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

2022-07-22马彦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思政政治

马彦婷

(福建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

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我国迫切需要新型外语人才来增强国际竞争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教学指南》(2020年)明确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包括“素质、知识、能力”三方面。其中,“素质要求”强调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等,“能力要求”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等。《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5月)也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述指导思想论证了应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素质、知识、能力的综合培养。本研究涉及的“思想政治”和“思辨”的内涵与《指南》中“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相呼应。因此,本研究认为,要培养素质、知识、能力俱全的新型外语人才,需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引下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思政与思辨能力的理论溯源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基于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赵继伟在《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课程思政即“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以上内容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大思想政治”的概念,即“致力于挖掘和发挥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所有社会事物或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因素和作用”;二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即“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课程教学当中”。可以说,课程思政中的“课程”和“思想政治”二者相辅相成、互动融合,助力推动专业课、通识课的育人作用。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也译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美国学者保罗(Paul)和埃尔德(Elder)提出,批判性思维是“遵循严格标准,灵活运用的自我引导、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矫正的思维”。因此,思辨能力涵盖了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推理能力以及论据评价能力。文秋芳等人提出层级模型的理论架构,将思辨能力细化为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一层次的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第二层次的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分析、推理、评价)和标准(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本质上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而“思辨能力”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能力,因此,课程思政应作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二者又都与“思想”有关:“思辨”为“思想政治”提供思维的方式和角度,“思想政治”为“思辨”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方向。基于课程思政和思辨能力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本研究以“综合英语”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为例,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和重要意义。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实现路径

本研究以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程(跨度为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为试点,从教学模式构建、学习效果评价、教师能力提升三个方面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路径。

(一)教学模式构建

“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应是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师需修订教学大纲、教案、授课计划等,力求在课程思政导向下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将“思想政治”和“思辨”元素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课上,教师可采用小组协作学习、同伴互评、辩论赛、课堂展示等多种形式,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分析、对比、推断、评价等思辨能力,强化与思辨相关的正直、自信等情感特质,并同道德与文化修养的提升紧密结合,达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课外,教师布置与“思想政治”“思辨”相关的听、说、读、写、译等任务,并鼓励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平台、学科竞赛、慕课、英语角等形式进行拓展学习,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在此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思维方式的启发和价值观的引领。此外,教师通过在线交流、课外辅导、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情况。

(二)学习效果评价

“综合英语”课程设置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本研究尤其重视形成性评价。在大一阶段,教师定期布置命题作文(平均一个学期4~5次),以“切题、立意深刻、表达清晰,逻辑缜密、语言通顺、价值取向正确”为主要衡量标准。教师将历次写作计入学生平时成绩,通过数据分析学生语言掌握情况,同时还分析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据此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在大二阶段,教师增加翻译任务(平均一个学期4~5次),在检验学生的译文是否达到“信、达、雅”的同时,还看其中是否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是否体现跨文化意识和家国情怀。此外,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并撰写读书报告,参与各类英语学科竞赛,听取慕课和学术讲座等,将上述内容也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参考。由此,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方式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得到了强化。

(三)教师能力提升

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加强“思想政治”和“思辨”方面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应具备育人的主观意识以及立德树人的能力,了解“思想政治”和“思辨”的知识体系,并能在教学和科研中融会贯通,具备较强的实施能力。其次,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深厚的文化修养,且敢于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善于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教师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院校层面的支持。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搞好顶层设计,出台相应文件,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开发特色课程,强化教师队伍,完善评价机制,引导和激励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对课程思政和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中来。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路径的案例呈现

本研究以本校英语专业20级本科生为实施对象,已进行了一年的相关研究。以下仍从教学模式构建、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师能力提升三方面呈现具体的案例和实施成效。

(一)教学模式构建的案例呈现

以笔者讲授题为“文化遭遇”(Cultural Encounters)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例。笔者在教学目标上设置了知识与能力要求、素质要求、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囊括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正确价值取向的培养,将这些培养目标贯穿指导课堂教学全过程,将“思辨”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思政,详见表1。

如表1所示,笔者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和亲身体验中习得语言知识、巩固语言运用能力,还通过对概念的阐释、对文本的分析和推断、对文中呈现的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对课文所学内容的评价和拓展等,帮助学生锻炼了思维。同时,通过对文章内涵的领会和对文化差异现象的思考,笔者也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联系当今实际。例如,笔者借此向学生介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强调作为英语专业学生所肩负的文化交流使命,从而达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本次的教学设计是在课程思政导向下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典型体现,使该课程不再受制于传统英语课堂语言操练的限制,增加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得到整体性提升。

表1 “文化遭遇”课程的教学设计

在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96%的学生认为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模式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88.6%的学生认为该模式的实施提升了自身听课效率,激发了学习热情,也锻炼了思维能力;76%的学生表示自己现在越来越关注国内外形势和热点新闻,文化自信不断增强;65%的学生认为该模式的实施也促进了自己语言能力的提升,为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效果评价的案例呈现

为评价学生对于课文《文化遭遇》的学习效果,笔者结合课文相关话题,让学生撰写题为“中国学生该不该过西方节日”的作文。多数学生在谋篇布局上逻辑性较强,框架清晰合理,且能够用英语较为流畅地表达观点,相关性、逻辑性的标准;不足之处在于深刻性和灵活性不够,分论点有重复表述现象,且有部分语法错误。即便如此,学生们的价值取向都是正确的,都强调积极、理性的跨文化交流,提倡“和而不同”。很多学生认为,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本应多了解西方文化,但因许多西方节日与宗教有关,且现今“过洋节”已沾染了太多的商业化气息,容易陷入消费陷阱,因此,中国学生不应热衷于过西方节日。学生们也强调,中国学生应更多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部分学生更加深刻地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应起到桥梁作用,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美美与共,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以上观点不但体现了学生开放、自信、正直等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还展示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自豪感,这是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引下不断强化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必然结果。

(三)教师能力提升的案例呈现

笔者所在高校十分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和推广,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积极学习和探索课程思政的本质和内涵,申报相关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笔者在平时的授课中也尝试融入思政元素,后与部分骨干教师组成团队参加校课程思政讲课比赛,荣获团队二等奖,成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笔者先前还做过“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申报过相关课题并发表论文,因此萌生了将课程思政与思辨能力培养进行结合研究的想法,这也为课程思政的研究开辟出一个新的切入点。可以说,笔者在“思想政治”和“思辨”结合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笔者今后将持续进行相关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并与同行一道,将研究载体拓展到其他英语类课程,将研究对象拓展到各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努力为国家发展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创新思维能力、深厚文化素养、高尚道德情操的新型外语人才。

结语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型外语人才,如何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已成为英语专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立足本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依托,从教学模式构建、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师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入手,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并展示这一路径实施的具体案例和成效,为高校英语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提供借鉴。

因此,英语专业教师可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实践,即,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跨文化对比中“慎思之”“明辨之”,引导学生准确辨别中西方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差异,开拓国际视野,增进国际交流;同时,增强本民族文化自信,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内化,由此方能实现素质、知识、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总之,在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应让学生在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获得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方能达到《指南》对现阶段国际化英语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要求。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