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课程精准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22-07-22付达杰

山西青年 2022年15期
关键词:生源学习动机精准

何 英 付达杰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2019年,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扩招100万人。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扩招200万人。2021年6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1]。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政策来看,现代职业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此次扩招以普高毕业生、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为主要群体,生源文化背景参差不齐,导致个性化课程教学需求量大[2]。因此,百万扩招不仅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如何制定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精准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成为目前高职院校高度关注的问题[3]。

一、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情特征分析

百万扩招的生源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等特点[4],导致生源的学情不具相同性。为全面了解高职扩招学生的学情,研究分析学生的特点,摸清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课题组针对扩招学生开展了全面的调查研究[5]。本研究选取招收社会人员试点的某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73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93份,问卷回收率为96%。结合高职教师教学特点及学生学习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百万扩招后高职学情特征分布。

(一)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统计与分析

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动机、目标以及学习态度,从调查中发现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继续在高职院校就读的目的更趋向于毕业后的自然延续,在自主学习推进过程中,对感兴趣的学科,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退役军人在实现自我理想,做个有益社会的人的占比较大,在学习动机方面,表现出有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可以进行有效的目标规划;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则更多的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且想在将来能有一个理想的工作,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制定计划,并向着目标逐步迈进,产生较强的自我效能感。

(二)已储备知识基础的统计与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遇到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提升教学内容难度;反之,如果遇到知识水平较薄弱的学生,可以降低教学内容难度。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中,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才能够因材施教,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6]。从调查中发现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由于过去家庭条件受限、学不好、没找到好的学习方法等原因导致文化基础差,从而影响其在高职院校学习的效果,出现听不懂和无法适应目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象。虽然扩招社会生源接受教育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但他们在社会中获取了更多的工作经验,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对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会更加明确,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无法根据实际岗位需求定位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会让他们感觉目前的教学内容陈旧,并且枯燥单调。

图1 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图2 已储备知识基础的统计与分析

(三)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统计与分析

据研究发现,智力超常和弱智的人只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效果往往是成正比的,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7]。从调查中发现,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无法提前预习新的课程内容,没有主动学习的条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通过QQ或者微信等工具与同伴进行交流的频率也不高,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进行面对面的交谈;相对上理论课而言,他们更愿意上操作类的实验课程,且会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图3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统计与分析

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课程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

有关精准教学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教学实验测试某个群体接受精准教学后可以缩短学习者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8]。“精准教学”具体实施过程是通过对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的评估,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选取适当的教学环节,采用学习者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差别化的考核评价手段,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的一种方法[9]。

目前,教学追求以学生为本,所以基于百万扩招的高职类社会生源教学要想做到精准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在困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现状出发开展探究活动,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变化探究[10],创造对应的教学环境去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精准教学,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一)构建分层、分类差异化教学目标

通过百万扩招高职类社会生源学情分析得知,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是社会生源课程教学分类分层次差异化教学的基本性前提[1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能力水平差异,以及专业和工种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类和分层,然后根据学生教学行为进行动态调整。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别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以及适应能力构建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应按照高职类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动态化设计,既要体现教学课程的原则性,同时也要满足各类学生的教学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全面优化分类分层差异化教学。

(二)分类构建小组协作,完善教学差异化

学生因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不同而产生差异化,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较差。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根据个性化教学目标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设置教学情境。小组协作模式是构建精准教学最为突出的一种教学方式[12],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小组协作学习平台,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并从每组择优选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统计本组同学学习情况,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和学生任务。教师可以在课中设置随堂测验,然后根据学生作答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及时纠正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三)实施精准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评价标准

精准授课的评定标准可以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评价3个阶段进行分析和制定。课前教师是否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动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是否同时兼顾层次较差和层次较好的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也兼顾层次较差和层次较好的学生。课后评价反映在学生随堂作业的速度和质量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优良率是否提高了。在精准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案和学生反映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且采取多样和灵活的教学态度、语言和授课方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3]。

猜你喜欢

生源学习动机精准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