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联结策略,促进整本书阅读
2022-07-21董翱
董翱
温儒敏先生认为,成功的语文课
“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教材不仅将课外阅读编入教科书,而且很多课文都体现了与整本书的紧密结合。这样的编排特点,不仅彰显了“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课标理念,也为在课堂上巧用联结策略,从一篇课文走向整本书阅读创造了条件。
这种联结,既不是简单地在一篇课文教学之前用整本书的介绍作为导入,也不等同于传统的一篇课文教学之后进行整本书的拓展延伸,而是通过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将一篇课文和整本书进行多回合、多层次的联结阅读,从而实现两者的彼此交融、共同推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巧用以下三种联结策略,实现一篇课文和整本书阅读的融合,既在“窥一斑”中,达成一篇课文的学习要求,又在“见全豹”中,激发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一、从课后习题出发,巧用“互补式”联结策略
教学时,我们可以尝试从课后习题或略读提示出发,巧用“互补式”联结策略,找点拉线,将课文与原书彼此联结、相互补充。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文里只用了寥寥数语概述了奶奶故事里宝葫芦的神奇之处,給人留有大量想象创编的空间,教学时如能从课后第二题出发,设计下面三个学习活动,就可以引导学生在“一篇”与“整本”的互补阅读中,更加深刻地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童话真善美的特点。
学习活动1:“宝物”大揭秘,由“一篇”到“整本”
教师从课文出发进行提问:“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宝葫芦,当王葆再次面对算术题,再次和同学比赛种向日葵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呢?”当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各种猜测之后,引导学生阅读原书片段,揭示梳理出“反转”这个整本书情节上的大秘密,让学生对作者奇妙的想象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学习活动2:依样“话”葫芦,从“整本”到“一篇”
这个活动分两步:首先,学生回到课文,选择奶奶讲的一个故事,展开想象尝试用“反转”的方式自主创编情节。在全班交流之后,评选出最为奇妙的一些情节。之后,让学生从这些最奇妙的情节中,挑选一些连起来讲一讲自己创编宝葫芦的故事。
学习活动3:鉴“宝”达人秀,“一篇”再到“整本”
通过前面两个学习活动,有学生感受到了宝葫芦要什么有什么的神奇力量,也有学生体会到了宝葫芦并不是真的要什么有什么。教师适时开展鉴“宝”达人秀,让学生以鉴宝专家的身份,对宝葫芦发表自己的鉴宝点评。最后,在结课的时候,通过欣赏这本书中的一些经典语句,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课后完整地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一般来说,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有限的,但是教师能从课后习题或略读提示出发,运用“互补式”的联结策略,就可以让学生在课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两方面都得到更多、更好的收益。
二、从已有阅读出发,巧用“推进式”联结策略
阅读是读者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应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从他们已有的阅读所得中生长出新的阅读体验。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猴王出世》,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语言具有一定的文言色彩,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理解困难。不过,学生对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可谓耳熟能详,因此可以巧妙地运用“推进式”联结策略进行课堂教学。
学习活动1:借助人物关系导图,交流关于整本书的已有认识
在《西游记》的动画片主题曲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内容的了解,给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五个主要人物排排序。全班反馈时,学生一边展示一边交流排序理由,从人物关系、出场顺序、取经队形、能力强弱等不同角度分享回顾了《西游记》的大致内容。
学习活动2:借助班级问题清单,由“一篇”了解“整本”的阅读方法
学生先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形成班级问题清单。接着,借助问题清单,引导学生采用跳读、猜读等方法进行课文阅读。最后,聚焦“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这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并在反馈交流中进行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学习活动3:借助人物形象导图,赏整本书中孙悟空的不同形象
教师以“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为话题,让学生赏析课文中对石猴的描写,体会活泼可爱、敢作敢为、聪明机智的石猴形象。然后引导学生联读整本书中《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和《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两个精彩片段,赏析孙悟空其他的性格特点,逐步从猴性、神性、人性等多个角度丰满孙悟空的形象。
在诸如《女娲补天》《牛郎织女》《草船借箭》等课文的学习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已有了解出发,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运用“推进式”联结策略,逐步深化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与体会。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了一个读书观念——经典是可以重读的,是可以细读的,也是可以常读常新的。
三、从书本特色出发,巧用“比较式”联结策略
《如何阅读一本书》建议读者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学习用适当的态度来阅读不同的书,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同特色的书籍其阅读方法是不尽相同的。例如三年级下册的《池子与河流》,选自《克雷洛夫寓言》。与《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不同的是,这本书里的寓言大多是对比讲述两个或几个主人公的故事,而且通篇采用诗歌的形式呈现。针对这样的特色,我们可以巧用“比较式”联结策略,设计如下四个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1:读课文,发现“一篇”里的对比
学生初读课文,明确这是一首寓言诗。然后从课题出发,引导学生聚焦描写“池子”与“河流”的语段,并在品读想象、分角色朗读等语文活动中,学习比较阅读,感受两者生活的不同,进而体会“无忧无虑”与“忙忙碌碌”之间的强烈对比。
学习活动2:读目录,发现“整本”里的对比
链接课文注释,使学生初步了解《克雷洛夫寓言》这本书。接着通过比较阅读课文题目和整本书的目录,让学生发现书里的很多寓言的题目都有对比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比较的联结策略,自主阅读书中的《橡树和芦苇》,并交流两者间的对比。
学习活动3:比较读,发现“小故事”与“大道理”
联读课文《池子与河流》与书中的《橡树和芦苇》,学生先在比较中发现它们各自生活的鲜明对比。然后围绕“你更赞同哪一种生活”开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一次小小的辩论。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在朗读感悟作者观点的同时,一起发现《克雷洛夫寓言》的写作特色,即前面用诗的形式讲述一个小故事,后面再用诗的语言揭示一个大道理。
学习活动4:再比读,发现“老故事”与“新道理”
通过再看《克雷洛夫寓言》的目录,让学生发现很多故事的题目都是似曾相识的。顺着学生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克雷洛夫寓言》中的《农夫和蛇》,比较其与《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观点的不同。最后,教师顺势链接三年级下册教材“快乐读书吧”中关于《克雷洛夫寓言》这本书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此书,鼓励他们课后继续阅读整本书,感受书中老故事新道理的魅力。
采用“比较式”联结策略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学生的阅读视角由一篇课文引向整本书,学生的阅读层次也由基础、检视阅读推向分析、主题阅读,较好地破解了学生阅读碎片化、浅表化的问题。
总之,巧用联结策略,从一篇课文走向整本书的阅读,为实施“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笔者也将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完善。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常溪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