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南地区乡村旅游地声景评价研究

2022-07-21王首一

旅游纵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声景清晰度声源

王首一 黄 威 冯 华,2*

(1.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 2.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市建筑物理环境与地域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邯郸 056038)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城市的生活节奏加快。乡村旅游地依靠所处的地理位置,凭借自然山水,以及独特的声景环境,受到游客们的青睐。其中,乡村的虫鸣鸟叫、风声等都是乡村的特色声景。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在诗句中就有表现,如“夜半钟声到客船”,所传达的信息就是当时的一种意境美。声音要素也是旅游系统的重要成分,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旅游声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将对旅游系统的声景给予更多的关注。

声景的评价,也可以定义为“人们在空间和事件中对声环境的感知”,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基于人们的主观意识选择的方式。目前关于声景观主观评价的研究,主要运用实验法、语义细分法、声漫步法、访谈法、主客观评价等方法,其中语义细分法能够定量描述人们的心理认知,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领域运用较多。已有研究大都采用语义细分法研究声景观的评价,康健(Jian Kang)等对4个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不同季节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总结城市声景和产品音质的研究结果,获取语义空间,运用语义细分法分析得到放松、交流、空间和动态性等是影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评价因子。李竹颖等以中山大学南校区为例,运用声景漫步法,从声景的物理属性、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确定语义空间,提取生活、交流、空间感等校园评价因子。于博雅等总结城市声景,得到语义空间,确定喜好度、交流性、强度、趣味和丰富性等5个商业街声景评价因子。刘宇峰等以平遥古城为例,借鉴城市声景语义空间,运用语义细分法,得到舒适度、趣味性、动态性、强度、丰富度等古城声景评价因子。迄今为止,声景评价研究当中对于语义空间的确定,都是借鉴相关领域的语义词汇,且国内外声景观评价多分布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古城、商业街和校园,鲜有个体对陌生环境声景感知评价维度进行研究。

基于已有研究结果,本研究以冀南地区乡村旅游地声景为研究对象,对旅游者进行半结构访谈,获取乡村声景评价特有的语义空间,采取现场录制实验室还原的方法,得到乡村旅游地声景评价因子,并分析各因子与A计权等效声压级和性别的关系,比较各类声源舒适度,旨在为乡村旅游地声景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是相对于案头调研而言的,是在实地进行市场调研活动的统称。在一些情况下,案头调研无法满足调研需求,收集资料不够及时准确时,就需要适时地进行实地调研,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和情报,使调研工作有效顺利开展。实地调研的方法包括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

本研究所选范围是冀南地区,这里村落数量庞大,因此选取冀南地区的6个典型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调研。这些村落主要分布在邯郸亚区,地处太行山隆起与华北平原沉降带的交接部分,地形复杂多变,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红色文化以及独特的地域特色。

(二)评价词语的获取

本研究采用随机的标准,与56名旅游者进行0.5~1小时的半结构访谈。访谈以日常交谈的方式获取旅游者对村落声环境的语义词汇,访谈地点选在能够使旅游者放松交谈的环境,并用录音笔做好数据的采集工作。再通过Nvivo 12 pro分析软件对转码的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因为本次使用的是半结构式编码,所以只需要在获取的语义词组中,对其进行二级编码即可。接着将访谈数据进行整理,针对受访者所回答的语句,提取语义词组,并进行归类。对访谈笔记进行二级编码,共获取214个参考点、近10个小时的音频文件,以及180 750字的转译文稿。

(三)实验室研究

实验室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创造一种人工环境,在控制条件下操纵自变量,从而观察因变量的表现对其他干扰因素的控制,使得实验结果能够准确检验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1.实验中使用的声音片段和视觉景观材料

本研究使用的所有声音样本均来自现场录音。在进行实验室研究前,收集6个村落的录音。通过Adobe AuditionCC软件对收集到的声音进行剪辑,共获得16个声音片段,每个片段时长为30秒。为了准确还原当地的声源,分别对16个声音片段进行音频校准,校准过程主要佩戴Sennheiser HD 600耳机测量声音样本的声级,随后应用Adobe AuditionCC软件进行声级调试,得到实验所用的相对应的A计权等效声压级。按照自然声、生活声、禽畜声和交通声4类声源进行分类,视觉景观材料则使用相机在声源采集地进行拍摄,天气状况晴天,视点高度高于地面1.5 m。

2.实验过程

实验在半消声室中进行,背景噪声为18.6分贝。实验室布置上,除了必要的实验设备,没有其他干扰注意力的物体。实验过程中,要求被试者坐在指定的位置(距离投影幕布2.5 m),佩戴SONY MDR-Z7头戴式耳机,并使用Audient声卡进行音频播放,每个声音片段为30秒,并配4张图片,每张图片放映时间是7.5秒,每个人需要听16段音频。观看图像的同时,被试者结合亲身感受,在问卷上做出对声音片段的评价。问卷首先是声音的舒适度评价,采用七级量表:3特别舒服、2舒服、1有点舒服、0一般、-1有点不舒服、-2不舒服、-3特别不舒服,其次是对声音片段做出相应评价。由于听音时间较长,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在播放完8个声音片段之后,中间会休息5分钟。

3.实验人群

共有37名受试者参加了实验,其中男性20人、女性17人,他们均为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学生,年龄段为18~26岁,听力均正常。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村落声景的感知维度

2021年6月18日至6月24日,实验在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声学实验室进行,共37人参与实验,得到592份问卷。运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Service Solutions,SPSS)(26.0)对语义量表进行分析,采用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加以判定,得出的值为0.968,信度较高。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4个形容词指标的正交因子,以特征值大于1为提取原则,确定影响声景评价的7个主要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9%。可以看出,因子1(35%)主要与放松感有关,因子2(11%)主要与强度有关,因子3(6%)主要与活动性有关,因子4(6%)主要与情绪感有关,因子5(4%)主要与清晰度有关,因子6(3%)主要与时空感有关,因子7(3%)主要与真实度有关。这7个因子涵盖了乡村声景评价的7个方面:放松感、强度、活跃度、情绪感、清晰度、时空感、真实度。对比之前的研究发现,村落声景感知评价维度增多。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者对乡村声景感知评价维度更加丰富,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词汇,这也是十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

(二)乡村声景的主观评价

通过对获得的各因子得分进行分析,获得放松感(1.498)、强度(1.102)、活跃度(0.496)、情绪感(-0.536)、清晰度(0.934)、时空感(1.091)、真实度(0.502),说明旅游者对乡村声景感知评价中,放松感非常重要、强度和时空感很高、情绪感较高、活跃度和真实度一般、情绪感不强。如图1所示,各类声源的评价维度不同,声景评价各维度基本偏向中性,评价值在-1.2和1之间。情绪感、清晰度、时空感、真实度在各类声源的评价中介于-0.1和0.1之间,声景感知评价维度上没有明显区别。而对于放松感的评价,自然声>生活声>家禽声>交通声;强度的评价顺序为自然声>家禽声>交通声>生活声;活跃度的评价顺序为生活声>交通声>家禽声>自然声。可见,自然声更能影响旅游者对放松感和强度的评价,生活声是影响活跃度的因素。

图1 各声源声景评价维度

进一步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乡村声景感知维度与性别、A计权等效声压级和心理声学参数的影响。表1给出了乡村声景感知维度与A计权等效声压级和心理声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采用Artemis软件分析16个录音声音的心理声学参数,包括响度、尖锐度、粗糙度和波动度。结果表明,粗糙度与放松感、强度、活跃度显著相关;尖锐度与放松感和清晰度显著相关;响度与放松感和强度显著相关;波动度与强度、活跃度、情绪感、真实度显著相关,在乡村声景设计中应该予以重视。

表1 评价维度与A计权等效声压级和心理声学参数的关系

由表2可知,性别对于时空感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2.367,=0.024);性别对于清晰度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2.342,=0.025);不同性别样本对于清晰度和时空感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另外女性对于清晰度的感知高于男性、男性对于时空感的感知高于女性。这主要是因为女性的情感能力更强,男性的空间感知能力更强。

表2 性别与各感知维度的关系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乡村旅游地声景的实地调研和实验室研究,对冀南地区乡村声景的感知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对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发现人们对声景评价的词汇更加丰富,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评价词汇更加丰富,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如魔性、澎湃等。

第二,利用语义细分法确定了7个主要的感知因子,即放松感、强度、活跃度、情绪感、清晰度、时空感、真实度。本研究的7个主要感知因子共解释了68.52%的样本方差,每个因子都十分重要,代表了整个乡村旅游地声景。研究结果表明,村落的声景更为复杂,影响整体声景的因素较多。粗糙度、尖锐度、响度、波动度与主要的感知维度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声学参数是影响乡村旅游地声景感知维度的主要因素。

(二)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乡村旅游地的声景开发提出一些建议。首先,游客对声景环境的感知具有选择性,自然声高于其他声源,但生活声影响活跃度,游客对于自然声更加偏爱。基于游客偏爱声景中的自然声这一研究结果,在今后的声景设计中应多运用自然声,对不同地域、环境的声景进行完善和优化。对自然声,如动物的声音、风声、水声等采用零设计和正设计的方法加以保全和优化,创造丰富多样化的声景系统,从而提高声景舒适度,营造最佳的声景环境。其次,在乡村旅游地声景感知维度中,针对不同声源和评价维度,可以在构建声景的过程中,从重要影响因素入手,有效提升声景质量。加强对交通声源等噪声的规划管理,合理划分区域。

总之,本研究通过对城市旅游人群的访谈了解到,更多的人会在闲暇时间选择去乡村旅游地体验乡村的独特环境,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因此,从声景视角找到影响乡村旅游地声景建设的因素,为乡村旅游地声景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能够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声景清晰度声源
虚拟声源定位的等效源近场声全息算法
当代城市声景研究进展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鲜明细腻,拥有更好的清晰度 Ascendo Immersive Audio CCRM-12 MKII/CCRM-6P/SMS-15
基于分析软件“CiteSpace”的声景研究英文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运用内积相关性结合迭代相减识别两点声源
力-声互易在水下声源强度测量中的应用
园林中“声景元素”的基本特质及互动关系研究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