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7-18李洁宜
李洁宜
(广宁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肇庆 526300)
急性胰腺炎为消化内科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急腹症,该病诱发机制复杂且病情程度不一,在短时间内急速发展,病情程度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制定治疗方案内容也存在差异,因此临床对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效的确诊手段对于救治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保障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前提。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程度为轻度,此类患者预后质量良好,有相关研究[1-2]数据提示此类患者中有20%~30%患者为重症胰腺炎,不仅侵袭范围广、并发症多,且合并器官功能性变化,部分患者因合并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发生死亡事件,临床对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诊断时需准确完成病情程度评估,对于预后干预有积极影响。CT 严重指数(CTSI)分级评分能够准确对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并在早期阶段确认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3]。有研究[4]提示多层螺旋CT 具有分辨率高、采集速度快等优势,根据病灶以及周围组织受侵袭情况判断病情,本院为系统探析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螺旋CT 检查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将2018 年2 月—2021 年2 月收治的110 例患者资料数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宁县人民医院2018 年2 月—2021 年2 月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0 例为分析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与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关于急性胰腺炎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②入院后3 天内完成螺旋CT 检查;③无临床资料缺失者;④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110 例患者中男性63 例,女性47 例;年龄42 ~73 岁,平均年龄(56.58±5.87)岁;病情分类:37 例为酒精性胰腺炎,73 例为胆源性胰腺炎。到院就诊原因均为骤然性腹膜刺激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合并腹胀,有79 例患者存在白细胞异常上升;有2 例患者血尿淀粉酶无异常,其余患者均呈现一定程度上升。
1.2 方法
所用仪器为GE BrightSpeed16 层螺旋CT 扫描仪(美国GE 公司),嘱咐患者在检查前4 ~6 h 保持禁水禁食状态,在扫描前半小时通过口服应用500 mL 泛影葡胺(2%~3%),在进行扫描前再次服用,确认胃部、十二指肠的充盈程度,保持仰卧体位及屏气状态,扫描范围从膈顶开始,双肾下侧结束。相关参数设置如下:管电压为120 kV,电流在80 ~250 mAs 间,层厚与层间距均为3 mm,螺距为1。为患者先进行常规平扫,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射方式应用非离子造影剂,剂量在80 ~100 mL,速率为2.5 ~3.0 mL/s,确保在40 s 内完成注射,延迟30 s 后进行CT 增强扫描。
1.3 分级标准
根据Balthazar CT 平扫形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形态变化进行评价,共分为以下几个等级:A 级:胰腺无异常变化,记0 分;B 级:提示胰腺出现广泛性或者局部性变大,轮廓形态不规则,胰管出现扩张,胰体整体出现明显的不均匀增强,胰周围脂肪层无发生变化,胰周围未发现渗出,记1 分;C 级:胰腺出现显著变大,胰周因为炎症侵袭而导致周围脂肪层出现模糊,图像显示有条索状水肿或者是脂肪层消失,记2 分;D 级:存在C级评价的所有变化,同时还有蜂窝织炎症或者发现单个胰外液潴留,记3 分;E 级:图像提示出现气体或者胰外液潴留的数量在2 个或以上,形成脓肿,记4 分[5]。
在上述形态判断的基础上,如患者胰腺呈现出点片状的坏死,坏死面积不超过30%,为Ⅰ型,增加2 分;胰腺整体呈现出段状坏死,坏死侵袭范围覆盖胰腺全层,面积在30%~50%间,为Ⅱ型,增加4 分;胰腺已经全部坏死,坏死面积在60%以上,为Ⅲ型,增加6 分[6]。
CTSI 判断标准:0 ~3 分为轻度,4 ~6 分为中度,7 分以上为重度[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分及预后情况
病情评价程度越严重,住院所需时间越长(P<0.05),轻度、中度患者无死亡事件,重度患者死亡例数显著更多(P<0.05),见表1。
表1 CTSI 分级与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关系
2.2 图像特征
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胰管扩张、胰腺体积明显增大,此时CT 值提示约为30HU,相对于正常胰腺组织密度偏低。随着病情恶化患者胰腺周围的脂肪间隙会逐渐消失,肾前筋膜厚度逐渐增加,胰腺轮廓清晰度下降。胰腺存在炎性水肿或者坏死状态,会有胰腺低密度影影像特征,此时CT 值在10 ~20 HU 间。对水肿区域进行增强扫描后会出现轻度强化反应,坏死区域可能无强化表现,整体为低密度状态。坏死性胰腺炎患者CT 影像学可发现有气液平面,如有出血症状的会呈现高密度状态。
急性胰腺炎彩超表现:轻症胰腺炎患者可见有胰腺体积呈现弥漫性增大的变化,在内部可发现有片状低回声,边缘保持清晰,在部分胰腺周围可发现存在有少量液性暗区区域,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发现胰腺组织出现明显增大,在胰腺实质可发现有不均匀低回声,有增强回声区域,胰腺边缘不清晰,包膜可发现有连续性中断,在胰腺周围扫描后可发现有液性暗区,存在腹水。
急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 表现:轻症胰腺炎患者可见有胰腺组织体积轻微增加变化,胰腺组织整体呈现出均匀强化趋势,密度较低,整体均匀或者不均匀,未有发现存在低密度坏死区域或者液化区域,边缘不光整,可在部分胰腺组织发现存在周围积液,CT 增强扫描后发现胰腺呈现均匀强化,无发现有坏死区域。重症胰腺炎患者CT 扫描可发现胰腺组织体积明显增加,形态无规则性,胰腺强化整体不均匀,部分内部存在有斑片状高密度降低区域,胰腺边缘不清晰,在胰腺周围的脂肪层难以清晰呈现。
2.3 典型案例
患者冯仕超,男性,39 岁,因“腹痛半天”入院。下图为入院后上腹部平扫CT 检查:肝脏密度广泛降低与脾脏相若,胰腺稍增粗,轮廓不规整,边缘模糊,见小条片状高密度影;腹腔内见小条片状液性密度影。诊断意见:①考虑急性胰腺炎并周围腹膜炎症征象;②轻度脂肪肝改变。该患者查血淀粉2014 U/LL ↑,临床最终确诊为胰腺炎。见图1。
图1 上腹部平扫CT 检查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病因复杂且有轻重程度不一的症状表现,急性胰腺炎侵袭下患者会有剧烈自觉疼痛感,会在短时间内急速恶化,且该病有一定的致死风险,但需要明确的是轻度与重度两者的预后质量差异较大。胰腺属于腹膜后间位器官,其体积较小且并不显眼,但在人体当中却发挥着重要生理功能。胰腺和胃部生理结构方面相邻近且后方存在重要的大血管,发生急性胰腺炎后该病灶会通过各个途径往腹腔、腹膜后间隙等方向扩散。急性胰腺炎作为非特异性炎症,发病后会激活胰酶大量分泌,在此情况下胰腺会消化自身并引发系列临床症状,因此早期确诊并掌握病情状态对于患者而言有重要意义。
以往临床对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程度评价标准有以下几个系统:Imire 评分、Ramson 评分预测系统、APACHE Ⅱ评分系统,前两个系统对于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未低于85%,APACHE Ⅱ系统在评价的特异性方面超过90%,但灵敏度未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在评价方面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与CT均为临床常用对胰腺疾病的高效诊断影像学手段[7-8]。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超声检查后整体表现为胰腺局部扩大,胰腺实质不均匀,脂肪层模糊,主要为胆总管结石,大部分轻症胰腺炎患者超声影像学下呈现出胰腺体积轻微增大,密度下降,边缘模糊,有部分患者可发现有胰腺周围积液,无存在坏死区,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发现有高密度出血病灶,低密度液性坏死区域,在胰腺周围可发现存在坏死性积液,肾筋膜厚度明显增加,可在部分患者中发现已经形成腹水。对急性胰腺炎用超声扫描时由于患者病情以及发病时间不同,其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临床上有一定的鉴别引导价值。超声检查操作要求相对简单,且对于场所的需求偏低,可在床边进行,可重复检查,但容易受到患者体内气体影响,显示效果并不清晰[9]。
当前对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腹部超声、螺旋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各自有其优劣势。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具有无创优势,但对于阴性诊断的排除难度偏高,检查所得数据存在假阴性,也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因素。多排螺旋CT 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扫描,一般情况下可在5 ~7 s 时间内完成上腹部的扫描操作,在多平面重建手段辅助下可得到多方位图像,扫描所得图像具有极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10]。轻症胰腺炎在多层螺旋CT 扫描之后,主要表现出胰腺体尾部明显肿胀,边界模糊,在进行增强扫描之后可以发现有均匀强化,未能发现低密度的坏死灶。重度胰腺炎在接受平扫时可以发现有弥漫性的体积增大,整体密度并不均匀,可以发现有出血以及坏死区域存在,出血区域密度明显上升,坏死区域密度明显下降,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后发现坏死区域并无强化反应,可见胰腺周围积液以及肾周筋膜增厚的情况出现[11]。同时在展开CT 分级的时候,CT 图像还能直接获取关于脓腔体积大小、坏死等数据的测量数值,该检查手段并不会受到患者的体型、呼吸、胃肠道气体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CT 增强扫描可在短时间内定位病灶所在位置,同时直接反映出胰腺内的脓肿数量、微小坏死病灶、胰外坏死组织等,为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提供数据,确保治疗方案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螺旋CT 检查,在数据整理中发现不同病情程度的急性胰腺炎在螺旋CT 影像学中有明显特征,而在CT 征象观察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对形态、坏死情况完成分级从而作为判断病情状态的依据,对CTSI 评价分数越高,越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发生后遗症、致死风险事件。
在相关研究[12]数据中显示超声扫描针对胆总管结石以及胰管扩张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螺旋CT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扫描优势则表现在针对胰腺的局部增大以及小病灶液区检出率,因此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应用超声具备诊断优势,而重症胰腺炎应用CT 扫描有更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其差异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一般伴有出血、坏死症状,在高分辨率支持下CT 能够清楚辨认胰腺组织,有利于确认重症胰腺炎患者。
整体而言超声对于胆总管结石以及胰管检出率具有明显优越性,而螺旋CT 针对胰腺局部增大、小灶液区的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前者有助于诊断胆源性胰腺炎,后者则能够作为判断病情发展程度依据,对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制定以及调整均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复杂临床症状表现,短时间内病情可急速恶化,病情重度患者预后较差,有较高的死亡风险,通过螺旋CT 扫描能够判断胰腺病灶所在位置,观察侵袭范围还有病变程度,进一步为患者进行定性诊断、分型等,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