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女性的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的差异变化

2022-07-20田丽稳天津市河东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天津300170

吉林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高凝纤溶二聚体

田丽稳 (天津市河东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天津 300170)

妊娠几乎是每位女性均经历的正常生理过程,也是育龄期妇女特殊生理过程。但女性在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孕晚期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升高,明显影响机体肝脏代谢、合成功能,使临床孕妇血液高凝,有助于产妇产后止血[1]。但也有研究[2]指出,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与体内凝血状态改变有关,因此有效监测妊娠女性凝血功能变化对判断妊娠合并证有积极意义。D-二聚体是一种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表达可充分反映机体血液高凝、血栓形成[3]。同时凝血四项是检测机体凝血功能重要参数项目,可了解凝血因子变化,掌握体内纤溶系统变化。因此,为了掌握妊娠期女性凝血变化,本研究就分析妊娠女性不同妊娠时期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变化,旨为保证妊娠女性安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产前保健产妇6 000例设为妊娠组,年龄20~36岁,平均(26.57±2.18)岁;初产妇3 846例,经产妇2 154例;妊娠早期(10~13周末)1 528例,中期(14~27周)2 452例,晚期(28~40周)2 0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非妊娠女性50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0~37岁,平均(27.01±2.23)岁。两组受检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两组受检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②无血液疾病、凝血异常;③产前检查资料完整;④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①肝肾不全;②凝血异常、血液疾病者;③伴心、脑等多脏器障碍性疾病;④入组前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1.2方法:两组受试者均进行凝血因子检测,对照组健康女性在体检当日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妊娠组在产前保健时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装入含有枸橼酸钠的抗凝管内,静置后3 000 r/min离心15 min采集上层血浆,采用RAC-03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深圳雷杜,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70号]及配套试剂检测,测定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采用高浓度、低浓度水平质控品(美国BIO-BAD)室内质控,在质控后检测。

1.3观察指标:①比较妊娠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APTT、PT、TT、FIB含量;②比较孕妇妊娠早期、中期、晚期血浆D-二聚体与APTT、PT、TT、FIB含量;③妊娠女性均随访至分娩结束,比较产后出血组、未出血组产前血浆D-二聚体与APTT、PT、TT、FIB含量。

2 结果

2.1妊娠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凝血四项表达比较:妊娠组D-二聚体、FIB含量高于对照组,APTT、PT、TT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妊娠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凝血四项表达比较

2.2孕妇妊娠早期、中期、晚期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表达比较:妊娠中期、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高于妊娠早期,APTT、PT、TT短于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高于妊娠中期,PT、TT短于妊娠中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中期血浆FIB、APT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孕妇妊娠早期、中期、晚期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表达比较

2.3产后出血组、未出血组产前血浆D-二聚体与APTT、PT、TT、FIB含量比较:6000例妊娠女性随访至分娩结束,产后出血102例,产后出血组产前D-二聚体含量高于未出血组,PT、APTT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产后出血组、未出血组产前血浆D-二聚体与APTT、PT、TT、FIB含量比较

3 讨论

妊娠是女性较为特殊的生理过程,为了确保胎儿健康生长及顺利娩出,孕妇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随之发生改变,尤其是在妊娠晚期,因血液内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酶活性及纤溶活性降低,使机体血液形成高凝状态[4]。而血液高凝有利于胎盘剥离面形成血栓,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体内凝血系统激活时,纤溶系统活性也逐渐增加,以此清除子宫螺旋动脉及静脉窦内的血栓,促进子宫内膜再生与修复,减少子宫内膜出血量[5]。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组D-二聚体、FIB含量高于对照组,APTT、PT、TT短于对照组,表明妊娠期女性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凝血因子水平升高。其原因是女性妊娠期间,为了适应分娩需求,确保胎儿正常血供,维持完整的胎盘结构,随着孕妇生理功能变化,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也随之产生改变;同时妊娠时间的延长,血液内部分凝血因子产生及活性升高,使血浆FIB含量增加,凝血时间缩短[6]。但凝血因子异常激活,会增加静脉栓塞、羊水栓塞等发生风险,危及妊娠女性生命安全[7]。

通常妊娠期女性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改变,相关凝血因子也会发生改变。D-二聚体是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由交联纤维蛋白产生,其表达升高,说明体内血栓形成,并参与了纤溶蛋白溶解过程。通常临床将D-二聚体作为体内血液高凝与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特异性标志物,女性妊娠期间,凝血活性提高,纤维蛋白量增加,同时纤溶活性增强及纤维蛋白降解增加等,均会升高血液D-二聚体水平[8]。凝血四项是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的重要参数标准,其中APTT是筛查机体内源性凝血系统的重要指标;PT是反映机体外源凝血系统的重要指标;TT是反映机体凝血活化系统的重要标志物,当纤维蛋白向纤维蛋白原转化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纤溶异常,及其降解产物及抗凝物质增加等,导致TT异常;FIB是由机体肝脏合成,在凝血反应过程中,糖蛋白水解成纤维蛋白原,是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通道中的重要因子,FIB含量升高,则说明机体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维持平衡性,利于产妇分娩快速止血,但FIB含量过高,容易诱发血栓性疾病[9]。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当妊娠女性进入妊娠晚期后,其血液高凝状态越明显。而APTT在妊娠中期至妊娠晚期未出现明显变化,说明内源性凝血功能在妊娠中晚期未明显改变。同时妊娠期间女性体内大量纤溶蛋白原及凝血系统被激活,为了维持纤溶系统及凝血系统的平衡,则会导致TT升高;另外妊娠女性体内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红细胞计数增加,故为了维持会血液高凝,止血功能增强,使血浆FIB含量增加,但在中晚期血小板与红细胞计数维持稳定状态,使血浆FIB含量无明显变化[10]。此外女性妊娠期间,胎儿与胎盘附着面不断释放小碎片组织、滋养细胞等,并进入机体循环系统,当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释放物质经过微小动静脉导致微小管形成凝血反应,诱发静脉血栓;同时机体内纤溶系统为了消除血管血栓,会导致继发性纤溶系统亢进,以此使体内血浆D-二聚体表达持续升高。本研究显示,当妊娠女性产后出血后,体内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为了快速止血,体内血液高凝明显,纤溶系统亢进,导致血浆D-二聚体含量升高,同时机体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且血液高凝逐渐转移至血液低凝,导致血浆PT、APTT升高。

综上所述,对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女性进行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检验检测,可了解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变化,发现凝血纤溶异常,临床检验价值高。同时根据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参数变化,能够作为诊断产后出血的重要指标,对预防产后出血也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高凝纤溶二聚体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