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发展特征探析

2022-07-22张友

大观 2022年6期
关键词:市场发展中国古代书画艺术

摘 要: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萌芽期、开拓期、兴盛期、繁盛期及延续期。与其他商业市场相比,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有着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以秦汉以来的古代书画市场为基础,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发展特征开展具体探究,一定程度上能带领大众深切感受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发展

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具有商业经济特征,其从艺术角度出发,实现了商品的交换。我国艺术品种类众多,而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充满魅力,但同时具有风险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画艺术的发展,对于文化交流及商品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一、秦汉书画艺术市场的萌芽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起源与萌芽于秦汉时期。这一阶段,封建社会充满了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力,如旭日般冉冉升起,疆域范围迅速扩张,统治阶级是书画艺术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且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在战国绘画的基础上添加了自由大胆的艺术手法和收放自如的想象力来创新发展出内容浩繁的书画作品,书画的实际作用偏向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比如,描绘尧、舜等帝王形象的画像,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教化百姓的需要。书画艺术交易的基本形态──佣书和佣画,在汉代初步形成,创作者的主流创作意识是服从统治阶级。因而,秦汉时期的书画艺术市场从本质上看,是受制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艺术供养形态,但是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当时处于上升期的中国封建社会所具有的这种开朗、自信的生活面貌和大气奔放、积极探索的精神追求。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画艺术市场的拓展

魏晋时期在我国书体演变过程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也是篆书、隶书、行书、草书等诸体日益完善的时期。这一阶段,书画不再单纯地作为一种行文记事的工具,而被当时书法文人作为一门书画艺术来潜心研究,还将其深层次地提升到哲理层面进行探讨。这些书画作品既体现出了那个阶段的时代精神和个人品格,又展示出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品质,造就了人们今日所说的“书法”作品。

魏晋到五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生,书画艺术的主要支持者为公卿贵族及门阀世家。此时的书画艺术交易发生变化,私人雇佣模式开始出现,这也从侧面助推了我国书法艺术成熟阶段的到来。

书画艺术快速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家辈出,各具特色,诸多大家如顾恺之、曹不兴等都诞生于这一时期,他们的美学观点各有不同。透过不同的绘画美学意识,我们能了解到特定社会时期人们对书画艺术的个性化需求。书画艺术交易与个人存在密切关联,书画艺术交易中私人雇佣形式的出现也因此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一形式的出现预示着我国书画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纵观私人雇佣书画艺术市场的发展实际,佛寺的书画需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画工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还有一些具有较高学识的士大夫画家参与佛教绘画,使得佛教绘画得到了较大发展,同时佛教绘画的兴起促进了我国当时书画形式的丰富,使得书画形式逐渐延伸、扩展到壁画、造像艺术等领域。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不少善于佛教壁画的著名书画家,曾有史册记载了顾恺之在瓦棺寺画维摩诘像筹钱百万之事。初期,无人相信顾恺之可以募捐百万,但他闭门于寺内,将维摩诘像画于墙上,震撼世人,“俄而及百万”。《晋书·王羲之传》中有王羲之以手写《道德经》换鹅之趣事,这些都是书画艺术作品交易的典型事例。

三、唐代书画艺术市场的兴盛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之一,有着稳定的政治与繁荣的经济,书画艺术市场的发展主要服务于政治需求和宫廷审美需求,个体对于书画艺术的追求也得以延续。唐王朝建立初期,诸多壁画充分反映了人们的生产与艺术活动,如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吴道子、阎立本等著名画家当时基本都参与过壁画绘制,相关内容记载于《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中。唐代统治阶级在书画艺术领域也表现出个性化需求,如唐代张怀瓘的《书断》中记载,唐太宗、唐高宗以及武则天在书法方面皆有所长,唐明皇则擅长画墨竹。王溥的《唐会要》中也曾记载过唐代宗室人员对艺术名家作品的喜爱。在统治阶级的推动下,书画艺术市场交易得以充分发展。书画名家的出现及书画艺术风格的转变,充分表明了在繁荣的经济背景下,统治阶级发挥着一定的引领作用,其能带动普通群众对书画艺术的追求,进而促进书画艺术品收藏的盛行。

唐朝文风炽盛,众人纷纷重金抢购书画艺术品,加速了书画交易的发展,书画市场及书画商随之形成。杜甫曾以诗句“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形象刻画了特定时期下咸阳书画市场的繁荣。画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中记载了其高祖和曾祖都曾收购精美书画,也阐述了当时书画交易的盛况。胡穆聿为长安书商,精于鉴别书画,唐玄宗令其做直集贤令,负责搜集书画以满足朝廷所需。唐德宗贞元之后,书画商们更是受到书画市场的追捧,经常被书画收藏家围绕。唐代有的商人就专门从事书画经营,此类群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创作,推动了书画艺术市场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内府及私家收藏的兴起,对于书画鉴定与庋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怀瓘是唐代著名的书画收藏、鉴赏家,著有书法估价著作《书估》。书中不仅提到钟绍京不惜重金破产求书,而且提出以王羲之书法为古代书法估价的标准。张怀瓘将书法估价标准分为上、中、下“三估”:孙权、卫夫人、谢安等书法绝世难求,买卖价格可参照王羲之草书的价格;王玄之、王徽之、萧子云等作品的估价标准为王羲之草书价格的1/3;欧阳询、褚遂良等人的作品估价标准为王羲之草书价格的1/4。

有市场就会有价位,正是价值的存在才推动了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在《历代名画记·卷二·论名价品第》中,张彦远对比了书与画,且将不同时期的画家划分为上古、中古和下古。他认为,市场可以据此确定画家的价值。此外,他还从具体画家的作品出发,对作品进行定价。比如,董伯仁、吴道子等人的一片屏风值近两万,次者一万五千;郑法轮、阎立德等人,一扇值一万金。隋朝以前多屏风而无画轴,一扇屏风就相当于一幅立轴。唐代货币包括开元通宝、乾封泉宝等。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七品官员的月俸为一石二斗米,吴道子、阎立本为大家,其作品值20~200斗米、6匹锦帛,相当于县令半年的工资[1]。书画艺术品估价也可结合时代远近、名头大小及质量优劣来实现。张彦远就此作出过论述。从不同等级书画作品来看,质量不同则价格会略有差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书画艺术市场具备了发展的条件,大批商人涌现,促进了书画流通。例如,民间转卖顾恺之的《清夜游西园图》,资费各不相同。唐代书法市场清晰地标明了名家书法作品的市价,并对具体等级進行划分,其中不乏近乎天价的作品。

唐代内府书画以前朝旧藏与私家收藏为主要来源。唐太宗李世民在书画收藏方面投入过一定精力,其书画藏品众多,尤其喜爱王羲之的书法。李世民继位后,对散落民间的书画真迹进行过汇集,并通过变相手段征购过书画[2]。唐代开元十三年(725年),集贤殿书院的设立充分表明唐玄宗钟爱书画,他在五年内征得150余卷“二王”真迹[3]。武则天时期,张易之通过伪作换取内府真迹,此种行为属于偷盗,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朝廷庋藏兴起后,私人收藏家明显增多,其中不乏显官重臣、豪门巨贾以及文人学士。有的私人藏家主要是出于兴趣和雅玩的目的进行书画收藏,他们并不过多考虑画作自身的经济价值;有的不惜重金,只求娱乐;有的广取博收;有的侧重于某家、某类的精品收藏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画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对书画名作的保存具有积极作用。

四、宋代书画艺术市场的繁盛

史学家陈寅恪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发展,造极于赵宋之世。这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中似乎得到了证明。张择端将汴河两岸数不尽的商铺描绘在画中,表现了北宋汴京经济、文化的繁盛景象。商品经济在宋代快速发展,且呈现出差异化的市场级别。詹子庆编的《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记载,市民阶级正式产生于宋代,而其中的中产阶级包括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随着市民阶层的涌现,商品经济愈发进步,这为书画艺术市场的自由化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宋代的书画艺术市场具有自由化特征。在自由艺术交易领域内,书画艺术作品交易实现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且交易发过程中有专职人员负责跟进 [4]。

北宋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推动了公私收藏的发展。宋朝内府集汇了众多古代书画。宋太祖与宋太宗在位期间,汴京收集了诸多宫廷名作,重新聚集了散落百年的大家名迹。宋朝内府书画收藏的鼎盛时期在宋徽宗赵佶登位后。南北宋交替时期,战争的频发使宫廷内库收集的书画基本散尽。南宋初期,宋高宗赵构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依托民间搜求以及与金人交换的方式,再次充实了内库收藏。经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与宋宁宗四朝以后,南宋内府收藏重新达到可观程度。

书画庋藏之风因经济的进步得以盛行,宋代私人收藏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书画市场规模逐步形成,艺术市场也更加活跃。北宋汴梁市集多见字画、年画售卖摊子。北宋时期著名收藏家经常访问书画市场,比如,米芾曾在这买到了王维的《江山雪霁图》和徐熙的《桃两枝》。南宋临安城中也有与绘画有关的工艺品店铺。两宋时期,市集上的文人画买卖已经形成风气,部分画家也以卖画为专职,如北宋初年的燕文贵就曾在汴京天门道上出售自己的画作。在靖康之变后,书画纷纷流散,多见于民间交易与收藏。

五、元明清书画艺术市场的延续

元明清时期,书画自由交易市场持续发展。元代绘画史上的高峰是由赵孟頫开启的,他的绘画和艺术思想所产生的影响贯穿整个元代书画发展。因此,元代赵孟頫遗迹传世后,世人争相买售。明代祝允明“贽币蹱,辄辞弗见”,将名家作品的市场价格充分展现出来。清代郑板桥自书润格,论述了书画艺术市场自由交易的状况。历代书画交易市场的延续和存在,自然也为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普及奠下了深厚的基础。

从总体上看,元代内府收藏量虽然不及宋代,但朝廷也比较重视书画收藏。元代专设秘书监负责收集、鉴别收藏书画的真伪。元代以来,书画市場快速发展,书画家与收藏家具有极强的商业意识与市场观念。对比来看,此时的私人收藏活动活跃度高于宫廷,以临安为代表的书画鉴藏集会地随之形成。特定时期下,以“一纸千金”来形容名家佳作毫不为过。

明清两代书画收藏进入新阶段,涌现出大批书画收藏家。特别是明末清初,官家对书画的控制力减弱,大量宫廷书画流入民间,致使私家收藏十分兴盛。统治阶级层面以宣宗、宪宗、孝宗的内府收藏最为丰富,藏品多来源于元内府、大臣藏品和散落民间的传世作品,以及一些当代书画家的创作。清代书画交易的市场化进一步提高,艺术品市场机制趋于完善,如对书画作品进行明码标价等。清代书画交易市场上也涌现出一些专职书画交易人,他们穿梭游走于各地,专职负责买卖书画古玩,他们眼力精准,在书画买卖交易中发现了不少佳作。

我国书画市场走过了秦汉的懵懂苏醒阶段,跨过了魏晋的开拓发展时期,到唐代,书画创作的价值在市场中逐渐显露出来,至宋代,我国最初的书画市场体制得以成形。中国的古代书画艺术市场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书画艺术地位的提升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奠定了书画艺术繁荣发展的基础。现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历史新高度,中国书画艺术市场也将更为成熟,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曾素艳.论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市场发展特征[J].辽宁经济,2020(2):86-87.

[2]孙文杰.试论宋代书画艺术市场“中间人”[J].锋绘,2020(1):36-37.

[3]西沐.当下中国书画市场发展的一些特点与趋势[J].中国美术,2010(2):136-138.

[4]王晴.宋代书画艺术市场分析[J].美与时代(中),2020(7):124-126.

作者简介:

张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书画教学、书画美学。

猜你喜欢

市场发展中国古代书画艺术
李小宁 书画艺术
郭群书画艺术
关于出版第四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会刊的通知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学习札记
纺织行业的市场发展及管理对策探寻
战国诸子叙事与中国古代史传文的成熟
浅析我国保险经纪人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与特色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
云计算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