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路径研究的动态、演进和热点述评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2-07-21黄景文王洪瑞

旅游纵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

黄景文 王洪瑞,2*

(1.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新疆哈密 839001;2.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河南洛阳 471934)

引言

文旅融合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目标和新使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展示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梳理新时代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演进历程,不仅能够丰富文旅融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更能明确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向,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相互支持。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文旅融合实施路径,谢洁清、徐保军、孙墨笛等人从图书馆、博物馆与旅游融合的角度出发,傅才武、程玉梅、邢慧斌、赵梓臣等人从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角度出发,白小琼从文旅演艺角度出发,对文旅如何融合进行了系统评析。但都是旅游与某一文化领域融合的个案研究,未针对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研究热点和演进历程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宋航运用CiteSpace绘制了截至2019年的“文化旅游”可视化图谱,探究了国内文化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却偏重于探究文化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徐翠蓉、赵玉宗、高洁主要研究了文旅融合的缘起与演进脉络,归纳了研究议题。总体而言,目前关于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和创新视角较为不足,文旅融合路径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有待加强。

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以2010—2022年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相关文献为样本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12年文旅融合研究动态、研究演进、研究热点等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归纳,梳理近10余年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进展,以期为我国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源自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设置检索主题为“‘文旅融合’AND‘路径’”,时间跨度为“2010—2022年”,进行高级精确检索,共获取相关文献621篇。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笔者分析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经过手动的筛选,剔除了报纸、杂谈和会议介绍等非研究性学术文献以及关联度较低的文献共32篇,最终得到589篇(数据时间截至2022年1月30日)。

笔者选择上述数据库和筛选方式是因为该数据库涵盖了旅游、文化、文化经济等与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研究相关的学科体系及知识内容,且通过筛选的文献符合研究内容,研究数据更加准确,更好地反映我国2010—2022年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理论探讨、实践进展和趋势走向。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埃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学院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及寻径网络算法,是通过对文献可视化的方法探索相关研究领域的演化路径、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本文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589条有效文献样本数据源中的发文作者(Author)、合作网络与机构(Institutions)、关键词(Keyword)共现分析等算法进行科学计量,绘制出文旅融合路径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以便于更加客观认识该领域的发展态势,为我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动态的共现图谱

(一)发文作者研究

借助作者合作关系网络图谱,可以直观地研究该学术领域中主要学者聚集情况及相互间的合作关系。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研究学者的合作关系网络共现图谱如图1所示。字体大小代表作者发文数量多寡,作者之间的学术合作则是以连线表示,从我国近10余年来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来看,图中共有作者节点149个,节点间连线41条,网络密度Density为0.003 7。图1结果表明,在我国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研究领域中,网络密度偏低,即作者之间联系与合作水平仍然较低,学者偏向于独立研究。从发文数量来看,基本形成了张春玲、吴丽云、秦继伟发文量较多、活跃度较高的个人,以及陈林祥、鲁志琴、沈玲丽等发文活跃度较高的研究作者群体。

图1 2010—2022年文旅融合实施路径主要研究作者合作共现图谱

(二)机构合作图研究

机构合作图谱能清晰反映核心学术团体与研究机构间的关系。图2数据显示,共有节点153个,连线21条,网络整体密度为0.001 8,表明我国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研究领域内各主体鲜有合作。从发文机构的性质来看,各地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我国文旅融合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同时党政机关、文化产业等也是推动该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据表1可知,发文数量在4篇及以上的机构共7家,2020—2021年发文数量3篇以上的机构共7家。总体而言,自2020年起研究我国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机构较多,但目前仍处于较为孤立的状态,各机构间的交流合作亟待进一步深化。

表1 2010—2022年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研究高频次发文机构(发文频次≥3)

图2 2010—2022年文旅融合实施路径主要研究机构合作共现图谱(发文频次≥3)

(三)理论与实践探索

2009年,《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是首个明确提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文件,此后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2018年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打破了文化和旅游二者之间的体制壁垒,实现了顶层设计的综合协调。使“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落到实处,文旅融合发展从理念走向行动。

在理论探讨方面,曾博伟对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核心思路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深入分析,是目前对文旅融合体制机制认识较为深刻全面的一篇力作。金海龙、章辉对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相关研究进行分类,将其概括为市场融合、资源融合、产业链融合、服务融合、技术融合、组织融合和功能融合7种融合形式。古冰则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文旅产业融合度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我国在倡导文旅融合的同时,应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打破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壁垒。

在实践探索方面,张若冰、高妍、孙铁柱介绍了吉林省的冰雪经济发展,指出吉林省虽拥有较为丰富的冰雪资源,但冰雪文旅IP知名度较低,配套服务及衍生产品不足,提出吉林省应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学习哈尔滨经验,紧抓北京冬奥会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全省统筹规划,协调配合,共同打造吉林省冰雪旅游IP创意设计、IP传播营销、IP产业培育,营造冰雪旅游热度,扩大冰雪旅游消费的规模和数量,推动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研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笔者通过观察文旅融合实施路径关键词时区演化图谱表征(见图3),并结合每个时段时事政策,展现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研究热点的发展脉络及演进趋势(见表2),将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表2 10余年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研究关键词演进信息统计

图3 2010—2022年文旅融合实施路径关键词时区演化图谱

第一阶段是初步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出现的高频关键词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融合路径等。该阶段处于《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期,它的出现给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方向。逐渐有学者开始关注文旅产业这一领域,此阶段对于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研究主题单一且发文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某一具体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方面。

第二阶段是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出现的高频关键词为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旅游+”、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域旅游、产业融合等。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了文旅融合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研究热度持续上升。一是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相关研究愈发以文旅融合为视角,探索乡村振兴模型的新路径,为促进农村发展、改善公共设施、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二是在“全域旅游”战略背景下,“旅游+”的整体性融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第三阶段是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出现的高频关键词为全域旅游、公共图书馆、乡村旅游、特色小镇、文化旅游产业、旅游演艺、主题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游等。需求端消费升级的迫切需要,自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后,促使文旅产业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融合发展,成为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一些地区的典型案例,一些项目的成功落地、一些行业的尝试应用、一些业态的新颖出现,出现新的“经验”“样本”“现象”。在这一阶段有关文旅融合的理论探讨更加深入,文旅融合路径的实践探索更加丰富。

四、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凝练总结,能够揭示文章的核心主旨。对某一领域文献高频关键词的归纳分析,可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将时间分割设置为1年,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绘制得到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图中共有作者节点257个,节点间连线345条,网络密度为0.010 5。图谱中节点大小便是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越大代表出现频率越高;节点之间连线数量反映关键词共现关系,连线越多代表关键词共现次数越多。将出现频次大于或等于6的关键词进行梳理得到表3,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乡村振兴是文献检索出现次数前三的关键词,频率分别为452、113、58。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优化路径、体旅融合等关键词出现次数均在11次及以上,成为图谱中较为显著的节点。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等关键词的中心性较高。

表3 近20年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研究热点关键词(词频≥6)

图4 2010—2021年文旅融合实施路径关键词共现图谱

从图5可以看出,值为0.676,值为0.930 6,表明结构划分显著,聚类信度较高。其中11个聚类结果分别为#0文旅融合、#1文化旅游、#2文化产业、#3“体旅文商农”产业融合、#4乡村旅游、#5黄河流域、#6发展路径、#7人才培养、#8公共文化、#9旅游产品、#10旅游品牌。通过对文献数据进一步整合分析,归纳出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政策导向、文化旅游吸引物、产业融合、服务融合。

图5 2010—2022年文旅融合实施路径关键词聚类图谱

政策导向。文旅融合是基于国家政策导向、社会认同和消费者需求所产生的一种由政府主导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群体或个体行为。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旅游演艺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文旅部将文旅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文旅融合的路径研究成为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可见文旅融合具有显著的政策导向性。龙井然、杜姗姗、张景秋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导向,提出乡村文旅融合需要有主体融合、功能融合、产业融合,从而实现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资源效应。崔永芹、唐艳、吉世虎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政策导向,对于全域旅游背景下邢台市文旅融合进行探究,提出政策、资金、人才、品牌、推广品牌发展路径。

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是学者专家广泛研究的内容,具有显著的区域化特点。孔凯、杨桂华通过分析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产业,指出目前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但开发方式较简单,提出要以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从政府、乡村、第三方企业入手为民族地区乡村的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具体路径。 黄俊虹通过分析石林火把节这一独特性的民族节庆活动,认为只有政府与市场路径同向、目标趋同才能促使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刘中华、焦基鹏提出打造海派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用好用活长江三角洲“节、赛、会”的资源,推动数字新基建建设,提升旅游影响力。

产业融合。根据“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发展理念,生成产业联动、要素整合、全民参与的文旅业态。目前,康养旅游发展前景广阔,特色小镇、主题公园成为开发重点,图书馆、博物馆成为文旅新增长点等。孟香香、刘德亚、刘姣提出了“旅游+文化+康养+定制化”的文旅康养4.0时代。鲁志琴、陈林祥、沈玲丽则是提出文化、旅游、体育、商贸、农业五大产业在产业融合中的三大主要作用机制以及五大优化路径。查炜通过列举图书馆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融合发展实践,提出了文旅融合保障机制和文旅融合发展有效路径。

服务融合。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就是提升文旅融合的质量效益,是强化文旅融合的保障体系。王欣然指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服务体系必须要强化使命担当、顺应文旅融合新趋势。贺子轩、王庆生则以天津市为例,梳理了天津市目前文旅公共服务融合的情况,提出一要引导社会力量,打造文旅公共服务。二要挖掘服务需求,倒逼文旅产品升级。三要抓住游客体验,创新文旅公共服务供给手段等多种文旅服务融合路径。王格提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旅数字产业发展迅速、表现突出,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各高职院校培养适应信息化发展的人才。

五、研究述评及建议

(一)特征

我国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研究发展历程(2010—2022年)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态势明显。根据“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文旅融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呈现“核心共存,多向融合”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乡村振兴、研学游、旅游演艺、特色小镇等一系列融合发展方式,从零散的状态逐渐发展为规范有序的状态,并重视旅游与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经济产业等有机融合的发展内涵。

第二,研究热点不断拓展和深化。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从粗放结合到有机融合的转变,早期的研究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实现文旅融合、文化和旅游应该如何融合等问题进行探讨,随着文旅部的组建,文化旅游进入全面提升阶段,研究热点随之转为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和交流融合四方面的全方位融合。要充分利用文化的“灵魂”作用和旅游的“载体”作用,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研究热点方向性明确。尽管文旅融合的研究热点呈现阶段式的深化与突破,但总体而言,其研究方向可归类为政策导向、文化旅游吸引物、产业融合和服务融合4个维度。随着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推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需要通过融合实现提质转型。再者,路径探索是文旅融合的核心要务和直接抓手,只有不断进行相关理论的探讨和实践探索,才能保持长久的生机活力。

(二)研究结论

从文献基本特征来看,我国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研究力量较为薄弱,未形成固定的学术共同体,各研究机构间交流合作较少。从关键词的内在逻辑和政策背景来看,文旅融合的实施路径发展分为:2010—2015年的初步形成阶段、2016—2018年的初步发展阶段、2019—2022年迅速发展阶段,研究主题逐渐多元化。从研究热点来看,目前文旅融合实施路径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及个案研究等,整体呈现强政策导向化、产业融合化、内容多样化等趋势,但以定性研究为主,存在研究对象重复泛化、研究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度等方面有待加强。

(三)建议

第一,构建多方协同体系。随着需求端消费升级的需要,文旅融合发展布局需从全局出发,统一部署才能发挥应有效应。因此,一是要强化政府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的主导作用,制定总体规划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切实指导。二是要构建企业经营作用。引导企业、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等单位共同参与文旅资源开发。三是要发挥大众创新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旅融合,推动文旅可持续发展。

第二,深挖文化旅游内涵。我国文化资源丰厚,但当前我国的文旅融合存在“重旅游,轻文化”的路径依赖,融合的层次较浅,游客体验较差,难以吸引游客的关注力。因此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要以文化来丰富旅游内容,以旅游消费兑现文化价值。要深挖文化内涵,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性地融入,在文旅融合中生成新的文化业态,进而增强文化与旅游的凝聚力。

第三,整合区域文旅资源。要整合区域资源,促成区域内外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流通互动、共享共生,更好地发挥优势。因此在文旅融合资源整合过程中,要完善“文化+旅游”,打造开放的旅游综合体;借鉴“旅游+”理念,加大文化旅游与体、农、演艺、商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推进“文化+旅游+特色”,包括“文旅+康养”“文旅+购物”“文旅+研学”等文旅新产品、新业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第四,创新科技助推文旅产业发展。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成为助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文游+科技”融合发展的数字化文旅为文化旅游产业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动能。因此在文旅融合过程中,要充分利用5G、“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丰富文化的展示形式,将文化以更加生动直接的方式展现在游客面前,增强游客现实体验感,加快文旅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旅游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