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值法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以苏州为例
2022-07-17荣洁
荣 洁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江苏 常熟 215500)
0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由追求高速度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转变,如何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展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学者有研究经济子系统中某一具体因素如城市化[1]、产业发展[2]等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也有研究生态环境子系统中某一具体因素如水环境[3]、大气[4]等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层面多为省级、经济带,或经济热点地区。
苏州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生态建设持续加强,在江苏省“263”专项行动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连续3年位居第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生态环境状况与之协调发展,但目前苏州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二者关系的研究尚有缺失。基于此,本文运用熵值法,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深入分析2011—2020年期间苏州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动态演变特征,为进一步提升苏州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及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2021年《苏州统计年鉴》。
1.2 评价指标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耦合协调度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遵循科学性、层次性、系统性和代表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选取17个指标构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3 研究方法
1.3.1 熵值法确定权重
步骤1:数据标准化。由于评价指标量纲单位的不同,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须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选取的指标有起正作用的指标,有起负作用的指标,采用极差标准化法。
步骤2:修正数据并计算权重。
(1)
(2)
(3)
(4)
表1 苏州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1.3.2 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
(5)
(6)
T=αf(x)+βf(y)
(7)
式中:C为耦合度;T为协调系数;D为耦合协调度;α与β均为待定系数,本文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程度相同,因此取α=β=0.5。
1.3.3 耦合协调度的判别标准
国内外学者对判别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本文采用相对均匀分布的方法进行协调发展度的等级分类,将标准分为6个[5]:当D=0时为无序发展;当0 根据指标体系,计算出苏州市2011—2020年期间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得出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对照判别标准得出综合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耦合结果及综合评价结果 苏州市经济与环境子系统贡献率相当,17个指标均对两者耦合协调度影响差异性并不大,贡献率相对均衡,可见在“金山”与“青山”发展中,两山同样重要。 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出现小幅度下降,整体趋势呈“N”形;环境综合指数有波动性变化,但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下降到最低点后有所上升,10年间整体趋势呈“V”形。在2017年之前,经济综合指数均小于环境综合指数,为经济滞后型发展模式,2017年之后,环境综合指数均高于经济综合指数,为环境滞后型模式。说明在2017年之前,苏州的“青山”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带动了“金山”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水平得到稳步发展;到2017年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压力急剧增大,导致生态环境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耦合度指数和耦合协调度与协调系数变化趋势呈现一致的形态,都是总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度指数均在0.8以上,属于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度在0.440~0.556,在“十二五”初期和2018年属于中水平耦合协调,其余时间为较高水平耦合协调。总的来说,耦合协调类型由中水平的经济滞后型发展为较高水平的环境滞后型。虽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逐渐向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生态环境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制约了整体的协调发展。 (1)苏州市经济与环境子系统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并重。 (2)经济发展指数呈总体上升的变化趋势,环境指数呈总体下降的变化趋势,发展模式由经济滞后型逐渐演变为环境滞后型。要正确处理好“金山”与“青山”的关系,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应该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发挥“青山”的生态效益带来“金山银山”。 (3)2011—2020年,苏州经济和环境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中水平耦合协调发展为较高水平耦合协调。 (4)苏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矛盾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的下降。在今后发展中要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地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2 苏州经济与环境指数分析
2.3 苏州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分析
3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