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养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与思考
——以宁波大学为例

2022-07-22王丹丽史西志母昌考王春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教研室水产教研

王丹丽,史西志,母昌考,尹 飞,王春琳

(宁波大学 海洋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在信息化时代,虚拟教研室是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目前,高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科研团队知识结构问题、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跨学科师资配置问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虚拟教研室可以组织相关教研、科研课题教师在一起共同商讨和活动,形式上如同一个教研室。在组织形式上则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

宁波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是我国最早的水产养殖类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依托宁波“一港两湾”海洋产业优势,以国家一流专业、新农科建设为载体,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农工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多学科交叉、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团队知识结构、资源整合共享、与水产企业协同育人等问题,以目前实体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及科研活动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开放动态的虚拟教研室,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研究教学、热爱教学,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从人才培养、知识传播载体、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现代信息技术四个方面阐述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养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意义与实践,旨在立德树人,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拔尖型农工复合型人才。

一、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专业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对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起到指导作用和宏观调控,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对大学生的培养极其重要。在教育的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大学教育“重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呼声越来越大。有数据表明,80%学生认为对其影响最大的是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因此,专业课程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抓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本专业针对拔尖型农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农工复合、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加强英语交流与拓展国际视野等理念。增设专业名著导读、水产物联网技术、创新产业科研能力集训、产业规划与品牌营销、专业交叉复合等课程(见表1),支持第二校园短期学习。如“设施渔业工程学”课程的授课人员学术背景包含水产养殖学、机械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授课者有高校教师,还有创业企业管理者,后者从水产技术应用者的角度出发,从企业管理、商业运营、品牌管理等方面讲授创新创业的经验,为学生提供全新视角。

表1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拔尖人才创新班)课程设置

(二)教学质量提高是教学改革的重心

教育部文件〔(2019)6号〕明确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突出资源共享、应用驱动,将实验教学信息化作为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以高质量实验教学助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变轨超车,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因此,牢牢把握教学改革的重心——提高教学质量,把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教学设计;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设有温度的国情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打造线上线下“金课”;建设有热度的创新创业课程;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解决“实体实验”。建设快速及时响应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推动课程内容与生产流程、行业标准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引入产业课程资源,把企业真实项目作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

(三)实践教学实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利用“水产养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整合学校、企业及社会资源,为培养优秀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深入构建水产养殖专业“四课堂”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以“问题引领,多位互动”创新教学方法做好第一课堂、依托“海豚”学生科研训练营做好第二课堂、依靠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做好第三课堂、引导学生网上网下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做好第四课堂,发挥网状结构的“四课堂”协同育人作用,深度对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开展“浸润式”“三实”教学,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中,由校内外教师共同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新形态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教材直接关系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助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建设一些新形态高质量教材,将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理论、最新实践成果融入教材内容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科兴趣。在做好纸质教材的同时,开发前沿性、表现力和吸引力强的新形态教材,使该形态教材突破纸质教材的局限性。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更新拓展实践教学案例,增加可视性强的动态图例,增强教材的吸引力与表现力,强化育人功能,提升教材的交互性与开放性。同时编制适用于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多层次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验教材,校企结合,共同开发高质量教材和案例库,把产业发展的最鲜活和最前沿的实践性成果纳入教材。

三、优势学科竞赛为依托的人才培养质量建设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我校本专业的优势,通过指导学生参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优化知识结构,锻炼实践技能,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学风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近年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生命科学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60多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和金奖17项,“甬乌水产——虎斑乌贼苗种全球唯一供应商”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最佳带动就业奖。学生以第一发明人获得知识产权29项,注册创办公司15家,专业创业率达5%。通过这种形式,力求在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上得到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四、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

虚拟教研室成员在交流的基础上协同共建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优势,构建常态化“线上+线下”“教学+科研”“高校+企业”虚实结合的教研模式。定期举办网络教学、研讨等活动,共享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等,促进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探索该专业在高校内部专业间、高校间、高校企业间的一流课程、教学数字资源、优秀教学案例库、嵌入式学习模式等多层级协作开发和共享机制的建设;建立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协作网络,实现大学生水产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五、水产养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特色

(一)设计思路的创新

专业虚拟教研室以人为本,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是对“实体教研”的有效补充;从产业需求入手深化、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融合新兴技术建设“虚拟教研室”,突破了原先的教研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及师资人员的局限性,为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师的“实体教研”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功能;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模式,增强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共建共享学习资源,提供一个与水产企业和研究所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教研室模式的改革

借助已有的教学研究与协作基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优势,与企业、研究所共同开展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搭建实践教学协作虚拟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科研”“高校+企业”虚实结合的教研模式,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活力,提高与企业合作的凝聚力。依托虚拟教研室,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师在专业建设、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诸方面进行探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三)优质共享资源的重构

虚拟教研室成员协同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案例、知识图库、授课视频、试题题库、实验项目、实训项目、数据文库等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共享互作的教学资源库。利用信息化智慧教学研究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改革,建设一批实践基地,出版一批新农科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新形态教材,促进水产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优质实践教育资源的共享。

结语

虚拟教研室是对“实体教研”的有效补充,是实现“人本化教研”的途径。学科虚拟教研室以人为本,突破了原先的教研时空,形成了富有吸引力的团队发展愿景,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平台,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非常方便地实现同伴互助,尊重了教师的生命成长和个性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根本,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根据这一理念,本文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指导,重点发展新型绿色和智能化水产养殖,凝练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学科交叉落实立德树人成效;以学科竞赛提升人才质量等措施,开展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养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构建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新体系,高校内部专业间、高校间、高校企业间协同育人新机制;构建优质师资课程资源共享新模式,推进高校、企业在师资和实践方面的交流合作,提高与企业合作的凝聚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整体提升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农工复合型拔尖人才。

猜你喜欢

教研室水产教研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