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懂彼此,畅通沟通之门

2022-07-18黄祺

新民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果洛援疆语音

黄祺

2022年4月11日,果洛州玛沁县风光。

接到记者电话时,孙金峤正在从西宁回果洛的路上,他说“我正上果洛呢。”青海省会西宁海拔2000多米,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果洛城区海拔也有将近4000米,因此当地人都把回果洛叫“上果洛”,车程七八个小时。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副主任孙金峤是第四批上海援青干部,2019年7月来到高原,担任果洛州卫健委副主任兼州人民医院院长。在高寒缺氧的果洛,医疗是当地多年来的发展短板。

上海援青干部此轮任务共三年,此前的两年多时间里,孙金峤和上海援青团队一起,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填补当地医疗机构的多项技术空白,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持续提升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2021年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孙金峤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荣誉是大家看得到的,很多人看不到的是援青干部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困难和挑战。比如语言沟通,就是其中一个。

果洛州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地广人稀,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在孙金峤工作的医院里,职工都能用普通话交流,但看病的牧民群众大多不会普通话,门诊时,上海医生们必须请一位当地同事担任“翻译”。

尽管语言上有一定的障碍,但上海医生们依然尽心尽力地为当地农牧民提供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援青团队为当地医院带出优秀的“徒弟”,留下一批医疗人才。

如今,在公益组织、政府、企业多方面的支持下,一批由上海现代服务发展研究基金会捐赠的AI语言转换设备从上海出发送到孙金峤所在的医院。有了科技产品的助力,援青干部和专业人员多了一个助手,让沟通更加顺畅。

在边疆地区,援青干部、医生、教师、志愿者纷纷用各自的方式,融入当地,沟通彼此。

果洛州人民医院承担着全州20多万人口的医疗健康服务工作,2012年,上海援建了医院现在的住院楼、远程中心、制氧站,其中制氧站承担了全州人民的供氧。

2019年初到果洛,孙金峤第一次走进医院并不是上班。“我刚到州里,还没来得及报到,就陪一名高反严重的老师就医。当时到急救中心一看,重症监护室里边就是一张床、一个氧气瓶,还有一台时灵时不灵的监护仪。”孙金峤回忆当时的想法:“未来三年的路会比想象的艰难。”

孙金峤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到基层一线调研,走访了玛沁县、拉加镇、雪山乡等果洛州多地医疗机构。他发现,全州医疗资源相当分散。如何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孙金峤将上海的先进管理理念结合当地情况,探索创新出新模式——以果洛州人民医院为总院,组建医疗健康集团,大幅提升了医疗卫生资源整体利用率。

所有的工作起始于倾听和沟通。孙金峤告诉记者,医院内职工都能用普通话交流,机关里的公务员也都熟练使用普通话,但当他作为医生接诊病人时,语言成了沟通中的第一道障碍。“我们上海来的医生在看门诊的时候,如果遇到藏族牧民患者,就需要当地同事帮忙‘翻译’。如果是到病房查房,也需要当地医生做‘翻译’。”

上海市第四批援青干部、果洛州卫健委副主任兼州人民医院院长孙金峤(中)在病房查房。

上海市第十批第二轮援疆医疗专家、喀什二院院长助理兼医务部主任孙辉(右)在当地医院义诊。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新疆喀什二院孙辉医生的诊室里。上海市肺科医院主任医师孙辉是上海市第十批第二轮援疆医疗专家,担任喀什二院院长助理、医务部主任。上海医疗专家组团式援疆,多年来与喀什当地同仁一起,将喀什二院建设成为当地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具有明显优势的三甲医院。上海医生们都要面对一个相同的问题:接诊不会说普通话的少数民族患者时,必须请当地少数民族同事帮助“翻译”。“一些年纪大的少数民族患者,来看病时必须要子女陪着,主要也是怕听不懂医生说话。”

面对这个困难,不少上海援外干部和专业人员会努力学几句当地方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一句简单的“你好”,就能大大拉进医患之间的距离。

最近,一批AI语音转换设备送到了果洛州人民医院,诊室里,上海医生们正在试用设备的即时语音转换功能,辅助医患之间的交流。“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听到当地所需,听懂患者的期待,让上海的帮扶真正适合当地,提高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孙金峤说。

正在果洛州人民医院帮助医患沟通的AI语音转换设备,是科大讯飞与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合作研发的成果。科大讯飞与这些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深入開展以维吾尔语、蒙古语、藏语等为主的多民族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评测、语音翻译等核心技术研发。

目前除了教育系统,驻村干部、外省援疆的医生等是新疆少数民族语言转换产品的主要用户。

早年,聚焦于教育领域的科大讯飞团队在边疆的中小学课堂上发现,由于教师水平局限,孩子们学不好国家通用语言。为了解决课堂上的教学语言问题,科大讯飞构建标准化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环境,推出了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平台。课堂之外,团队还发现,驻村干部、外地援疆干部、医生,都有语言转换的需求。科大讯飞上海多语种合成团队负责人高丽介绍,在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以及“一带一路”国家部分语种的双向转换领域,讯飞如今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

2010年,科大讯飞与新疆大学联合成立“新疆大学讯飞语音及语言联合实验室”,聘请吾守尔斯拉木院士作为联合实验室首席专家。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整合了科大讯飞的核心技术优势及新疆大学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阿拉伯语等语言方面的资源与技术积累,面向中央和地方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多民族语音及语言核心技术研究。

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努尔买买提·尤鲁瓦斯教授,全程参与了联合实验室的工作。努尔教授介绍,维汉双语的转换,是联合实验室最早启动的研究项目,也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少数民族双语转換平台。

努尔教授说,语言双向转换平台的开发一开始从文字的转换入手,后来发展到语音的即时转换,口语难度要比文字转换大很多。“我们口语交流的时候语法使用不会那么规范,还带着语气词、口头语,因此需要海量的语言资源支撑,我们一边丰富一边改进。”

科大讯飞研究人员在民族地区调研。

新疆科大讯飞副总经理、多语种业务线总监卡哈尔·卡迪尔告诉记者,维汉双语转换中的维吾尔语以“维吾尔中心方言”为基础,但南疆地区维吾尔语方言又有些不同,因此研发团队通过与驻村干部合作,采集南疆维吾尔语方言的语言资料,让AI学会了说南疆口音的维吾尔语。

80后卡哈尔·卡迪尔出生在吐鲁番,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入职科大讯飞后又回到自己的家乡。他自己对少数民族语言转换辅助设备的需求有切身的体会。“我小时候一起玩的小伙伴,有的到现在还说不好普通话,有这样的口语转换设备,可以给很多人带来方便。” 他介绍,目前除了教育系统,驻村干部、外省援疆的医生等是新疆少数民族语言转换产品的主要用户。

努尔教授介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音输入法已经非常成熟,很多不习惯拼音输入或者汉字输入的用户,在微信上语音输入维吾尔语,对方的微信上可以转换成汉字,准确度很高。

如今很多人出国旅行前会准备随身带上小巧的翻译设备,事实上少数民族语言即时转换也已经成熟。借助科技的力量,跨语言的沟通将越来越顺畅。

猜你喜欢

果洛援疆语音
魔力语音
“现代塔哇”的含义及其特征——以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三大寺院的塔哇为例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果洛玛沁的九天九夜——青海果洛玛沁“8 ·30”山体滑坡抢险纪实
援疆动态
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商品猪旋毛虫感染情况调查报告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