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社区的城市盘活

2022-07-19赵晨

家居廊 2022年7期
关键词:杨梅胡同空间

赵晨

在中国,《请回答1988》大概是近几年收视覆盖最广的韩剧之一。人们借由“双门洞”的故事,反复投射着回忆里曾经热络的邻里生活。那些平凡的日子里,家庭之间共享食物、分担家务、诉说烦恼,孩子们一起上学、游戏,甚至恋爱结婚。尽管90年代以后,这些群体记忆逐渐落幕,国人也从村落、大院搬进了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筑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却将对昔日朴实情感交流的渴望偷偷植入灵魂深处。

分崩离析的集体生活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初始状态。如今,社区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重新返场,聚集再次被谈论和需要。不局限于居住的场所之间,餐厅、咖啡馆、商场、公园……商业与非商业的多重空间都具备社区化的可能。余留地作为一家建筑创作机构,是国内为数不多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开展城市社区规划的创作群体之一。

他们戏称自己“心怀鬼胎”,在拿到商业项目后,总是要说服业主划分出部分区域作为公益空间。以私域的共享,激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链接,从而完成小型社区版图的拓展。目的是打破阶级圈层限制,汇集志趣相投的伙伴,实现文化、娱乐、消费等多层次领域的交流共享。

回忆起第一个社区改造项目,已经是10多年前的事。2010年杨梅竹斜街的保护修缮项目正式启动。时值北京首次提出城市有机更新、软性生长模式。在不大拆大建的框架下,通过市政改造、功能补齐和现代设计的引入,让胡同生活面貌发生改变。大栅栏的杨梅竹斜街作为试点之一,顺利完成了胡同的风格转型。许多院落在设计师手中重获生命,铃木食堂便是这里绕不开的地标店铺。为了还原胡同中的古朴风味,余留地用特殊定制的钢板作为围墙的外立面,起初闪亮耀眼的材质随着时间的关照而斑驳丛生,和胡同逐渐融为一体。虽不十分显眼,但却很有日式的含蓄。推门而入,并不直接与食堂碰面。纵深的路径里,平铺的石板路、影影绰绰的树木、微小而精致的庭院,宛若京都一角。给每一位来访者带来观景体验,亦为杨梅竹斜街注入向上生长的能量。引发建筑之外的审美互动。

在此之后,社区改造甚至成为余留地的自发使命。他们推掉纯粹的商业空间,对自身的坚持有很强的认同感。北锣鼓巷的大小咖啡便在此理念下誕生。项目的原生场地是一间不大的咖啡屋加室外停车场,考虑到胡同室外共域稀缺,余留地将停车场改造为一个小小的公园。乒乓球桌、树木、长廊、蓝色健身器材、黄色网格线描绘的地面,自然地与周边公寓结合,仿佛原本就存在的社区休闲公共空间。黄、白、蓝三色为主的基调,将简单轻松的氛围延伸进室内,打破了“咖啡文化”引发的边界感。共180平方米的室内外空间融合为一块不仅属于商家,也属于所有周边居民的开放社区。人们流连在这里喝酒、饮咖啡、运动、举办画展,也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憩之地。多元的生态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盘活。

今年位于阿那亚的naive理想国空间正式上线。这是一个乌托邦式社区,作为旅游的空间,缺乏真正城市生活的随机和混乱。余留地在书店的设计中利用轻薄钢材包裹房间的结构,营造出密度相当的书架。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引发人与书籍的偶遇。使真空的旅行变成阅读的触地。同时首次在理想国旗下开创阅读主题的青年旅馆和四间风格独特的作家客房。结合书店里的咖酒区域,真正实现了小型社区的集成,体味“日咖夜酒与书海同宿”的另一种可能。

猜你喜欢

杨梅胡同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杨梅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走进新余市仙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胡同凶案
杨梅酒
东明胡同
乐摘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