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护理干预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影响探讨
2022-07-18王晓娟
王晓娟
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在产妇因子宫收缩无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30例,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少,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结论: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能降低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风险,有利于术后恢复。
关键词:阶段性护理干预;宫缩乏力;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其致病因素较多,宫缩乏力是其中重要原因[1]。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危害性较大,易产生严重并发症与后遗症。如何降低产后出血量是相关人员研究重点,本文探讨了阶段性护理干预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2020.6-2021.6我院接收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平均(27.47±2.93)岁,经产妇17例,初产妇13例)和实验组(平均(26.81±3.32)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1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阶段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
(1)第一階段:产前健康教育。帮助产妇了解相关知识,怀孕期间应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消沉。为了保证后续有足够体力完成分娩,还应调整饮食结构,选择瘦肉、鸡蛋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摄入足量新鲜蔬菜和水果。孕晚期子宫增大会给胃部产生压迫感,进食后感到不适,需要少量多次进餐。禁烟禁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活动,如散步等。
(2)第二阶段:生产时注意事项。出现有规律的子宫收缩时为产妇讲解生产过程,减少对生产的紧张和恐惧感。多摄入高热量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鸡汤、巧克力等,补充体力,少量多次进行。还应多喝水,预防后续生产出现脱水现象。可采取腹式深呼吸、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感。分娩时指导产妇合理利用屏气法增加腹压,把控会阴侧切时机,及时缝合切口。适当注射催产素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胎盘娩出后应检查其完整性,查看软产道是否受损并及时处理。分娩结束后应留观2小时,若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第三阶段。产后处理方案。胎儿娩出后需给予缩宫素,测量出血量,检查生命体征及宫腔。若出血量过大,宫腔无组织残留、质地柔软,宫体、宫颈完整,软产道没有裂伤,可确诊为宫缩无力引发的产后出血。应备好抢救用品做好记录,为产妇保暖,可冲泡热奶粉补充体力。出院时提醒患者饮食应多样化,保证营养丰富。禁止盆浴,以免引起产后感染。产后42天复查,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ml)、止血时间(min)、住院时间(d)。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产后出血量(519.63±26.28)ml相比对照组(769.14±31.53)ml明显更低,止血时间(6.74±1.25)min、住院时间(8.84±1.59)d相比对照组(11.95±2.17)min、(15.98±1.87)d明显更短(产后出血量:t=33.295,P=0.001<0.05;止血时间:t=11.395,P=0.001<0.05;住院时间:t=15.932,P=0.001<0.05)。
3 讨论
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障碍,会导致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量增大,即产后出血,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会产生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宫缩乏力是最重要的因素,致使的产后出血应在产后2小时内使用宫缩剂,及时治疗[2]。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常规护理,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察觉到产妇身心变化并调整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有限。阶段性护理就是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生理及心理特点,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产前应重视健康教育,增强产妇信心,调整身心状态。生产时合理安排腹压、切口及缝合、宫缩剂使用的时机,降低风险。产后应强调卫生清洁的重要性,防止感染,利于身体恢复。本研究结果证明,采取阶段性护理干预能降低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在陶燕[3]的研究中也表明,采取阶段性护理干预能降低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分娩后状况,佐证了本文观点。
综上,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能降低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风险,有利于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王桂香.阶段性护理干预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1):41-42.
[2]马影.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7):202-203.
[3]陶燕.阶段性护理干预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