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应用效果
2022-07-22李海灵
李海灵
摘要:目的: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0-2021.10,1年内麻醉复苏室接收的86例全麻患者,将所有患者用数字随机法为对照组(43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3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苏醒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关键字:优质护理;麻醉复苏室;全麻;应用效果
麻醉复苏室是全身麻醉患者在手术后由麻醉状态恢复到清醒状态的场所,是現代麻醉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身麻醉术后需要在复苏室进行观察与护理,保证病人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确保病人安全康复的重要环节。麻醉复苏室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后和清醒舒适度。本研究中,即分析了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于2020.10-2021.10,1年内麻醉复苏室接收的全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用数字随机法为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69±6.25岁)和观察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35.56±6.33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在复苏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复苏期实施常规方法护理,护理过程中详细观察患者苏醒进度。密切关注患者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压力、呼末、心率、体温、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若有异常,及时反馈医生并采取应对措施。
1.2.2优质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①呼吸系统护理。麻醉药物残留会对呼吸产生抑制作用,影响患者自主呼吸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密切关注患者清醒进度,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确定肺部无任何异常。
②伤口护理。护理过程中注意伤口情况,及时更换纱布以及药物,注意渗血情况,防止发生感染。及时调节麻醉复苏室的温度和湿度,给患者提供最舒适的苏醒环境。麻醉退却的过程中患者的感知能力会逐渐恢复,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自主的行为,无意识触碰伤口或引流管,护理人员需注意患者的苏醒情况。
③心理护理。全麻患者苏醒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记忆缺失,不清楚自身所处环境。麻醉复苏室护理人员是患者苏醒后最先接触的人,最了解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最大的关怀。立刻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稍后可以回病房休养。多于患者沟通交流,评估患者麻醉苏醒情况。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在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上,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得分80分及以上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都有出现不同程度寒战、躁动、切口感染、延迟苏醒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13.95%,x2=5.108,p=0.02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x2=7.340,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手术量的增加,每个手术台使用率和周转次数也会明显增加。许多全麻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清醒,为了缩短手术患者在手术间停留时间,提高手术台利用率,麻醉复苏室应运而生。
麻醉复苏室是术后对麻醉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转归病房的中转站[1]。在麻醉患者恢复、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麻的患者从手术室送到麻醉复苏室,护理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身体情况,等到恢复意识,肌张力恢复,身体各项指标足够平稳,才会将患者送回原病房[2]。患者麻醉后可能会有出现麻醉药物残留导致呼吸抑制,术后并发症等问题,麻醉复苏室的专门可以为全麻患者提供的苏醒环境,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舒适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围术期安全。本研究显示,对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实施优质护理苏醒质量更好。
综上所述,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苏醒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岚. 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09):98-100.
[2]汉祖拉古力·牙生. 分析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3):31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