的基本能力提出普遍性要求,并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13 项特殊要求,(如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活动,考虑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等);明确了学前教育教师应当具备的6 项基本技能(如组织活动的技能、使用心理教学方法等)和6 类基础知识(如心理学方法、学前教育学基础、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等)。
为优化学前教育师资管理制度,俄罗斯政府着力开发高效、创新的学前教育师资管理机制:引入新的示范性就业合同形式;在《教师职业标准》的基础上,更新行业劳动标准,以确保有效执行联邦国家教育标准;为学前教育机构负责人准备有效人力政策,实施相关培训课程;更新现行的教师劳动时间标准等。俄罗斯早先颁布了“路线图”计划,以疏通、简化青年人才的培养及晋升路径,该计划同样对教师管理机制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2.完善学前教育场所硬件设置
21 世纪初期,伴随俄罗斯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许多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筑被挪作他用、卖给私人或是被拆掉。幼儿园数量持续减少的同时,维持经营的幼儿园常常存在设备老旧、设施不全等问题。2007 年,全俄约有三分之一的幼儿园需要进行“根本性修缮”,9%左右的幼儿园无自来水供应,10%的幼儿园无中央供暖设备,1%的幼儿园建筑是危房。[17]另外,随着科技发展和进步,以及俄罗斯对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倡导和追求,幼儿园引进新的电子化教学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政府向学前教育领域专门拨款,致力于改善学前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条件。
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现有学前教育场所的使用效率,将未按原定用途使用的建筑物恢复至学前教育体系;对学前教育机构建筑物进行重建和翻修;为学前教育机构新建房屋,提供教学场地,支持各地为学前教育创造更多活动场所。联邦政府为学前教育硬件设施的改造提供补贴,用于新建场地,并为新增的场所配备儿童家具、灯具、运动器材、玩具等设备,以及所需教学用具,同时,大力支持学前教育机构电子设备的采集与配置,鼓励采用电子化管理系统,促进数字化水平的提高。
在政府的支持下,学前教育基础建筑条件和数字化教学设施配置情况有了明显改善。近年来,需要彻底修缮或处于危险状态中的建筑物数量持续减少,在所有建筑物中的占比从2013 年的11.5%下降到2020 年的3.1%。供水、供热、供电系统齐全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持续增多,从2013 年的90.3%增加至2020 年的93.8%。[18]此外,学前教育机构扩建了新楼,全俄学前教育机构总占有面积从2010 年的5850 万平方米扩展到2019 年的6450 万平方米,幼儿有效活动面积显著扩大。在教学设施数字化水平方面,学前教育机构整体数字化水平较高。2019年,俄罗斯98.7%的学前教育机构中都配备了电脑,能够直接为学生提供电脑使用的学前教育机构有30.9%;95.3% 的学前教育机构实现了网络接入,98.9%的机构拥有电子邮箱系统。[19]
3.更新学前教育规范性文件
为规范学前教育过程,统一学前教育标准,保障学前教育质量,自20 世纪俄罗斯公共学前教育服务诞生以来,学前教育大纲便一直伴随左右。这些规范性文件提供了系统化的参照性教育模式,明确了学前教育的概念及内涵,是相关教学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学前教育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和形式随社会发展经历数次更迭,指引学前教育改革和进步的方向。
目前,以2012 年最新版《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为依据,俄罗斯政府制定了学前教育领域两份主要的规范性文件:《联邦国家学前教育标准》和《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办法》。这是当前俄罗斯学前教育运转的重要参照。在此类文件的指导下,虽然各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的综合水平仍存在差异,但能够保证教育教学过程及效果达到统一的基本要求,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教育差距,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2013 年颁布的《联邦国家学前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2012 年新版《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出台后制定的第一个国家学前教育标准。该标准一直沿用至今,历年间进行了多次修订。《标准》中提出了学前教育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则,如要使孩子在童年每个阶段拥有全面的生活,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构建教育活动,让孩子成为教育主体,支持儿童活动的主动性,等等。《标准》提出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有:保护和加强儿童的身心健康;确保每个儿童在学龄前期获得充分发展的平等机会;确保各级教育计划的教育目标、内容的连续性;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个人特点,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儿童基本人格的形成与培养;为家庭提供心理和教育支持等。《标准》规定了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法,主要包括社会性交流发展、认知发展、言语发展、艺术和审美发展、身体发育几方面,详细说明了2 个月—1 岁、1—3 岁、3—8 岁这三个年龄段儿童的教育内容。《标准》还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组织流程,例如,教育内容应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必修内容占60%,选修内容占40%。《标准》同时对如何落实各类要求提出了实操建议。
俄罗斯教育部于2013 年、2020 年分别颁布两版《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办法》,均是对学前教育项目教育活动组织实施过程的规范性说明,并且适用于残障儿童的学前教育活动。最新的一版中提出,俄罗斯儿童既可以在相应机构中接受学前教育,也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形式接受学前教育。此外,该办法对学前教育机构提出了以下要求:可以借助网络形式进行教学,提供包括国外教育资源在内的各类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监督和照顾;教育活动以俄语进行,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外语教学;以不同类型的班级形式开展教育,包括全面发展班级、补偿性班级、促进健康班级、组合性班级等几种类型;运作模式由所在地规范性法案确定,每天工作至少3 小时,等等。
(三)丰富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尊重学生差异
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俄罗斯幼儿园的类型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以满足不同特点的儿童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这成为新世纪俄罗斯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21 世纪初期,俄罗斯教育发展纲要中便提出,要保持和发展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2011—2015 年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目标纲要》中提到,要发展新型学前教育,包括发展对儿童新形式的照顾和监督。[20]这体现出俄罗斯政府对发展多样化学前教育的重视。
从所有制来看,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由曾经单一的公立转变为公私结合。公立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按照基础的学前教育计划进行,收费低廉。私立学前教育机构收费较高,一般所处环境更为宁静优美,教学设施更完备先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并开设音乐活动室、美术工作室、动植物园等特殊教育场所;每所私立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独具特色,有的注重学习计算机,有的重视外语,有的重视艺术能力、体育活动的培养。私立幼儿园可以满足家境良好、对学前教育有更高追求的家庭的需求,是政府特别关注的学前教育多样化发展要素。
从学前教育机构类型来看,目前在俄罗斯,占主流的是面向3—7 岁儿童的传统型幼儿园。除此之外,其他多种类型的机构也在并行发展,如面向2个月至3 岁儿童的托儿所、面向5—7 岁儿童的学前班幼儿园、面向残疾或缺陷儿童的补偿型幼儿园、面向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儿童的看护和康复类幼儿园、优先发展某方面(认知—言语、社交—个人、艺术—审美和身体等)特长的一般发展型幼儿园、兼有一般发展型班和补偿型及保健型班的组合式幼儿园、民族文化类幼儿园、儿童发展中心,等等。
从幼儿园托管时间来看,目前俄罗斯幼儿园具有多种不同的工作时间安排,主要有短期逗留(每天最多5 小时)、缩短的全天(逗留8—10 小时)、全天(逗留10.5—12 小时)、延长的全天(逗留13—14 小时)和昼夜逗留几类,有时也会在周末和节假日工作。
多样化发展的学前教育,能够满足具有不同天赋、不同特点的儿童的教育需求,充分发掘儿童兴趣,尊重个体差异。在尽可能使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都获得合适的学前教育的同时,要兼顾培养天才儿童,照顾弱势儿童,扬长补短,充分保障每名儿童接受更适切教育的机会。
(四)因地制宜定标准,保障区域间协调发展
俄罗斯领土面积广阔,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人口密度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保障发达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之间,尤其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学前教育发展相对平衡,政府对所有学前教育机构提出统一的基本要求,在全国严格推行落实;同时因地制宜,针对特殊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以促进国家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高。
国家在学前教育领域提出统一、严格的基本要求,是俄罗斯区域间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受到《教育法》和各类学前教育相关文件的约束,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全俄学前教育机构在卫生条件、建筑状况、教学活动组织流程、教学环境等方面遵循相同的标准。每所幼儿园的课程每5 年需要检测一次,同时,俄罗斯教育部设计了12 种复杂的、25 种部分的、2 种特殊的教育项目,供各地学前教育机构参考和选择。[21]这为相对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教学参考模板和技术支持。在教育评价方面,目前俄罗斯教育部定期组织对教育机构的评价和认定,致力于构建全国统一的教育评价机制,并开发包括学前教育阶段在内的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拟定进行监督的技术与方法,后续将大力推进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种种举措都是为了保障全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和评价系统的统一性。
除了上述统一的要求,对于农村学前教育,俄罗斯政府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其发展现状的特殊要求。例如,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相比城市普遍更小,在儿童入学时,会适当放宽农村地区学生就近入学的条件:普通城市中家庭距离学前教育机构的距离应不超过500 米,在农 村地区 要求不超 过1000 米。[22]而同时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将课堂与自然充分结合,开展生态式教育,这是农村学前教育结合当地现实形成的一大特色。
当然,学前教育发展无法脱离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在幼儿园师资水平、软硬件设施配置情况等方面,俄罗斯各个区域的学前教育发展程度注定是非平均的。但在政府的持续努力下,各地区学前教育水平都达到了全国统一的基本要求,并以不同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持续稳步提升。这是俄罗斯追求区域间学前教育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21 世纪俄罗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的特征
(一)将普及学前教育作为基本工作
无论从政策导向还是教育实践看,普及学前教育都是俄罗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费用低廉的公共学前教育服务是最容易满足广大民众教育需求的形式。政府主管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低廉的学费极大降低了入学门槛,使普通工薪阶层家庭拥有更多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同时,为了与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匹配,不使学额数量成为阻碍幼儿入学的无形障碍,俄罗斯政府在扩充学前教育机构承载量方面也做出了极大努力,给予资金预算、制度保障等各类支持。学前教育的普及是每名幼儿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保障。近二十年,俄罗斯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有了超过15%的大幅增长,政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未来的学前教育普及工作仍有提升空间,现有措施已经为进一步推广探索出了可行路径。
(二)重视持续保障学前教育质量
在扩充学前教育机构容量,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的同时,俄罗斯政府也大力完善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在学校管理、教师培养、教师待遇、教学环境、教学流程、教学内容等各方面,俄罗斯均从国家层面给予指导意见和实际支持,覆盖学前教育的各个环节。师资质量决定了教学质量,对学前教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良好的学校管理机制及教学设施配置是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相较我国,俄罗斯学前教育师资质量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2020 年,其学前教育教师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教师占比高达57.1%[23],而我国仅有26.2%的教师拥有同水平学历[24];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中专任教师与学生的师生比近几年稳定在1∶14,而我国师生比于2021 年刚刚降低至1∶15[25]。俄罗斯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把控,从师资水平方面可见一斑。持续重视教育质量保障是其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优势。
(三)支持多种类型幼儿园的发展
俄罗斯支持多种类型幼儿园的发展,是其学前教育事业的一大特色,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公立及私立幼儿园的区分,提供了基础性教育和精细化教育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为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提供了适切选择。针对语言、社交、艺术等方面的特长型幼儿园的存在,为充分发掘和培养儿童天赋及兴趣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向不同年龄阶段开设的托儿所、幼儿园、托幼一体化机构,以及幼儿园丰富多样的工作时间制度,满足了不同家庭对于教育托管的个性化需求。对身体或智力发育存在障碍的幼儿,专门开设有补偿型学前教育机构。多种类型幼儿园的存在有利于学前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为儿童后续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对特殊地区采取针对性政策
区域间经济状况有差距,相应地,其教育发展水平也是不一致的。在满足基础要求的前提下,俄罗斯政府在制定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时,对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或存在特殊情况的区域,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措施,以及一些补偿性政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政策,提出更切合现实的要求,能够更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带动一个地区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过高的发展目标会打压教育发展的积极性,滋生造假、腐败现象。在这样的发展策略下,俄罗斯各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得以在不同现实基础上稳步提升与优化,这对于追求全国性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