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时代下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研究

2022-07-18华,王

中国市场 2022年17期
关键词:服务业养老老年人

胡 华,王 净

(1.重庆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16;2.重庆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医疗改革与文化建设团队,重庆 400016)

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将继续加大,且不可逆转。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国际国内双循环,以国内大循坏为主体,扩大内需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核心要义”“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基于此,探讨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赋能于养老服务业,提出发展智慧养老服务的相关对策,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1 养老困境

1.1 传统家庭养老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养老需求大,随着社会发展,国民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空巢化和少子化情况日益增多,以家庭照护为代表的非正式照护的供给无法满足现有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需求,带来“家庭失灵”:失能老人需要更为专业的照护人员,家庭照护者的就业机会成本增大、经济收入减少等不利影响。

1.2 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需继续完善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存在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这给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金字塔”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中, 养老社会保险体制是核心, 是支撑体系存在和发展的“顶梁柱”。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我国历来重视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层次上,忽视企业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

1.3 公共老龄服务基础设施较落后

我国的公共老龄服务基础设施较落后,数字化服务建设滞后。在老龄化程度高的地区需配备相关的养老设施,配备养老医疗护理单位,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加强老年人住宅地与养老护理医院的联动,搭建老年人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实现养老服务人才、养老信息、养老设施等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资源利用的有效化和最大化。

1.4 未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链

我国的老龄化起步晚,但发展快速,人口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没有以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了“银色危机”。在我国,养老服务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并且我国拥有广大的消费主体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自然条件、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都可以制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直以来,我国政府承担着巨大的养老财政压力,民间资本较难进入养老服务业中,没有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链,养老服务产品难以得到有效供给,服务水平难以提升。

2 发展智慧养老是我国在数字化时代下积极应对养老困境的必然趋势

2.1 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赋能于服务业是时代发展趋势

现代经济必定产生现代服务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加快现代产业体系中也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赋能于服务业是时代发展趋势。智慧养老是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整合多种养老服务资源,将线上和线下服务结合起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需求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资料显示,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7.8%,连续6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数字化消费将会不断向新的领域发展和延伸,智慧养老等现代服务业的产生,将带来全新商业模式,并继续产生重量级别的新消费形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智慧养老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在“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智慧养老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智慧养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结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服务需求为其提供健康、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能够协调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兼顾公平和效率。在加速智慧养老消费升级的过程中重心逐渐向低线城市和农村下沉,更加迎合不同层次居民的养老消费需求,从而释放更多的消费潜力,在扩大内需方面贡献力量。城乡居民对于养老消费升级需求的多元化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普惠居民。

2.3 智慧养老利于公共老龄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服务设施的加强建设

智慧养老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产品,比传统家庭养老更加便捷,降低了远距离运输、交易的成本,弥补了传统养老服务业不能及时、快速为跨区域跨国家提供服务的缺点,实现远程交互。因此,发展智慧养老模式必须要优化公共老龄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服务设施,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并且通过智慧养老掌握老年人养老需求,同时能反馈在公共老龄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服务设施建设设计方面,优化升级设施,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2.4 智慧养老利于我国加速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智慧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字化信息为重要媒介,让数字化配置资源得到不断的扩展,体现了数字化资源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重要方式,展现了“数字红利”,为其他养老服务业提供了发展经验,加快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链。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促使产业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的更新升级。“人口红利”的消失,让我国的产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和升级,逐渐由耗能高、效率低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传统服务业向效率高、耗能低的现代产业转变,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并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因此,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业是时代发展趋势。

3 数字化时代下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3.1 问题

3.1.1 智慧养老的模式尚不成熟

智慧养老模式是在人口老龄化和数字化技术发展背景下产生的,需要依靠政府主导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才能发展并调整升级。我国出台的智慧养老政策较晚,导致很多社会资本处在观望状态,不愿意将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本投入到智慧养老产业中,直接影响着智慧养老服务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技术链不成熟造成智慧养老软件功能滞后和服务内容单一。目前,我国没有形成优良的智慧养老服务品牌,各种资源之间缺乏相应的链接,使得智慧养老模式难以成熟,从而影响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

3.1.2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直至2017年,我国才明确提出“智慧养老”的相关概念,后续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大多具有宏观指导性,缺乏对解决具体问题的细致性。在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的政策中相关补助、融资贷款、企业税费等方面规定不明晰;政府作为智慧养老服务的主导部门和监管部门,对市场供给方和服务对象相关职能界定不具体;保障被服务对象或家庭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缺位等,这些都影响智慧养老的向前发展。

3.1.3 参与主体之间的联动性和协调性不强

智慧养老是建立在以老年人为核心、现代化技术为基础之上的,涉及政府、社会企业、医院、老年人及其家庭等各参与主体,以数字信息为重要媒介,彼此之间需要极强的联动性和协调性。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参与主体间出现沟通不通畅就会造成整个系统出现问题,所以还需加强主体之间的联动性和协调性。

3.1.4 缺乏专业服务和技术人才

智慧养老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相关技术人员需具备熟练掌握挖掘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大数据、云计算的能力,相关服务人员应具备护理老年人身体健康、急救、心理疏导等专业能力。但目前,我国智慧养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的队伍不够壮大,数量有限且集中在发达地区,普遍缺乏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3.1.5 供需失衡,忽视细节

我国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智慧养老服务总体需求大,但市场上供给的智慧养老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不足以满足现在老年人的需求,服务内容仅为老年人的健康护理和监测,忽视老年人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照料。开发智慧养老软件和平台的人员易忽视产品细节,出现老年人与数字化之间的“数字鸿沟”。

3.2 对策

3.2.1 充分整合资源发展智慧养老,提高技术水平

针对我国智慧养老模式的不成熟,在资金、技术、专业人才等方面的缺失,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必须要充分整合多种资源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在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才能利于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技术水平。政府需要根据养老市场的实际加强对高水平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数据向相关参与主体公开,挖掘和创新数据价值并保证数据安全。社会企业应立足现实,做好市场调研及产品的调整和升级,在开拓养老服务市场和研发养老服务产品时做到以老年人为本,立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保证服务和产品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和便利性。

3.2.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主体之间的责任与界限

我国需要完善智慧养老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智慧养老相关产业的政策性文件,加强对数字化信息的保护,制定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智慧养老的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对智慧养老各个环节的监管,明确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责任和界限,防止混乱,以此保障老年人的合法养老权益。同时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扶持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养老。

3.2.3 参与主体之间加强沟通与联动

智慧养老服务对数据信息灵敏性、及时性、互通性的要求远高于传统养老服务业,这也是智慧养老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在智慧养老服务中,各参与主体要加强沟通和联动,各参与主体可签订协议,彼此间履行沟通信息、及时反馈信息的义务,以期优化智慧养老的服务质量,提升老年人智慧养老的幸福感。

3.2.4 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提高其专业素质

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素质,需要提高和保障相关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制定从业人员的职业准入标准,开展严格的入职培训。同时,规范智慧养老服务的人才市场,各高校可开设养老服务的相关专业,培养专业型的养老服务人才。

3.2.5 培育养老消费市场,共享数字红利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因地制宜地结合老年人的实际消费情况和需求,制定科学适宜的营销策略,通过广告宣传和电视营销等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老年人传统的养老观念,引导老年人更新观念,接受新型的养老模式。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老年人的消费能力较强,可以将个性化需求转化为丰富的部分市场,增加智慧养老服务需求。当然,在发展智慧养老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数字弱势群体,开发产品和构建服务平台的同时,注意细节,倾向弱者,让更多的人共享数字红利。

猜你喜欢

服务业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