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三关联:在言思之间弹奏核心素养支曲

2022-07-19陈爱华

民族文汇 2022年49期
关键词:好习惯核心素养策略

陈爱华

摘 要:为了让数学学习好习惯真正落地,借助“三说”策略,力争言之有悟。其一说数量关系,直面知识结构;其二说错误资源,直面学习难点;其三说所思所想,直面思维结构。采取“三读”策略,力创读之有法。读课本,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应读关键句,尝试多元表征的功效性;读课外书,多角度多渠道获取知识。用“三写”策略,力达写之有物。课前写问题,课中写思维,课后写自悟。依托“三听”策略,力求听之有疑。

关键词:言思    核心素养    好习惯     策略

高度重视好习惯养成是我校办学的拳头产品。“言”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蕴含说的好习惯,书面语言蕴含读与写的好习惯。思的习惯贯穿着听、说、读、写全过程,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为了让数学学习好习惯真正落地,我们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展开研究,每个维度都从三个方面着手,试图形成“四三关联”,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言之灼灼,辨之切切——话数学,彰显数学语言魅力

(一)借助“三说”策略,力争言之有悟

1.说数量关系,直面知识结构

数学是研究关系的学科;数学教师上课不能把学生的思维限制。结合具体情境,结合等量关系的框架,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式,注重多元表征。

(1)从关键句中寻找等量关系式

关键句是反映数量关系的核心。解题前,学生应认真审题,从题目中找出关键句,再把关键句用语言文字等形式表示出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对关键句进行多元表征。

(2)从关键字词中寻找等量关系式

题目中的等量关系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表现出来的等量关系;另一种是题目中隐含着的等量关系。需全面、深入理解题意,结合日常生活和自然科学等知识方能理解。

2.说错误资源,直面学习难点

错题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不知自己的错误原因。帮助学生把错误展示出来,让学生自我辨析明误。“谁来帮帮他?”“哦,我明白了。”这是数学学习中最美的顿悟之声,此时学生的学习就真正发生了。

(二)采取“三读”策略,力创读之有法

1.读课本,体会数学语言的与严谨性

数学阅读很重要,不会阅读,根本无法做题。数学语言是规范的,严谨的。数学课本怎么读?第一,带着问题读课本;第二,带着任务读,品味数学语言表达严谨性。

2.读课外书,多角度多渠道获取知识

提到“阅读”这个词,很少有人会将它与数学这一门理科性的学科相联系。其实“阅读”在数学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将阅读资源加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获取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利用数学相关阅读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应用“三写”策略,力达写之有物

在课堂中,借力素养作业。以“写作”为载体,培养写做思结合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惑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并组织展示交流,体现真正意义的数学学习。数学写作是数学学习的真思维。

1.课前写问题

思维起点是指学习、认知新的知识时已有的相关知识与能力。把控学生思维起点的方式,最常见的是“前测”。而前测呈现的是这道题“怎么做”,而“怎么想”很难把控。课前写作,恰恰能准确把控“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课前写作来了解学生对问题或概念的理解情况,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可以在阅读中审视学生的思维状况,明白他们在思考什么、思维的创意在哪儿、思维的缺陷又在哪儿。这种了解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体现“以学定教”。

2.课中写思维

第一,帮助建构、促进理解

课中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题中得到正确的答案之间不完全是一回事,听得懂不一定会做、会做不一定能理解”。从诸多的课堂现象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和一知半解而得到正确答案,如果再次追问: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些学生就无语了,有的学生会说:老师,我错了,其实并没有错。得到正确答案固然重要,因为在应试环境下可以得分,但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理解更加重要。课中写作会迫使他们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惑,这个表达过程显然是帮助孩子提升对相关数学内容理解的过程。

第二,分享思维,促进转化

“在我国数学教育界,数学学困生较普遍地被认为是指:那些要达到数学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的学生”。学困生通常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回答不上来,进而很难有发言的机会,绝大部分的学困生不敢主动争取发言。而课中写作恰恰可以还给这些孩子一个充满安全感的交流平台,通过课中写作,让他们无拘无束地阐述自己的数学思维。有机会触动这些学生真正的思维参与。

二、思之淋漓,展之精华——画数学,凸显数学思维魅力

(一)依托“三听”策略,力求听之有疑

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应有一个具体、可操作、细化了的要求。即听的状态投入;听的效果良好,能听出思维、听出疑问、听出思考。倾听要有“五心”:“一心”是专心听清每位发言者的每句话;“二心”是耐心聽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心”是细心听,不重复他人的观点;“四心”是用心听出契机,适时反驳或补充;“五心”是诚心评价,先肯定优点,再提出建议。课堂中,我们应锤炼学生倾听能力,达到“听之有晤”——让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

1.听出理解

听分为两种——一种是听老师讲授,另一种是听同学发言。听是优生与后进生的区别,善于学习的孩子善听。后进生常常在生生互动时,参与度不高,以为跟自己无关。如何让坐不住、不会讲、不敢讲的孩子去写与听,让他们学会听同学发言,教师需要引导。让他们对同学的发言能进行快速判断,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素材的呈现要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见。给学生安全交流的时空。

2.听出思考

教学中,抓住问题本质,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让学生逐步接触并掌握类比、联想、猜想、转化等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认清问题本质。此时,可设置梯度挑战题,在不断的升级挑战中,逐步提升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听是用耳朵读,读是用眼睛听;说是用嘴巴写,写是用笔说。听说读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数学听说读写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关注与培养。借助“三说”策略,力争言之有悟;采取“三读”策略,力创读之有法;应用“三写”策略,力达写之有物;依托“三听”策略,力求听之有疑。让学生在“做”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力争提高学生再学习力。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展开研究,每个维度都从三个方面着手,试图形成“四三关联”,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2] 冯伟  方元.21天习惯养成法[M], 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2011年8月.

猜你喜欢

好习惯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好习惯”培养
有些“好习惯”伤健康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