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2022-07-21刘小群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2期
关键词:罩面封层预防性

刘小群

(任丘市交通运输局,河北 任丘 062550)

1 引言

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作为公路养护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其主要作用是提前预防各类公路路害的形成,保障公路通行安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此项技术的效能,应当对该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分析,不断探索更为科学的技术应用策略,增强公路养护施工效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2 公路施工中预防性公路养护常用技术

常用的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包括灌封技术、雾封层技术、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稀浆封层技术、微表处罩面技术以及薄层罩面技术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技术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技术要点,具体如下。

2.1 灌封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公路投入使用2 年或4 年后,即使其断面、基层状态良好,其表层结构依然会受自然风化、使用损耗的影响而出现裂缝。此时,在公路养护施工中,需要运用灌封技术,通过填补这些表层的细微裂缝防止水分由裂缝进入结构内部。就目前来看,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在1~2 a 内有效预防水分腐蚀引发的路害问题,实现预防性养护。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施工方需要先用高压气体喷射设备,将路面裂缝中的杂物(如石子等)冲洗掉,再用钢丝刷洗,直至路面漏出干净的表面,再用专门的灌封设备将密封剂灌入路面裂缝中,由此封闭细小的裂缝,遏制路害的形成,达到养护公路的目的。但应当注意,必须使用性能优越的热塑性材料作为密封剂,以保证此项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效果。一般来说,施工中所用的密封剂的性能参数应达到表1 中规定的水平。

表1 密封剂性能参数

2.2 薄层罩面技术

薄层罩面技术能解决包括裂缝、行驶噪声等多种公路性能问题,并预防这些问题可能会带来的危害,而且相较于灌封技术的有效期限更长,因此,在公路养护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从总体来看,该技术的应用原理为,向路面喷洒热沥青、乳化沥青的混合物,然后进行碾压,形成一层薄层覆盖面,由此将原路面与外界环境隔绝,改善路面的力学性能,以预防腐蚀、应力作用可能为公路带来的破坏,实现预防性养护。

2.3 雾封层技术

当公路工程前期存在孔隙率过大、离析等施工缺陷时,为了避免这些缺陷对公路的后续使用造成影响,施工者需要运用雾封层这一预防性养护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防止其在公路投入使用过程中出现恶化的情况,形成危害。在技术应用原理上,雾封层与同步薄层罩面技术较为相似,均是通过喷洒沥青形成罩面封层(见图1),隔绝原路面与外界环境,达到预防水破坏问题的效果,而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薄层罩面技术用于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的公路,雾封层技术则适用于刚刚施工完毕,但是存在一定隐患的公路,其不仅能将原路面与外界影响因素隔绝,还可以加强粗细骨料之间的黏结力,让公路结构的稳定性更强,由此延长其使用寿命。

图1 雾封层技术施工应用图

2.4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

同步碎石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即将碎石掺入沥青中,再将其喷洒到路面结构表面,构筑路面封层,可以使路面封层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大幅度增强路面的防滑、抗裂、防水性能,有助于预防性维护施工水平的提升。在该技术的应用中,封层厚度常见3 种,即5 mm、8 mm、12 mm,而且具体结构也分为单层、双层、3 层3 种,施工方需要根据公路实际情况和养护需求选用相应的技术操作方法,以确保技术应用效果能够达到预期。但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尽量将施工安排在风力在3 级以下、温度在30 ℃以上的春夏季,且严禁雨天施工。此外,施工中还要不断搅拌沥青、碎石混合料,使碎石在沥青中均匀附着,提高两者的亲和性,优化该技术的应用效果[1]。

2.5 稀浆封层技术

稀浆封层技术是将沥青、集料组成的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原路面上,构建新的公路磨损层,由此封闭裂缝,改善公路使用性能的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在该技术的应用中,混合料摊铺厚度通常为5~10 mm,使用年限为2~4 a。其中,所用的集料为细集料或矿物填料,如玻璃纤维、玄武岩等,而非碎石。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虽然造价较高,但混合料的黏结性能,以及所形成封层的力学性能、封闭性能更加优越,因此,此项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此外,在技术应用中,如果公路的车流量较高,还可以通过向混合料中加入聚合物改性剂来提高封层的成型速度,由此能够更快地开放交通,增强技术的应用效果。但应当注意,严禁在炎热天气中施工,以免影响封层的成型效果[2]。

2.6 微表处罩面技术

此技术是在稀浆封层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原理为,将填料、砂或石屑、沥青、外掺剂混合配制的混合料铺洒在原路面上,形成路面封层,由此达到保护公路结构的效果,实现预防性养护。在养护施工中应用该技术,不仅能改善公路的防水、耐磨、防滑性能,还可以提高公路的美观性与抗老化、抗松散能力,优化养护施工效果。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按照相应的技术指标(见表4)制备乳化沥青,以确保养护技术的应用效果能够达到预期。此外,应用该技术时,还要做好施工检验,并根据现行的规范和标准准确完成各项抽样检查工作,且要将误差控制在既定范围内,由此规范微表处罩面技术在维护施工中的应用[3]。

表2 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表

3 案例分析

3.1 项目概述

某工程项目在完工初期,曾存在离析问题,因此,在完工之后,施工方立即对其展开了预防性养护,以降低离析问题对公路使用造成的影响。此后,该工程投入使用了3 年时间,虽然没有出现严重的路害,但其依然受自然磨损的影响,在路面处形成了一些细小的裂缝,容易加剧水破坏,引发路害。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预防性的养护,以保持该工程项目良好的使用状态。

3.2 养护技术运用

在该技术应用中,由于公路路面已经出现了细微的裂缝,因此,施工方将薄层罩面的厚度增加到2 cm。在此过程中,施工方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计算出了沥青的材料配比,并将拌和温度控制在170~200 ℃,通过合理调整摊铺机宽度,保证了均匀摊铺,并在温度降低之前,立即开始碾压,使罩面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达到使用需求,提高了此项技术的应用效果。此外,在施工之前,施工方也做好了配套设备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技术的顺利实施。在此工程中,所用的碾压设备和测量仪器见表3、表4。通过专业设备的应用及时发现和补救技术操作存在的问题,增强技术操作效果。

表3 薄层照面技术实施配套设备表

表4 碾压后测量工作用设施表

具体而言,技术的应用流程如下:

1)施工人员需要首先对路面条件进行评估,保证其符合技术的应用要求。同时,还要对环境温度进行考察,环境温度在10 ℃以上方可采用此技术。为了保证罩面与原路面紧密结合,还应在施工期间保持路面干燥,若路面存在积水,则不得施工。

2)施工人员需要对摊铺温度和厚度加以控制,使摊铺温度保持在165 ℃以上,另外,在喷洒过程中,要保证喷洒量准确,保证与设计相符,以免导致喷洒不均匀现象。

3)碾压过程是技术应用期间的关键环节之一。碾压时,应当对路面温度进行测量,当温度在90 ℃以下时,可开始碾压。另外,为了保证压实度,需要选择合适的压路机型号。一般情况下,重量为100~120 kN(10~12 t)的压路机可满足施工要求。无须死板控制碾压次数,如1 次碾压效果欠佳,则可2 次碾压。压路机碾压时,需匀速行驶,以免导致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出现质量问题。

4)碾压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验收,观察施工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如验收无误,则可结束施工。但需要注意,当路面冷却温度未达到50 ℃以下时,不得通车。

3.3 施工效果

在工程施工中,通过运用上述技术措施,改善了因离析问题引发的裂缝问题,优化了公路的使用性能,使此公路工程能够正常继续投入使用,增强了工程建设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增强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施效果可以提升公路养护施工水平。在公路工程中,借助科学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各类潜在的路害风险、延长公路设施使用寿命、改善道路结构力学性能,从而获得更好的公路运维效果,推动交通物流领域的优化发展。

猜你喜欢

罩面封层预防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高延弹超薄罩面的技术特点研究
橡胶粉沥青混凝土罩面在干线公路病害处治中的应用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含砂雾封层路用性能研究
自适应通风柜罩面风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