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流程中的应用

2022-07-22李雪芳欧阳艳黄海蒂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导图医护人员脑出血

李雪芳 欧阳艳 许 薇 黄海蒂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南郴州 423000

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是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疾病,占脑血管病的25%~35%,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1]。ACH 为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其起病急、进展快,如未及时抢救治疗,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因此,临床中规范应用急救流程至关重要,可给予急性脑出血患者及时、快速急救处理,挽救患者生命[2]。陈志群[3]研究提出在ACH 患者急救流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思维导图是采用文字与图形的形式,将各个主题、流程之间的附属关系形象展现,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做出合理选择,同时以图的形式表现便于记忆,是一种方便、简单、实用的工具[4]。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根据思维导图可以很直观对患者实施抢救计划,争取抢救时间,减少死亡例数。基于此,本研究将思维导图引入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流程中,探讨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急救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 年2 月至2019 年3 月采用常规脑出血急救流程的41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 年4 月至2021 年5 月采用思维导图模式急救流程的52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致病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审批号:202018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MRI、CT 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出血;②年龄>18 岁;③患者家属已知情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②脑部发生过创伤;③伴有恶性肿瘤;④无法配合;⑤患病后移动。

1.3 护理方法

两组急救人员均为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出血急救流程,出诊后判断患者为脑出血后,及时评估患者病情,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测量血压,查体后将患者送至神经内科治疗,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模式急救流程,思维导图设计小组由科护士长、急诊科护士组成。以“急性脑出血”为关键词分为6 个板块,护士长按思维导图板块内容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医护人员已掌握其内容,脑出血通常起病较急,医护人员在混乱状态下无法快速作出决策。①成立急救小组,成员包括1 名医生、1 名护士长、1 名专业急救护士、2 名护师及2 名护士,以护士长为小组组长进行小组急性脑出血相关知识讨论。②接诊应急:接诊到急性脑出血患者时立刻将急救前仪器及相关药品准备齐全,并叮嘱相关人员切勿随意搬动患者,同时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③现场急救:抵达现场后开展对患者评估,查看患者生命体征,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紧急用药,护士执行过程中应谨遵医嘱,并进行核对。④转运:采取完急救措施,患者情况好转后,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并提前与院内相关科室联系,嘱其备好相关仪器及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⑤心理方面:对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诱导其战胜疾病。⑥院内交接:将患者送达后,双方医护人员进行交接,描述患者基本状况。按照以上6 块模板设计完思维导图后,对急诊科所有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要求所有人掌握。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患者救治,用不同的线条、图画及关键词请专业人员绘制,打印出来后发给医护人员及患者,将此模式进行传输。见图1。

1.4 观察指标

①抢救时间:包括急救时长、分诊评估用时、急诊停留时长。②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5]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总分为42 分,分数越低表示功能损伤越轻;采用Barthel 指数[6]评定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生活自理能力,分值越低表示自理能力越差。在患者治疗后4 周进行评定。③不良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进行评价,均由20 个条目组成,采用1~4 分4 级评分法,分值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④预后结果:患者入病房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9]进行评价,死亡为Ⅰ级,植物状态为Ⅱ级,重度残疾为Ⅲ级,中度残疾为Ⅳ级,恢复情况良好为Ⅴ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急救时长、分诊评估用时及急诊停留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

表2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min,)

表2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min,)

2.2 两组干预前后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

干预前,两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arthel 指数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分,)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

2.3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SAS、SDS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2.4 两组预后结果比较

观察组预后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两组预后结果比较[例(%)]

3 讨论

脑出血属于脑卒中的一种类型,有很多发病原因,但大多数患者是由于血压过高引起血管破裂导致[10]。有研究指出急性脑出血的发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关系,40%以上高血压患者有发生脑出血的风险,而脑出血患者大多数有高血压病史[11]。

急性脑出血通常发展迅速,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则导致病情恶化,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2]。而思维导图将急性脑出血的急救流程直观呈现,便于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判断,有效缩短抢救时间。与常规急救流程比较,思维导图结合关键字、图像的视觉空间排列能显著提高记忆力,方便理解,从而在面对急性脑出血时,医护人员能够规范每一步抢救流程,提高患者生存率[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救时长、分诊评估用时及急诊停留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提示思维导图运用可赢得抢救时间,此研究结论与苑娜等[15]报道非常接近。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P <0.05);Barthel 指数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思维导图模式干预可以将抢救效果最大化,利用有限时间对患者实施最优抢救方案,对神经损伤较小,因此神经功能损伤较轻,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16-17]。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该结果与齐梦影等[18]研究结果一致。在患者患病初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并在此期间疏导患者情绪,减少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该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19-2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预后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运用了思维导图干预患者明显大部分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因经过急性脑出血急救技能培训的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判断患者病情,根据思维导图模式采取相应抢救处理,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23-24]。

综上所述,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流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模式,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降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和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结果。思维导图将繁琐的流程进行归纳,突出了思维的中心,层次清楚,便于记忆,值得在临床推广。本研究局限性:样本量过小,未能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未来将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予以验证完善。

对于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制订规范化急救流程至关重要。常规急救流程过于笼统,急救能力非常有限,而急性脑出血,病情危急,在发病6 h 内如若未控制出血点,血肿扩大非常快,易致颅内压升高导致脑疝形成[25-27]。因此,对患者准确快速评估、控制血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思维导图已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是一种可以快速有效掌握所需信息的记忆方式,目前已逐渐被护理领域所采纳,在临床教育方面、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等均能有效运用[28-30]。

猜你喜欢

导图医护人员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