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室内空间场所精神营造研究

2022-07-18段圣君刘玉涛

艺术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设计场所精神博物馆

段圣君 刘玉涛

摘要:博物馆作为社会中重要的公共机构或场所在新时代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基本概念进行解释,指出博物馆和场所精神的关系,提出对博物馆室内空间场所精神进行营造需要定位和方法,以期博物馆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新时代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3-0-04

1 博物馆和场所精神的相关概述

1.1 博物馆

博物馆是收集和展示、收藏和研究代表自然界和人类的遗产,并进行分类和管理藏品的机构或场所。

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有收集保存、展览教育、修复研究,博物馆的内容多样,涵盖人类学、自然和人类历史、美术、科学、地域、专题等。

博物馆形式丰富,包括建筑、动植物园、水族馆、历史遗迹、民俗村或图书馆、表演厅、参考厅、视听厅等。博物馆具备公益性、研究性、展览性和商业性的特点。

博物馆以推进教育和努力实现社区人民公共关系为重要目标。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调动参观者的审美倾向,最终引导参观者发现真善美。

1.2 场所精神

斯蒂文·霍尔在《锚》中提出:“如果一个特定的秩序(景观、建筑和其他物理结构)是外部感知,现象和经验是内部感知,那么外部感知和内部感知在一个建筑中是交织在一起的。两种知觉高度融合就产生了场所。”

在古罗马时期,场所精神的概念就已初具雏形,当时的人们认为,人和场所都有“守护神灵”,其本质和特征是由人和场所决定的。因此,场所精神的拉丁文GENIUSLOCI意为“守护神灵”。1976年,诺伯格·舒尔茨在《存在·空间·建筑》中首次提出存在空间,即空间意向。1980年,他在《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的现象学》中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场所精神理论。

场所精神理论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成,或者是人为创造的场所都有其精神,这种精神运用“守护神灵”会对人产生影响。不同于古罗马人受泛灵论影响所指代的灵魂或自然精神,诺伯格·舒尔茨所指代的“守护神灵”是空间环境的特征,主要探索空间要素对人的作用,给予空间环境中人的感受和体验感,赋予人在空间环境中的认同和归属感。场所理论的“守护神灵”本质上是通过空间环境的特性来建立场所与人的联系,即场所为人提供适合各种活动的环境空间,人为场所注入生命和活力,两者相互认同并产生互动。

场所精神理论的主要特征是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方向感是指人们能否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场所中的位置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认同感是指人们对空间环境的认识程度。因为一个地方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人们的脑海中会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对一个地方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是指人对自身是否属于某个地方的心理感受,其形成和创造往往受到人与地方空间亲密度的影响。

1.3 两者关系

博物馆室内空间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共场所,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价值,就必须积极营造其场所精神。场所精神的建立,首先需要进行营造定位,即对其本质和价值进行定位;其次需要规划营造方法,即通过一系列的设计要素和设计内涵的呈现达到建立场所精神的目的,进而形成人们对博物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场所精神的营造定位

2.1 本质定位

2.1.1 空间到场所

布莱恩·劳森在《空间的语言》中认为,“空间创造环境,其组织生活、行为甚至关系”。空间和场所是有关系的,但不是物理的。

场所精神的产生是因为客观物理空间与人体的联系更加紧密,所以其本质是客观物理空间的主观人脑建模。因此,场所是经历了“物化”过程后,具有精神属性的客观物理空间,这种精神属性就是场所精神。首先要在思想上由空间向场所转变,再在“物化”上进行定位,让人们通过运动能力、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对室内空间产生主观感受,建立人脑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场所精神的营造。

2.1.2 识别准确度

无论是在自然场所还是人造场所,人们首先需要知道自己在哪里,才能获得心理安全感。因此,在营造定位上需要识别准确度。

博物馆室内空间可分为地域识别、功能识别和路线识别。地域识别是指当参观者进入博物馆时,能够清楚认识到该博物馆的类型和内容。这就需要基于设计要素和设计内涵,因地制宜地进行个性化设计,来满足场所的地域识别。功能识别是指当参观者进入博物馆时,能迅速识别该博物馆的各项功能,应当结合博物馆具体要求来设计其功能,必须具有独特性。路线识别是指当参观者进入博物馆时,能够明确自己下一步前进的方向,即设计要有合理的参观路线规划。

例如,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内的石鱼和题刻是核心元素,其设计就通过大量表达这两种元素来体现地域识别。在功能识别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地面展示和水下参观两部分。接待及功能转换空间、展示空间、观景台分别置于地上三层,斜坡走廊、水平走廊、参观走廊、水下碑文原址置于水下。在路线识别上,通过规划和导视设计,形成了一条回字形路线。

2.1.3 情感共鳴性

博物馆室内空间的服务对象是藏品和参观者,对藏品的展陈和对参观者的体验是其营造定位的关键。博物馆要充分保护藏品并进行展示,因地制宜地运用设计要素和内涵为藏品渲染氛围,使参观者更容易理解藏品价值和藏品背后的历史,从而引起情感共鸣。

例如,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内,入口处是一组主题为“国难”的浮雕,造型如同一张撕裂的地图,上半部分描绘东北河山,下半部分描绘沦陷灾难,瞬间引起参观者的情感共鸣。在整体基调上,序厅以东北“白山黑水”为主题,采用白色花岗岩墙面和黑色大理石铺装,让展厅庄严肃穆,使参观者感受到沉重的情感。在情感共鸣的影响下,参观者参观藏品时,侵略者的罪行仿佛就浮现在眼前,有助于参观者铭记历史。

2.2 价值定位

2.2.1 教育和传承

博物馆教育和其他教育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不同点。第一,博物馆的教育对象面向社会各层次人群,具有灵活性;第二,通过直接展示藏品实现教育目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第三,其能够把知识高效传递给受教育者,因此教育内容具有科学性。

博物馆履行教育职能,可以将当地的自然文化、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较好地传播给受教育者,从而有效进行爱国、科学、审美和道德教育,达到强化民众公共意识的目的。因此,应以教育和传承为定位,通过各种设计元素的应用和精神内涵的塑造,充分发挥其核心价值。

2.2.2 保存和展示

藏品是实现教育和传承价值的基础,其主要实现途径离不开藏品的保存和展示。这就要求对藏品的保存和展示工作引起重视。首先,避免“千馆一面”的情况,采取历史还原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手段,大力推进数字化,如运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实现参观者和藏品互动,引起参观者的情感共鸣;其次,摒弃陈旧的保存和展示理念,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博物馆展陈的更新和提升[1];最后,坚持“以人为本”、艺术性、系统性、安全性原则。实现安全保护藏品,呈现最佳的展示效果,更好地诠释藏品意义的目的。

2.2.3 娱乐和商业

随着博物馆逐渐走向大众化,为了让参观者更容易理解藏品,很多博物馆的教育和传承、保存和展示理念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参观者对博物馆的娱乐倾向是不自觉的,因此博物馆和参观者都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博物馆的娱乐需求。例如,苏博新馆内设置了假山、流水,给游客带来类似游园的娱乐体验,既体现了江南地域特色,又满足了游客的参观需求,增强了游客的情感共鸣,以及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媒体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拓展了博物馆娱乐的途径,电视节目、云展览、直播看展等新型博物馆娱乐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

博物馆的公益性和商业性并不矛盾,博物馆的商业行为能更好地发挥其公益属性。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是其商业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是从各种藏品中提炼出独特的文化价值,然后再进行创意加工形成的产品。因此博物馆文创产品不是普通的商业产品,而是实现教育和传承价值的重要载体。

3 场所精神的营造方法

3.1 设计要素

3.1.1 风格、布局

风格直接决定了场所的整体氛围,风格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只有选择合适的风格,才能创造场所精神。只有完美地诠释展品,才能给参观者带来良好的体验和满足感。相反,一旦选择了错误的风格,就会产生冲突,不利于参观者获得良好的体验,甚至会产生距离感,或者使其集中关注到室内细节上。场所精神的成功创造,其设计风格与场所精神是相得益彰的。

布局是对场所功能分区和人流动线的整体把握,是形成室内空间感、秩序感的基石。合理的布局有利于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提升人和空间的亲密度,促进场所精神的营造。室内空间布局手法主要有开放、半开放、环岛、流动、凝固这几种,在场所精神的营造上,必须根据博物馆主题,综合选择合适的手法达到最佳的效果[3]。

例如,1929年世博会德国馆风格简洁,没有任何装饰,运用钢铁、玻璃和大理石材料,展示材料本身的质感,呈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充分表达了该场所“少即是多”的精神。在布局上,采用半开放和流动的布局手法,整体运用玻璃和大理石进行灵活分割,使室内各部分相互贯穿,形成既相互联系又隔离开来的半开放空间,突出了场所“开放包容”的精神。

3.1.2 照明、色彩、材质

光可以实现丰富的变化。自然采光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人工照明是无限变化的,如颜色、形状、层次、强度。不同的光能烘托不同的氛围,合理利用光可以创造多样化的博物馆场所精神。

色彩的运用是博物馆场所精神营造中应用最广泛和最方便的方式,其更容易表现出空间的整体效果。不同博物馆的场所精神可以通过色调、纯度和亮度的特征来表达。不同的特征会带来不同的感受,使其能最直观地产生相应的视觉感受。比如白色代表干净和純粹;灰色代表优雅和简单;红色代表兴奋和躁动;黄色代表活泼和光明;绿色代表清新和新生;黑色代表肃穆和庄严。

材质是博物馆场所精神营造的主要媒介,无论是自然材质还是人工材质,每一种材质都有独特的固有特性,这种特性产生的表面组织纹理结构,称为肌理,肌理高低错落、粗糙光滑、纵横交错的变化会给参观者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木材给人温暖的亲和感;石材给人原始的朴素感;金属给人冰冷的力量感。因此合理选择材质能够准确地反映博物馆场所精神。

例如,阳光可以通过苏博新馆顶部排列的网格随时间变化,在墙壁和地面上留下不同的投影,使空间流动起来,变得灵动。在色彩上选择大面积的留白,如同宣纸,运用浅灰色石材进行空间衔接转折,模仿宣纸上的笔触,整个空间仿佛一幅泼墨山水画,透出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场所精神。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冥思厅以大面积的深灰色石材为主,突出一种死气沉沉的氛围,中间是人行道,两边是飘着的蜡烛。在镜面反射的作用下,墙面大面积的镜面玻璃让烛光无限延伸。点点烛光在黑暗的环境中如同夜空繁星,激起参观者强烈的共鸣,引发无限哀思,营造出深远凝重的场所精神。

3.1.3 陈设、声音

陈设是博物馆场所精神营造的关键环节,也是形成完整的室内空间的客观前提。陈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软装家具、电器、艺术装置和小品、装饰摆件、盆栽甚至水体。陈设需要与风格、布局、照明、色彩、材质等设计要素相互结合、相互匹配,产生关联,才能发挥其烘托、渲染美感和艺术性的作用。

声音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声音的设计可以刺激人们的听觉,使参观者与场所之间积极互动,甚至产生情感共鸣。合理的声音设计可以增强氛围感,突出独特性。

例如,苏博新馆将荷花池和紫藤巷融入内部,既体现了传统的苏州园林风貌,又营造了宁静悠远的古城文化。而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一堵高墙上有一个高耸的文件柜,里面整齐地摆放着遇难者的文件盒,每个文件盒里都有一份遇难者的档案。这个文件柜给参观者带来强烈的視觉冲击,让人心里感到无比悲痛。另外,馆内还设有“12秒水滴”的发声装置。12秒就有滴水从天而降,发出沉重而沉闷的声音。与此同时,黑暗的墙壁上会有一张遇难者的照片亮起又消失,意味着在这12秒内一个生命的消失,迅速让参观者产生情景联想,激起参观者的悲愤情绪和对侵略者的谴责。

3.2 设计内涵

3.2.1 整体意境的把握

意境是一种能让人感受、领悟无限含义,但又难以具体表达和把握的境界,简言之,即事物的中心思想。博物馆的展览是指对藏品的展示,而博物馆场所的展览则是指对博物馆意境的表达。它是各种和博物馆主题相呼应的设计元素的直观体现,可以更加有效地刺激参观者的感受,给参观者留下更深的印象。因此,博物馆场所和展品的区别在于前者提供的体验性和感染力是后者不可企及的。

暗喻,是一种通过两种含义相近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表达方式,场所精神理论的“守护神灵”作为博物馆意境的缔造者,恰当运用各种设计要素并且通过暗喻这种隐形传播的方式,通过人的感受器官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对其认知产生影响,在悄无声息中迅速将场所的信息传递给参观者。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传播效率,将博物馆内涵转化为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真实感受。

例如,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如同飞天飘逸的彩带,充满了强烈的流动感,利用高差划分功能,其开窗方式借鉴莫高窟洞窟开洞方式,错落有致,材料和色彩追求质朴,体现莫高窟特色,以球幕电影和数字展厅为核心,通过这些手段营造出敦煌的意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参观者和场所的亲密度,并传递精神内涵。

3.2.2 地域文化的延续

博物馆作为文化记录的载体,承载着历史文明和民族精神。不同的时代和区位造就了迥异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些特征与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基于地域文化并且融合参观者的体验感受和意义的空间环境。因此,在设计要素和设计内涵上呈现地域文化的延续有助于参观者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凝聚内涵,营造场所精神。

历史遗迹的展示是延续地域文化的最佳方式,有些博物馆室内空间甚至直接将原址作为场所精神营造的基础并进行设计,最终呈现出契合主题的全新场地[4]。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重现地域文化,而且也是保存地域文化的最好方法,让参观者直接置身于历史场景,更容易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博物馆室内空间不仅要展示历史遗迹,还要让观众对未来充满期待。因此,场所精神不应该是孤立和一成不变的,而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适应更高的要求,营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场所精神。

例如,杭州良渚博物馆共分为三大展厅,第一展厅通过玻璃地面和地下沙盘的形式,以全景视角展示了良渚的区位,并且完全复原了良渚文化发掘现场和发掘过程,使参观者回到紧张又激动的历史性时刻。第二展厅全景复原了良渚先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照明声音、绘画雕塑、虚拟现实等手段,简单明了地再现历史场景,使参观者产生穿越感。第三展厅转入现代简约风格,展示良渚文化玉器,同时运用虚拟互动技术,让参观者可以实现良渚先人翱翔天际的梦想。三个展厅的设计能够使参观者真正融入良渚文化,实现地域文化延续的目标。

4 结语

博物馆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履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平衡而充分发展的伟大历史使命。博物馆室内空间场所精神营造需要从空间到场所、识别准确度、情感共鸣性、教育和传承、保存和展示、娱乐和商业、风格、布局、照明、色彩、材质、陈设、声音、整体意境、地域文化这些方面出发。只有积极营造良好的博物馆室内空间场所精神,才能延续博物馆的文化传承,推动博物馆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宛月.我国中小型博物馆文物展陈中场所精神的构建[D].成都:成都大学,2020.

[2] 王吟梅.云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娱乐功能浅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78-80.

[3] 卢建鑫,陈建生.场所精神在室内空间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2021(9):72-74.

[4] 张俊谷.场所精神视角下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20.

作者简介:段圣君(1965—),男,湖北荆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室内设计。

刘玉涛(1999—),男,河南三门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室内空间设计场所精神博物馆
博物馆
浅谈室内空间设计的概念涵义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露天博物馆
室内空间设计中现代装饰材料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场所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