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陶刻与紫砂壶形体之搭配
——作品《虎威》创作感悟

2022-07-16戴凌云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陶刻茶壶紫砂

戴凌云

在紫砂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清代的陈鸿寿绝对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号曼生,直至今天“曼生壶”的大名如雷贯耳,依旧是紫砂陶艺创作者必须学习的经典。陈鸿寿是收藏家、书法家、篆刻家,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西泠印社资深社员林乾良教授就认为,八家之中,陈曼生为第一。曼生壶之所以拥有出众的艺术魅力,便在于陈曼生本身精于书法和篆刻,当这两者融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以后,茶壶的造型也就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其可以为之后的紫砂陶刻艺术创作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础。

“曼生壶”带有显著的传统文人的文化气质,从诞生开始便凭借此吸引了众多文人的目光,陈曼生所参与创制的茶壶中,有很多器型跟中国书画的创作格局产生了联系,茶壶的壶面成为了一个微型的书画展示平台,搭配紫砂本身的材质特性,又自然而然地从传统的书画艺术中衍出新风,当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其中的关键以后,茶壶造型与紫砂陶刻创作之间如何更好地适配就成为了创作者首先会思考的问题。

作品《虎威》在设计的时候糅杂了多方面的元素,其主题外形取“虎”为题,由于“虎”字亦可谐音为“壶”,主题和茶壶之间就形成了天然的逻辑关系,对于后续的拓展有着极大的帮助,艺术设计中确立一个更多包容性的主题,将显著地提高创作的自由度,并且从文化上囊括更多的内容。“虎”在中国民间文化生活中是威武雄壮的代名词,更因老虎额头上的花纹,被誉为“百兽之王”,而在历史上,虎则常常涉及军事,古代派兵用的兵符也被称为“虎符”,十二生肖中亦包含有“虎年”,长辈形容孩子健康茁壮还会称“虎头虎脑”,所以我们大致可以理解,将老虎的形象纳入文艺创作,其必然会涉及威武、雄壮、康健这几个方面,茶壶的造型即可顺势向这些内容靠拢。通常来说,紫砂光货上用陶刻进行装饰能够有效地填补光货意蕴上的缺憾,而在作品《虎威》上进行陶刻创作,陶刻内容与造型主题相互呼应,此时陶刻即是一种赋“名”,茶壶的造型则是赋“实”,名实相符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品《虎威》的前后壶面预留出了充足的空间,且壶面本身亦先作处理,用线韵先一步规划陶刻的表现空间,规整的线条如同一道门框,上部圆曲,下部方正,隐隐然显现出一股天圆地方之韵,中央两个篆字,又借用了谐音“福”与“虎”之间的关联,正反两面的篆字联系起来便是“虎威”之意。这样的设计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装饰感,文字虽然寥寥却相当的契合主题,加上作品本身的造型就将壶钮制作为一枚虎钮,前后流把亦朝气挺立,茶壶的整体线条如同一个昂首挺胸的卫士,威武雄壮,虎虎生威。这种造型气质的关键就在于壶肩处的塑造。

作品《虎威》的壶面如同削平的截面,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为陶刻文字提供良好的空间,为壶面的线韵装饰创造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是为了凸显出壶肩蓬勃挺立的姿态。其每侧壶面的左右两边,都制作对称的心如意装饰,并且采用贴塑法、镂塑法等技巧制作成浮雕状,这样的造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盔甲上的铜钉,其通常与兽面虎纹相搭配,常常出现在盔甲的肩部作为装饰,此时结合这把壶本身的结构,如意装饰亦处于茶壶的壶肩处,且从单一一侧的视角来看,亦是处于左右两肩,配上下方壶面的金福文字,正似一位雄赳赳、气昂昂的武将正身穿盔甲,显露气势,只是这并非是凶悍的杀气,而是与吉祥如意相伴随的福气。

创作之韵,陶刻之目的,都在这种恰当好处的设计中显露出来,作品《虎威》上的陶刻虽然寥寥四字,却十分自然地融入到茶壶整体的造型之中,这些文字不仅从外观上嵌入了茶壶本体,更从文化意蕴上与茶壶的造型主题相互渗透,两者相辅相成,浑而为一。

结语:中国文字、书法都同紫砂一样,都是我们璀璨文化的一部分,选择一个题材,创造一种造型,并用陶刻的表现形式融会贯通,表达创作者的情趣、思想,在经过精简、提炼过后,这样的作品往往会诞生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感染力,紫砂壶的造型与陶刻本就应当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形体可以提升陶刻内容的魅力,反过来陶刻同样也能够提升形体的魅力,两者紧密结合,是值得我们今后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

猜你喜欢

陶刻茶壶紫砂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无相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别碰烧开水的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