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布莱金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述评
2022-07-22尚佳叶子
尚佳 叶子
摘 要:随着后现代教育学的出现以及后现代学术研究的兴盛,后现代学术思想也开始问津音乐教育,它是音乐学术受制于时代学术思潮历史的必然。英国著名音乐人类学家约翰·布莱金一生从事音乐文化研究,并且对生物人类学也有过深入的探讨。他的研究经常涉及由人的生物性基础确立的人类音乐与舞蹈的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约翰·布莱金展开了对音乐人类学和舞蹈人类学的研究。因此,着重介绍和引述约翰·布莱金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并评述他对音乐教育学研究及当今音乐教育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约翰·布莱金;多元文化音乐
注:本文系2021年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云音sound’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启蒙中心”研究成果。
约翰·布莱金的一生注重音乐文化的研究,并且对音乐的思想与行为的本质也作出了相应的探讨。约翰·布莱金就是凭借这些研究成果成为英国音乐界迅速崛起的一位出色的音乐人类学家。约翰·布莱金的音乐文化研究不仅有着广阔的探索视野,还展现了独特的跨学科特色,所以约翰·布莱金认为后现代音乐教育更加适用“多元文化音乐”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方式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音乐教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强调了音乐
在文化中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约翰·布莱金就认识到了音乐在文化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将音乐人类学定义为研究文化中的音乐。为了能够更进一步地对音乐文化进行探究,约翰·布莱金选择实地考察的方式挖掘了大量的、丰富的、生动的生活案例,研究了“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二者之间的互融行为,进一步强调了人类学在音乐文化中新的角色地位。《人的音乐性》是约翰·布莱金创作的一本对音乐文化非常有意义的著作,书中着重描写了他对音乐文化的转变过程,即如何从最初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转变成现如今对音乐文化更清晰的认知,以及如何对人类音乐展示出更加全面的理念。例如,书中曾说明约翰·布莱金对待非洲的本土音乐仍存在一些“他者”的偏见,但经过实地调查,他逐渐打破了自己固有的认知并完成了相应的转化。可见,约翰·布莱金对音乐文化的研究在经过深刻的了解之后,又回到他对音乐最初的理解。
约翰·布莱金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强调,世界音乐是多元化的,尤其是在不同场景中,音乐更是千变万化的,时而具有审美的一面,时而具有象征的一面。这些具体的音乐活动所展现出来的审美性与象征性会随着个人的不同、群体的不同、民族的不同乃至国家的不同而被赋予某种特定的意义。换句话说,音乐之所以能够展现出不同的意义是不同的个人经历、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社会结构以及不同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
如今的音乐文化在研究中已经形成一个系统的观点,并成为音乐人类学这一学科基本的音乐概念,但对于约翰·布莱金所处的年代来说,这种超前的学术观点是不被认可和接受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约翰·布莱金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强调了音乐在文化中的研究,這一音乐人类学的运用被视为音乐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
二、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强调了音乐、人、
文化的关系
人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共生的结构,而音乐作为一个载体,起到了将这二者紧密相连的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本身不仅能展现出对文化的认知功能,还能体现出对人类的认知功能。在教育学当中,音乐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类自身的生活、社会体验方面,从而形成一系列能够被组织起来的音响,所以,人在社会当中丰富的感受与体验都能凭借着音乐来表达。约翰·布莱金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还认为,音乐所发出的音响必须依靠演奏来延续,但这种方式也是通过社会上群体之间相互关联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因此,音乐又与文化、社会紧密相连。在《人的音乐性》第四章中,约翰·布莱金认为,要想创作文达音乐,就必须成为一个文达人,共享从孩童开始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由此可以看出,那些在无意识中创作出来的音乐多数源自人类的孩童时期,体现出一种即兴创作的音乐风格,究其原因在于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并且受文化社会熏陶的过程。总之,要把音乐放在社会、文化中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文化和社会的模式,知道如何使文化在人类组织起来的音响形式中显现出来。
三、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中的交叉文化
或多元文化
(一)对非西方音乐的关注
在传统的音乐研究中,人们总是将注意力放在西方音乐上,特别是欧洲音乐。一些研究者认为只有这些音乐才是规范的。约翰·布莱金却不这么认为,他深入非洲进行了长时间的音乐考察与研究,并对考察与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了很多学术论文。约翰·布莱金肯定了非洲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认为非洲音乐是世界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历史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指出音乐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发展的,音乐创作者创造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推动了音乐的发展进程。另外,约翰·布莱金认为,要正确看待世界上不同地区的音乐,对于欧洲音乐要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西方音乐形成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约翰·布莱金强调,社会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技术的创新并不能代表文化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将其居于文化发展之上。非洲民间音乐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就,是社会碰撞交融的产物,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同时,约翰·布莱金还指出非洲音乐作为民间音乐的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而民间音乐也像艺术音乐一样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约翰·布莱金突破了原有的音乐研究范畴,同时利用实际调查法对非洲民间音乐进行研究,这种做法轰动了当时的研究领域,为音乐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对多元文化音乐的强调
约翰·布莱金在其音乐研究中指出,大众普遍认为音乐是世界上的通用语,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发现我们常演奏与观看的音乐大多具有局限性,难以代表整个世界的音乐。约翰·布莱金强调,要使用客观开放的眼光看待全球所有的音乐,不断继承与发展世界音乐中的优秀部分。要欣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阶段的音乐,欣赏音乐的艺术美感,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的本质。另外,约翰·布莱金指出,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能够定义音乐,肯定音乐的存在,但是可能不同的国家会对其他地区的音乐存在误解,这与不同国家或地区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存在差异有关,所以我们要平等对待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音乐。他承认世界音乐的多元化,反对音乐高低层级的划分。他指出音乐不应该有等级,所有的音乐都是平等的,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一样都应该受到人们的认可。他强调个体不仅要注重本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要开拓思维,关注外国音乐,探索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音乐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他指出,发展世界多元文化音乐与坚持发展本国文化并不冲突。在整个人类音乐发展史上,约翰·布莱金提出世界多元文化音乐,这为之后研究学者们分析世界音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三)对音乐研究中生物学观念的建立
后现代音乐教学不仅加强了对西方音乐的关注,还强调了多元文化音乐,与此同时,在音乐研究中还建立了生物学的观念。约翰·布莱金在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中认为,人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多样的,并且存在大量自然学无法解释的方面,如人类对音乐产生的情感反应等等。约翰·布莱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基因遗传是音乐发展的一个方式,这符合生物本体的发展潜能与生物自身的遗传方式。以非洲與东南亚的音乐研究为例,这两个地方的音乐是在当地人歌唱、跳舞以及演奏乐器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系列文化体系,由此启发了约翰·布莱金对音乐中生物学观念的建立和研究。生物学观念的提出,说明了为什么有的人在没有接受正规教育或没有识谱的情况下,就能掌握音乐体系的某些法则,并且能在幼年时期就创造出全新的音乐,这也被他称为“音乐学的第三种观察”,也就是音乐的生物学观察。音乐生物学观念的提出,一方面扩充了音乐学的研究领域,充分解释了音乐的普遍性与音乐种族化的观念;另一方面对于世界音乐教育能够展现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四、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对西方音乐之外的
音乐教育体系的关注
在整个欧洲音乐教学中,通常使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将西方音乐作为整个音乐教学的标尺,注重西方音乐的节奏、歌唱体系等,并将这些因素当作一种衡量音乐质量的指标。约翰·布莱金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突破了这种传统陈旧的音乐教学观念。
约翰·布莱金指出,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音乐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要共同挖掘音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并且要使用辩证的观念看待音乐发展。另外,在分析非西方音乐时,既要借鉴西方音乐体系,又要根据非西方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方法,例如与西方音乐体系不同的印度和非洲音乐,就可以在参照西方音乐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土音乐文化来进行发展,从而产生独具特色的音乐美感。
约翰·布莱金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指出,非西方音乐与西方音乐的教育体系要因音乐本身而论,如具有明快节奏的非洲、印度以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在表达时常会出现一些即兴的创作,而西方音乐可以对这一形式进行借鉴,在吸收非西方音乐特色的同时,发展自身的音乐创造性。因此,约翰·布莱金这种不同于其他学者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为非西方音乐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另外,这也加深了学者们对文化与音乐二者关系的认知,有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五、由审美到实践:约翰·布莱金对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变革的贡献
(一)世界音乐文化是一种包含多元价值的共同体
音乐文化多元性的存在是具有合理性的,约翰·布莱金在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认为,世界上不同的音乐文化都具有相对应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是不能被替代的,所以,只有包容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才能有效推动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发展。基于此,约翰·布莱金在《所有音乐的常识性观察》中提出:“在人类这个多元化的音乐世界中的各种不同体制与形态的音乐,它们乃是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人类音乐财富。”如今,学生因为民族、年龄、语言、阶层等原因,受到的音乐教育也有所不同,要想改善这种差异性,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首先应该被大力地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音乐教育外的社会文化真正寓于这样的价值共同体。
(二)音乐教育应重视身体的体验
在《所有音乐的常识性观察》中,约翰·布莱金认为作为一门表演艺术,还应该重视身体体验的重要性。因此,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不仅侧重音乐的理论学习,还注重通过这种理论学习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通过演奏(唱)和聆听,加强身体的体验感,以此来强调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约翰·布莱金等学者运用自己对音乐教育理论的认识与实践,再次印证了尊重和认识文化的多样性是音乐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总的来说,约翰·布莱金注重在音乐方面的研究,为人类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音乐内容以及音乐视角上进行了创新,且他将不同的学科进行有机结合,打破传统音乐的认知,从全新的视角对音乐展开分析,开拓了大众的音乐视野,让我们认识到了更多的音乐文化与艺术价值,也为后世学者研究非西方音乐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受到了大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卢典.音乐、人、文化之间的关系: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之启示[J].戏剧之家,2020(22):51-52.
[2]耿浩.音乐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交互式关系:读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有感[J].北方音乐,2020(2):249-250.
[3]唐秋凤.浅谈人自身的音乐特性: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之启示[J].艺术教育,2016(6):63-64.
[4]蒙洋.浅析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中的辩证法[J].北方音乐,2013(5):12-13.
[5]马燕.论音乐变迁与社会文化变迁:读约翰·布莱金《音乐变迁之认识过程》[J].科技信息,2013(3):333.
[6]刘咏莲.文化与体验:约翰·布莱金的音乐教育思想及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80-384.
[7]刘咏莲.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舞蹈人类学视角:约翰·布莱金对舞蹈人类学的研究与贡献[J].中国音乐,2012(2):184-188.
[8]刘咏莲.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研究的先行者:约翰·布莱金对音乐人类学及音乐教育研究的成就与贡献[J].人民音乐,2011(10):76-78.
[9]肖文礼.音乐·人·文化的互动:读约翰·布莱金的《人的音乐性》[J].艺术百家,2010(增刊1):313-315.
[10]南新.约翰·布莱金格谈“创建绩效管理文化”[J].上海质量,2008(2):24-27.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