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依从性和负面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07-22李南方
李南方
(武汉市江夏区皮肤病防治所护理部 湖北 武汉 430200)
妇科肿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妇科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良性妇科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愈效果,恶性妇科肿瘤需要经过放化疗等其他手段治疗。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也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常规护理方式中,护理人员缺少与患者的沟通,仅重视疾病护理,忽视患者的情感需求。针对性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照顾每名患者的情绪感受,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康复心态,促进疾病好转。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妇科肿瘤患者依从性和负面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于武汉市江夏区皮肤病防治所接受妇科肿瘤治疗的患者5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9 例。纳入标准:①依据国际肿瘤标准确诊为妇科肿瘤患者,预期生存期在6 个月以上;②所有患者于我单位建档资料完整且真实。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精神类疾病患者;②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对照组年龄45 ~69 岁,平均年龄(55.12±1.26)岁;子宫肌瘤11 例,宫颈癌9 例,卵巢恶性肿瘤6 例,其他部位肿瘤3 例。试验组年龄42 ~67 岁,平均年龄(55.37±1.32)岁:子宫肌瘤12 例,宫颈癌10 例,卵巢恶性肿瘤5 例,其他部位肿瘤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提醒、监测生命体征等。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简单介绍疾病的治疗流程,回答患者对护理的疑问等。向患者讲解护理期间的注意事项、饮食注意要点等。
试验组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1)于患者入院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耐心地讲解和病情相关的知识和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消除治疗前紧张的心理情绪。让患者真正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的帮助,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及相关护理人员的资历及治疗成功的案例,告知积极配合能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对疾病的不当认知,消除对护理工作的误解,使患者对护理更加信任。鼓励患者主动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使患者放心接受护理。(2)治疗过程中的用药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很多患者会产生恐惧用药的心理,甚至感觉绝望而放弃治疗,护理人员要耐心为患者讲解这些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这些反应多久可以消失,消失以后患者的病情能恢复的程度,让患者意识到药物的不良反应只是暂时的,治疗的成功才是永久的。可以在患者用药后出现痛苦的不良反应时给予糖果或其他形式的鼓励,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患者度过最艰难的时期,提高治疗的积极性。(3)妇科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病变出现的癌症,生殖器官作为女性生存最重要的器官不可缺少和损坏,但对肿瘤发展为癌症的患者要接受放化疗就会对生殖器官造成损伤,很多患者会因此产生恐惧且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心理安慰,使患者了解到正确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只要生命还在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提高其治疗的积极性。(4)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食谱,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其病情恢复,告知患者多吃清淡少油少盐的食物,多吃维生素较高的水果蔬菜,多吃优质蛋白,切记禁烟禁酒。嘱咐患者要保持好的心态,经常焦虑气躁郁闷也容易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5)提升患者的亲情支持,让患者的家属多陪伴,告知家属多鼓励患者,多给予患者情感援助,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爱包围,避免独自面对疾病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亲友的陪伴与关怀可以让患者主观认识到良好心态对于疾病好转的重要性,进而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沟通关系和护理氛围,使患者更加信任护理工作的开展。
1.3 观察指标
(1)依从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依从性,依从性越高越好。完全依从:患者可以完全配合护理工作开展,配合检查和护理操作,按时服药,愿意沟通;部分依从:患者对护理工作大方向配合,偶有误解或对护理工作的质疑,偶尔会忘记服药等,主动沟通的意愿不强,但愿意与人交流;不依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多抵触情绪,不愿交流,甚至影响部分治疗的顺利进行。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本组总例数×100%。(2)心理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况,SAS 量表共20 个项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评价,总分<50 分为正常,≥50 分为焦虑;SDS 量表共20 个项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评价,总分<53 分为正常,≥53 分为抑郁,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3)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从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8 个维度评估,共36 个条目,总分100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依从性(96.55%)高于对照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n(%)]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对比(±s,分)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对比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对比(±s,分)
3.讨论
2020 年全球女性新发癌症患者已高达923 万例,占所有癌症新发患病数量的48%,其中妇科肿瘤高达210万例,占据女性癌症的22.7%,妇科肿瘤主要包括外阴肿瘤、阴道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和输卵管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妇科肿瘤不仅会对女性的生活造成困扰,还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包括恐惧、失望、多疑、焦虑、对生活失去信心等。妇科肿瘤前期患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白带异常、月经失调、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出现妇科肿瘤要及时就医,否则会发展成恶性肿瘤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现代护理认为,患者的心理护理与生理护理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护理人员不仅要对患者进行规范的生理护理,也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由于很多患者对妇科肿瘤知识的缺乏及对病症治疗成果的未知,导致心理负面情绪积压,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除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外,还需要通过合理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扭转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心理护理的实施可以减轻患者的内心压力,稳定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等炎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常规护理手段只是通过护士进行用药提醒、身体检查等,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患者需求。针对性心理护理以患者的心理为核心,通过对患者多方面多角度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配合医生治疗的积极性,对因用药出现不良反应而想要放弃治疗的患者讲解药理知识,让患者了解到药效发挥以后的病情恢复程度,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此外,通过针对性心理护理帮助因放化疗损伤生殖器官而想要放弃治疗的患者憧憬未来,仔细倾听焦虑紧张的患者诉说,为患者讲述成功案例,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依从性(96.55%)高于对照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分析原因是针对性心理护理就是从心理角度出发,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积极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通过良好的沟通来疏导患者的心结,提升对护理的配合程度和信任程度,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大有帮助。
综上所述,对妇科癌症患者行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