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皮肤科疾病也能冬病夏治
2022-07-20任菲菲
任菲菲
冬病夏治是以《黄帝内经》“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在三伏日进行的中医特色疗法,具体是指在夏季气温高时温补阳气,驱散体内阴寒之气,从而预防冬季易发的慢性疾病或减轻其症状。
目前中医临床中,主要将冬病夏治法用于以下几类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虚寒性消化类疾病;女性痛经或产后头痛等寒性妇产科疾病;风湿类疾病引起的颈、肩、腰、腿痛;平时四肢寒凉、怕冷和免疫力低下等亚健康状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外八科(皮肤与疮疡科)主任医师、中医教研室主任李萍则向我们介绍说,许多外科疾病和皮肤科疾病也可采用冬病夏治法中的外治法进行治疗,其原理也很容易理解:夏天里人的汗腺、皮脂腺组织都是处于开放状态,利于中药贴敷、洗浴等外治法,更有利于药物循经络渗透、吸收、传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萍主任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建议以下几种外科/皮肤科疾病可尝试冬病夏治——
众所周知,冻疮是典型的“冬病”。冻疮多见于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廓、足趾、足缘、足跟等部,主要表现为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型红斑,瘙痒明显,遇热加剧,严重者还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溃烂后疼痛,即使愈合后仍会留下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
李萍主任指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寒邪容易侵入肌肤,凝滞血脉,气血运行不畅。时间久了,肌肤失养,阴寒久伏于脉络,冻疮就会反复发生。夏季三伏天高温时节,运用温经活血散结的中药浸泡,就能有效驱除体内寒邪,活血化淤,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到了冬季冻疮就不会发生了。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李萍主任介绍,如果过去几年一到冬天就生冻疮,那么建议在夏天使用中药熏洗的方法:取中药浸泡方(常用中药有土茯苓、百部、干姜、附子、炙甘草、芍药、通草、吴茱萸等)水煎后熏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天1次,每次15分钟左右,连续熏洗1~3周,坚持治疗3年效果会比较明显。
老年性瘙痒症、慢性湿疹、特异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往往到了秋冬气候干燥的时候特别容易发作。有些患者实在瘙痒难耐,就是一通乱抓,结果常常把自己的皮肤弄得破溃不堪,甚至感染、出渍水;更有甚者会出现自残的行为,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管住手”是李萍主任对瘙痒症患者反复叮嘱的重点,同时她指出,这些皮肤病其实也都可以通过中药浸泡(常用中药有乌蛇、羌活、白芷、荆芥、防风、黄芩、金银花、连翘、苦参等)得到改善,同时还能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少复发,甚至可以达到不发的效果。在用中药浸泡的同时,也可以请专业中医师开汤药内服、外敷药膏等,有助于增强疗效。
李萍主任还特别指出,近些年来小儿特异性皮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小儿服药禁忌较多,很多家长也对激素类药膏、口服药有所顾忌,在冬病夏治的理念下使用中药浸泡的方法安全性更高,也容易被小儿接受。
广义的脉管炎包括淋巴管、静脉和动脉的闭塞性炎症,而狭义的脉管炎则特指动脉闭塞性疾病。李萍主任坦言,很多患者往往搞不清动脉、静脉和淋巴管,就统称为“脉管炎”,有些患者也的确存在一条腿上“3根管子”都有堵塞的情况。动脉血管堵塞之后,血液流通不畅,局部组织养分缺乏,相应部位的皮肤温度就会下降、发凉,感觉迟钝,皮肤颜色青紫暗沉,甚至出现疼痛。
冬天气温低,脉管炎患者腿冷更加明显,容易发生坏疽,致残率很高。比如糖尿病足,就是长期高血糖状态致使足部微小或大动脉病变而发生阻塞,导致局部组织的坏死;又比如下肢淋巴管阻塞的患者会出现下肢肿胀,表现为象皮腿,皮肤增厚、粗糙、坚硬如象皮;再比如下肢静脉管回流不畅,表现为老烂脚,长期慢性溃疡难以愈合,临床上很多见,常继发于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血栓性深静脉炎等。
李萍主任指出,夏天是治疗脉管炎的好时机。建议脉管炎患者在夏季通过中药泡脚(常用中药有独定子、重楼、红花、白芷、桃仁等),结合微波理疗、中药外敷等方式,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其中,中药泡脚既可以在医院进行,也可以将泡脚的中药粉带回家自己泡。区别是,医院有专用的足浴盆,结合微波、激光等局部治疗效果更好;当然,患者将药包带回家自己泡肯定更为方便。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顽疾,多数患者发病有冬重夏轻的特点。因为病情迁延、治疗困难,而且病情加重时患者非常痛苦,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银屑病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李萍主任介绍,银屑病在夏季正处于缓解期,如果此时患者能采取冬病夏治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缓解病情。此外,病情严重的银屑病患者常常需要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副作用大,而使用祛风止痒润燥的中药方进行冬病夏治,不仅能改善病情,还能减少口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通过一个夏季的治疗,在冬天时患者的病情多能得以缓解。
银屑病的冬病夏治一般是先通过中药泡浴,将皮肤泡软之后再行微波或光疗照射。不同于泡脚,全身泡浴一般只能在家中进行,即将医生开具的中药泡浴包带回家后,先用一盆热水浸泡药包,待中药粉充分溶解后倒入浴缸,再加适量温水,就可以泡浴了。“中药加工成粉后更容易溶解,而且浓淡更易控制,对于用药剂量的把控也就更加准確了。”李萍主任表示,“相比于中药饮片需要自己煎煮后再浸泡,用于外治法的中药粉包无疑使用起来更为便捷。”
当然全身中药泡浴的频率、时间和水温也很有讲究。对此,李萍主任也给了建议:药浴的频率一般为每周3次,每次15分钟左右,只要泡至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刚开始时水温可以稍低一些,等到皮肤适应后再一点点加热,但最高温度不宜超过42℃。
李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外八科(皮肤与疮疡科)主任医师,硕士导师,中医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毛发病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二届皮肤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八届外科分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医外科、皮肤病的临床工作,曾先后跟随钱今阳、朱松毅、秦万章、奚九一等名老中医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医中药内服外治痈疽疔疖、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周围血管病、过敏性皮肤病、痤疮、银屑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