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2022-07-16麦耀海邵泳尧

哈尔滨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七氟醚躁动丙泊酚

麦耀海 邵泳尧 莫 平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佛山 528000)

肝脏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类型,具有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及全身麻醉用药量大等特点,患者在术后也常容易出现延迟麻醉、苏醒期躁动等情况,所以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需做好相关的麻醉工作[1]。目前对临床中接受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常常选择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案,应用该方案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然而关于两种麻醉药物剂量的如何选择尚且存在一些争议[2]。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就比较了两种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接受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仅肝功能评估显示肝功能Child分级为A级,均接受肝脏部位切除的手术治疗。具备良好意识状态,麻醉分级ASA为Ⅰ~Ⅱ级。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近期服用精神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合并视听觉及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手术禁忌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A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5~70岁,平均(50.13±1.56)岁;ASA分级:Ⅰ级30例,Ⅱ级10例。B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3~70岁,平均(50.11±1.52)岁;ASA分级:Ⅰ级31例,Ⅱ级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在手术前半小时给予帕瑞昔布40mg静脉注射。麻醉诱导方案:应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进行靶控输注,效应部分药物及给药浓度分别为丙泊酚3~5μg/mL,瑞芬太尼3~5ng/mL,维库溴铵0.1~0.12mg/kg、舒芬太尼0.3μg/kg。给予气管插管,借助麻醉机辅助呼吸支持,设定呼吸机参数为给予60%的氧,潮气量6~8mL/kg,吸氧流速为2L/min,呼吸频率为12~15次/min,呼吸比为1:2。A组全程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同时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呼吸末七氟醚浓度监测,维持七氟醚用量为0.5MAC。B组同样是全程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及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监测呼吸末七氟醚浓度维持七氟醚用量为1.0MAC。两组患者手术全程均给予瑞芬太尼那空数值,效应部位设定3~6ng/mL,随BIS值随时调节丙泊酚的浓度,七氟醚吸入到关腹时停止,两组患者术中BIS均维持在40~50。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全部麻醉药物,术毕送至观察室,待具备气管导管拔除指征给予导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统计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在两组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5min(T2)、拔管后15min(T3)与拔管后30min均进行改良OAA/S评分[3],评级苏醒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躁动:B组在各临床指标上均显著优于A组(P<0.05),详见表1。A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7.50%,B组发生率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4)。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n 麻醉时间(min) 手术时间(min) 丙泊酚用量(mg) 苏醒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A组 40 258.56±76.65 233.36±56.65 1085.56±425.56 25.56±15.15 46.62±13.25 B组 40 235.13±71.15 215.45±52.26 789.62±284.45 21.02±14.01 40.12±11.75 t值 - 2.083 2.167 6.580 2.049 3.499 P值 - 0.041 0.033 <0.001 0.044 0.001

2.2 两组不同时间改良OAA/S评分比较:B组患者在T1、T2时刻的改良OA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而在T3、T4的评分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改良OAA/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改良OAA/S评分比较(±s)

组别 n T1 T2 T3 T4 A组 40 3.78±0.62 4.16±0.67 4.78±0.84 4.83±0.86 B组 40 4.22±0.68 4.62±0.76 4.81±0.85 4.85±0.87 t值 - 4.092 3.828 0.223 0.145 P值 - <0.001 <0.001 0.824 0.885

3 讨论

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手术创伤大且应激反应明显,手术风险比较高,因此想要手术顺利实施就需要做好相关的麻醉工作,保持适当麻醉深度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此外术后苏醒时间也要尽可能短[4]。七氟醚与丙泊酚属于常用的麻醉药物,临床中在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复合麻醉的方式具有诱导快及苏醒质量好等特点,现阶段被广泛用于肝脏部分切除术的麻醉中[5]。

然而虽然采取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案辅助手术治疗的效果满意,但是若药物剂量控制不当可造成术后苏醒质量的不佳,引起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发生率,这样影响患者预后[6]。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应用两组不同浓度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对行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应用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B组在各项临床指标上均是由于A组,表明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满意且术后苏醒速度也更快。

改良OAA/S评分常被用于评估苏醒质量,可以作为镇静深度变化的关键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的改良OAA/S评分上,B组在T1、T2时刻的评分均是显著高于A组,而在T3与T4时刻的改良OAA/S评分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表明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案在术后苏醒质量上更好。肝脏手术治疗后患者极容易发生苏醒期躁动,在国外的研究报道称七氟醚复合丙泊酚术后躁动发生率为39.2%,国内的报道显示躁动发生率为14.3%[7-8]。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0.5MAC七氟醚与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方案对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本次研究中在关腹的时候就停止七氟醚的吸入,在术毕时刻七氟醚基本排出体外,这样使得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在苏醒期间较少发生躁动,还有可能同本研究各组研究对象的数量均较少有关,后续若想研究复合麻醉同苏醒期躁动的关系就需增加研究病例数量。

综上所述,对临床中接受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应用0.5MAC七氟醚与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方案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但相比之下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术后苏醒时间上更短,苏醒质量也更高。

猜你喜欢

七氟醚躁动丙泊酚
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及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