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07-22郑君丽陈友华

健康护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生活质量脑梗死

郑君丽 陈友华

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肢Fugl-Meyer评分、下肢Fugl-Meyer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的血管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坏死表现。大量研究证明[1-2],脑梗死患者会导致一系列的后遗症,主要包括:肢体运动障碍,言语、吞咽等功能障碍,极大的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在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通过早期的康复治疗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残障发生率,同时针对不同的病情给予分期、分阶段的护理[3-4]。康复护理是目前临床护理的重要护理方式,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际需求,给予康复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分析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易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康复护理),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53-79岁,平均年龄范围63.59±3.51岁,病程时间1-5个月,平均病程时间(2.31±0.29)月;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50-80岁,平均年龄范围63.61±3.549岁,病程时间1-6个月,平均病程时间(2.29±0.31)月,两组在基本资料比较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临床经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年龄范围在50-80岁之间;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和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或休克;精神行为异常;合并其他骨关节病;临床资料不足或无法配合。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饮食宣教、心理辅导、运动指导、康复训练以及日常的用药指导等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良肢位的擺放,患者在发生肢体功能障碍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良肢位的摆放,尤其是帮助患者进行轻柔缓慢的活动各个关节,注意避免产生肢体的疼痛,同时需要进行桥式运动训练,加强关节自主活动能力。(2)心理疏导和主被动过度训练,在患者发生脑梗死之后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情绪变化,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和心理疏导,协助患者一对一心理疏导,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同时在运动过程中,需要逐渐从被动活动过度到主动活动,同时帮助患者进行各肢体的物理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其中包括上肢功能评分和下肢功能评分。

1.3.2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6.0进行分析,其中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属于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或组内对比使用T检验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

干预前,对照组的上肢Fugl-Meyer评分为35.41±3.11分,下肢Fugl-Meyer评分为12.39±3.08分,观察组的上肢Fugl-Meyer评分为35.38±3.08分,下肢Fugl-Meyer评分为12.42±3.13分,两组对比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上肢Fugl-Meyer评分为46.31±2.12分,下肢Fugl-Meyer评分为20.31±3.51分,观察组的上肢Fugl-Meyer评分为50.38±2.31分,下肢Fugl-Meyer评分为26.59±2.14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前,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68.11±3.46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8.09±3.51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6.15±3.22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2.56±4.21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脑梗死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病死率高,一般脑梗死患者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治疗期间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一直是医护人员和患者所共同期待的[5]。本文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后发现,观察组的上肢Fugl-Meyer评分、下肢Fugl-Meyer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秦书芳.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05):136-138.

[2]戴文伟.延续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5):5-8.

[3]董瑜静.人性化护理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01):98-100.

[4]麦玉芳,陈辉香,陈丽冰,赵敏,邓欣仪.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吞咽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01):137-140.

[5]吴素贞.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06):71-72.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生活质量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PCI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后的康复护理分析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循证护理策略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研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