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2022-07-19瞿祥举
瞿祥举
摘 要:初中生心智成长阶段,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应当发挥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价值。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尝试以下教学新对策:生活场景再现,引导学生主观体验;典型案例剖析,道德与法治意识引领;多元互动交流,助力学生完成理解内化,为学生建构高效课堂,提升学生课程综合学习实力。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新课改;教学策略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能够引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形成辩证思维意识,可避免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蚀。为此,教师在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价值时,应当围绕学生实际学情,为学生创设全新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體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主动探索,进而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一、生活场景再现,引导学生主观体验
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时,学生的主观思维体验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率。若教师采取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与说教,将导致学生的主观学习体验较差,不利于激发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进行生活场景再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分析道德与法治内容,增强学生的思维体验,保证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如“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时,为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友谊观念,教师可契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再现生活场景“和朋友在一起的日子”、“深深浅浅话友谊”。基于生活场景的创设,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踊跃发言。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学习中,回顾自己与好友的珍贵时光,体会青春日记中的友谊之光[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师益友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关键要素,如学生交友不慎,将给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此,教师教学“交友的智慧”时,应当紧扣教材内容“让友谊之树常青”、“网上交友新时空”,为学生创建虚拟的交友场景,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网络交友,找到志趣相投的好友,并用心浇灌友谊之树,使得友谊之树常青。
二、典型案例剖析,道德与法治意识引领
为完成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意识引领,应当基于学科教学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保证后续课堂教学工作的效果。鉴于此,教师采取典型案例剖析策略,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提供思维抓手。在具象化的案例人物剖析过程中,使得学生从多个维度,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思考,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格,以及正确的法治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铺垫基石。
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遵守社会规则”内容时,教师为促使学生完成深度思考,并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增强初中学生的社会规则意识。为此,教师应当深入剖析教材内容:做守法的公民、社会生活讲道德、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基于教材内容,筛选典型案例,并进行典型案例剖析,引导学生进行剖析思考,进而通过事例的思考,进而形成正确的法治意识与道德准则[2]。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时,教师以“闯红灯”为典型事例,剖析在社会交通体系中,红绿灯代表的社会规则。基于反面的“闯红灯”典型事例剖析,使得学生深入的认识到,不遵守社会规则带来的后果,即在闯红灯后,导致交通事故率的发生,增加人员的伤亡数量。
“社会生活讲道德”教学时,教师以“文明礼仪”为典型事例,剖析在社会生活中,文明礼仪产生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为增强学生的记忆,教师可采取正反案例的剖析,更加直观的说明生活中讲道德的重要性。如在生活中学生之间发生较小的摩擦,若学生不讲文明礼仪,并张口骂,不但没有解决摩擦,将导致摩擦升级,最终演变为肢体冲突与打架事件,给学生的学习与身体造成直接影响。若学生讲文明、树新风,突出礼仪待人、文明讲话,则可以避免很多摩擦的升级,营造文明和谐的友好环境。
“做守法的公民”教学时,教师紧扣“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善用法律”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并筛选相关的社会事例、生活事例。在师生交流互动过程中,完成对典型案例的剖析,论证“法不可违”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引领初中生合理利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
三、多元互动交流,助力学生完成理解内化
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新内容时,教师应当助力学生完成新知识的理解内化,避免学生仅完成浅层的理论思考,并没有深度辩证探究,影响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为此,教师可基于初中生的社交诉求,为学生创设多元互动交流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基于对新内容的理解,在社交表达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想法,并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与认知。在多元主体的交流互动下,促使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客观评估自己的思维框架,进而学习他人的优点,及时查漏补缺,夯实理论基础,保证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有效性[3]。
四、结束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时,教师应当紧扣新课改教育要求,并基于教学经验与学情诊断,进而探索教学新路径。在教学经验总结时,摸索出适宜学生的教学特色模式,体现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内涵,对学生的意识形态与思维认知进行启蒙引领,助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树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才智,2018(32):179-180.
[2]王风.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1(27):27-29.
[3]高文荣.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2(19):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