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的传统表现手法研究:婺剧与动画艺术之碰撞
2022-07-18李梓畅陈建君
李梓畅 陈建君
摘要:基于当下青年群体对传统地方戏曲的认知缺失状况,文章分析婺剧剧目、声腔、脸谱、舞台动作的表现特点,探讨动画制作技法运用于浙江地方婺剧的表现形式。同时通过对动画技法展现婺剧戏曲角色动态进行可行性分析,深入剖析婺剧动画制作的难点,并用动画短片《小尼姑下山》进行创作实践和设计思考,以期进一步促进婺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婺剧;戏曲元素;动画设计;戏曲动画
中图分类号:J825;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3-00-04
1 婺剧概述
婺剧是浙江第二大地方性剧种,至今已有400年历史,并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剧拥有800多个大小剧目,3 000余首曲牌,有着丰富又古朴的内涵,被称为“徽戏的正宗,京剧的祖宗,南戏的活化石”。在江浙一带,逢年过节或是家遇吉事,都会请戏班子上演几个婺剧剧目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婺剧最大的优势是长期扎根农村,地方特色显著,其主要特征在于剧目、声腔、脸谱、动作等方面。
首先,剧目改编通俗易懂,地方特色明显,历史特征和地域特征明显。
其次,六种声腔融合,分别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
再次,脸谱色彩缤纷,寓意丰富,具有图案化、性格化、寓意化等特征。
最后,舞台动作乡土气息浓郁,表演内容掺杂着高难度的特技,重武功,多特技,善夸张,擅文戏武做,质朴又极富雅趣。
2 婺剧融入动画创作的现状
婺剧是一门有历史积累的艺术,其有很多程式化的语言,有自身独有的表现手法,还有色彩绚丽的服饰。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将其独特的舞台语言融入动画创作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早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等大量运用了戏曲脸谱和动作元素,在动画界独树一帜,成为时代的标签;中国美术学院在2006年开始戏曲与动画结合的创作与教学研究,创作了近百集优秀戏曲动画作品;2019年,成都大学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戏曲动画创作人才培养”招揽全国优秀动画人才30人,进一步探索戏曲动画之路。
在全国兴起的戏曲动画创作风潮中,戏曲臉谱和服饰的融入创作甚多,但中国戏曲有360多个种类,如何用好动画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动画创作中凸显婺剧的独特性,挖掘其特色与深度,值得研究和关注。同时,运用新的传播形式将戏曲本身的艺术性表现出来,也会对婺剧的传播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 婺剧动画剧本改编
戏曲动画是将戏曲作为创作依据,用动画的形式加以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剧本是动画的关键要素,可以通过节选片段、改编大意、自主创作三种形式创作。节选片段是三种形式中最简便的一种,主要依据戏曲原著,节选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或创作者最想表达的片段,加以艺术加工后形成动画剧本。改编大意是提炼精简戏曲内容并再创作,可以在剧情内容不影响大方向的基础上形成动画剧本。自主创作可以理解为只提取戏曲主要角色翻新剧本内容,允许完全颠覆内容改编,进行全新的演绎。
在动画故事剧本创作中,应注意不能完全照搬戏曲内容,否则会导致情节拖沓,甚至乏味,并且加大动画制作的难度。因此,动画制作挑选戏曲故事应遵循“故事主题明确精简,角色关系简单,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故事发生地点相对单一”的原则。
婺剧昆腔《僧尼会》原名《双下山》,是婺剧传统剧目,昆曲中称之为《思凡》,讲述了小僧半空“六根未尽”的故事。一日,小和尚趁机逃出山门,准备还俗回家,途中遇一私奔小尼,两人一见如故,言谈之下,顿觉志同道合,为不虚度青春,订下“百年偕老”之约,成了千古佳话。婺剧《僧尼会》舞台表现“重心理、重情节、重表演、重细节”,并且以滑稽见长;剧情朴实直白,极富生活情趣;角色关系简单明朗;角色动作性强,很多特技动作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来展示,诙谐幽默。同时该剧角色单一,其中的小和尚活泼好动,热爱生活,唱词短小易懂,节奏明快,出场动作含着特技绝活;小尼姑思春的情景也是颇具韵味,从唱词中便能体会小尼姑急于还俗的心境。这些在动画剧本改编中都可以精准提炼。
《小尼姑下山》改编的立意是呈现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受众主要是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故应增强戏曲动画的娱乐性。改编时大胆梳理故事剧情,颠倒故事主线角色,将原本以小和尚为主改编成以小尼姑为主、小和尚为辅。主要内容围绕小尼姑在寺庙里遇见一位俊俏书生后日思夜想,却受老尼姑的百般阻挠与折磨,心有不甘逃离下山为故事开端。为延续戏曲故事内容,用画面呈现戏曲中部分小尼姑的唱词(见图1)。比如唱词“离了庵门把山下,一路上难躲难遮。瞻前顾后无人家,只听得,喜鹊喳喳,乌鸦呱呱,未知此去事如何,叫得我心惊怕,啊呀心惊怕”。这一段画面在动画里用左顾右盼、慌逃下山的镜头表现出来,颇为生动。故事保留婺剧精彩片段——小和尚出场特技动作和小和尚背小尼姑过河的情节,让动画剧本更贴近戏曲内容,显得更加生动。
4 婺剧角色、场景特征与动画设计的结合
4.1 动画角色设计
在中国早期的动画中,借鉴戏曲人物进行动画角色设计已有几部代表性作品,如《骄傲的将军》中将军的造型借鉴了戏曲中花脸的特征,塑造出一个威猛而鲁莽的将军形象。《金猴降魔》的美猴王参考京剧中的武生脸谱图案绘制。《天书奇谭》中更是把戏曲的脸谱精准地用到人物形象设计上,如狐女凤眼、樱桃小嘴借鉴了京剧的花旦形象;县官鼻尖一抹白、尖嘴猴腮的样子借鉴戏曲中的丑角;狐狸老妖借鉴了京剧老旦脸谱,呈现出诡计多端的形象。
婺剧脸谱除去大花和小花外,四花、小生、老生甚至个别花旦、作旦、武旦等角色也有自己特有的脸谱。婺剧脸谱明显区别于其他剧种,能够更直观地表现人物样貌与特征,如《鱼藏剑》中专诸的额上写有“孝”字、《大香山》中达摩的额上写有“佛”字等。
婺剧的戏服具有夸张和粗犷的地方特色。它区别于昆曲的文人气和京剧的皇家气,无论在色彩运用方面,还是在装饰纹样、刺绣等方面都带有浓重的乡土味儿。比如《僧尼会》中尼姑的服饰是艳丽的蓝色加格子装饰,而没有采用传统戏曲里道姑的暗雅粗麻布;同样,小和尚是大红色的服饰和僧帽,较为艳丽。但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因为动画线条表现复杂,角色不宜融入色彩过多、形状和图案过于复杂的脸谱和服饰,应在角色设计上扬长避短。考虑动画制作的难度,可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精简与提炼,抓住角色最精准的特点并简化呈现。
动画角色设计直接关系到动画运动的精细程度和动画品质。如笔者根据婺剧《僧尼会》制作的动画短片《小尼姑下山》,角色设计(见图2)足以体现脸谱与服饰特征在动画制作中的难处。从设计初期的角色形象初稿到中期精简演化的尝试再到最后定稿,考虑到细节过多,一再精简,最后保留婺剧小尼姑角色形象最简明的特征——发饰、蓝色道袍、道簪,还有极具戏曲特色的脸部红晕;小和尚的形象保留脸部白鼻子的丑角特征、红色衲衣、佛珠。形象趋于卡通化,便于动画绘制,避开较复杂的图案线条,确保中期动作绘制流畅。
在二维动画中,角色造型设定的轮廓与颜色要突出表现线条的动感和色块的不规则性。突出原剧主角的特征,彰显卡通角色的表情多样化,如小尼姑的机智可爱、小和尚的活泼幽默。动态表情和道具上抓准小和尚的佛珠,再观察戏曲演员的表演特点,绘制过程中注意角色的形变与夸张动态,展现动画特有的弹性效果,使之更夸张与灵活,而不是单一地模仿戏曲程式化动作。用无纸动画软件展现,将人物角色夸张变形、虚实结合,极大地增强了观赏性与娱乐性。
4.2 动画场景设计
戏曲的场景一般为非具象化场景,通常借助简单的道具布置完成,通过道具(如桌椅)位置的变化和演员的唱词、说白及肢体来表现环境变化与时空转换。所以,传统戏曲舞台的空间往往是虚拟写意的。关于场景设计,剧中山腰山脚、溪边流水、村庄田野、农家乐事等一系列场景借由戏曲舞台的形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充满生机的农村景象赫然呈现眼前,这样饱满又极富想象力的场景画面运用在动画中再合适不过。
为了使戏曲动画更具中国特色,笔者尝试创新动画风格的设定,参考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早期二维手绘动画《三个和尚》的风格,如场景设定精简为“一山、一房、一佛、一缸”,此设定同样参考了戏曲的舞台程序化样式,再加上精简流畅的手绘线条,进一步突出了动画的中国风特色。《小尼姑下山》的场景(见图3)追求精简,虽是无纸动画,但在创意思路上模仿手绘笔触与水墨淡彩上色技巧,场景色调运用唐代“青绿山水”风格,清新简约,给观者带来美好感受。
5 婺剧动作与舞台形式的结合
戏曲是舞台艺术,动画是荧幕艺术,两者看似毫无关系,却又有着相似之处。婺剧的舞台动作生动、夸张、程式化,特别是特技部分,带有喜剧效果。对夸张手法的运用亦是动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样的角色,动画动作设计可以参照戏曲的程式化,凸显角色特征。比如《天书奇谭》中狐狸的行走动作便是戏曲里花旦的程式化行走步伐,只是动画更夸张,以体现角色的妖媚特性。因此角色动作设计须深入研究婺剧角色的动作特征才能表现出戏曲动画的独具一格,可以参照中国传统动画的典型案例。例如,《骄傲的将军》中将军的动作参考了京剧武生的程式化表演。《金猴降魔》中孙悟空走路昂首挺胸,参考了京剧表演艺术;猪八戒则是胆小怕事,走路低头含胸、步伐小心,属于武丑,表现出唯唯诺诺的性格特征。
动画中,角色的动作设计至关重要,动作的特征与节奏、动作的弹性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以及主要动作和次要动作的精细程度等足以体现一部动画的品质。在婺剧改编的动画中,应提炼舞台程式中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动作,同时作为动画角色的个性化特征。
在动画短片《小尼姑下山》的出场片段(见图4)中,小和尚在幕后就开始拉长声调,先闻其声再见其人,紧接着小和尚欢快地甩着佛珠出场(这是演员具有代表性的特技表演,该表演凸显了小和尚活泼阳光的性格),戏曲进入高潮。特别是最后两人决定一起还俗,小和尚背着小尼姑过河的嬉戏片段,着实生动又富有情趣。这是婺剧《僧尼会》区别于其他戏曲的特点,整个剧目传递给观众的是活泼、温馨、快乐的气息。
6 故事内容之新思路探索与创新
通过创作实践,文章归纳总结了故事内容改编的三个要点。
第一,避免戏曲“音配画”的固定思维创作模式,否则会导致照本宣科,使改编缺少深度。
第二,故事情节应保持连贯性与完整性。比如《小尼姑下山》从故事开端讲述小尼姑偷看书生拜佛的情节引出主角一心还俗,最后跟小和尚结成连理。中间老尼姑的威胁阻止、小尼姑逃下山一路上遇见的美好场景都是点到为止,以及走在小河边犹豫、失落,遇见小和尚后欣喜含羞等都没有过多赘述。创作戏曲动画时,不可因短片时长较短而忽略重要情节,同样要区分主次,讲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第三,重视创作与创新,应避免老剧新作的重复性创作。比如2008年7月,由中国戏曲学院出品,周星老师根据昆曲《双下山》创作的一部5分钟动画短片《双下山》,其风格为水墨山水,融合戏曲中独有的唱念做打等表现形式,加入舞蹈化的动作语言,描绘了一出冲破佛门戒律、追求自由恋爱的爱情喜剧。同样的戏曲剧本,因婺剧的表现手法与昆曲存在差异,侧重点要有所区分,加强创新性思考与制作手法的变革,避免重复创作,更要杜绝对形式的模仿。
動画短片《小尼姑下山》是在提取婺剧曲目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性尝试,这种创新体现为剧本构架的整合、故事内容的全新梳理,使之更富想象力与趣味性。比如婺剧曲目着重表现小尼姑思春逃下山一路上的心理活动,动画则增加老尼姑阻止小尼姑下山的情节(见图5),引用“山下男人是头狼”来吓唬小尼姑。老尼姑叙述的画面加入迪士尼动画中常用的夸张变形手法,增强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以及创新动画片的风格。
7 结语
纵观我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从早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水墨动画到中后期的商业动画,中国动画也曾迷失在国外动画涌入的大潮中,但中国动画依然在不断探索以实现自我突破。如今中国风动画盛行,以戏曲元素作为切入点的动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文化是动画创作的根基。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播媒介的更新迭代、信息的高速传递,动画制作形式与制作手法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动画制作面临全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嘉,李青青.戏曲艺术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2(7):127-128.
[2] 许晓萍.论动画形式对婺剧的传播推动作用与研究[J].现代装饰,2012(12):177.
[3] 索奕双.中国婺剧跨文化传播的绘本构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12(1):109-112.
[4] 修瑞云.婺剧动画创作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李梓畅(1983—),浙江缙云人,硕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影视动画。
陈建君(1981—),浙江温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