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吹电满菇“盛开”

2022-07-16陈草原

河南电力 2022年7期
关键词:西峡县菇农菌棒

文/图_陈草原 陈 力

伏牛山南麓,盛夏时节的西峡县,天空澄净湛蓝,处处弥漫菇香,一根根银线穿越峡谷,在山区黑色菇棚中交织成网,把充足电能送达每一个角落。

电气化灭菌取代传统工艺、菌棒厂发展方兴未艾,电网在菇农和新兴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之间穿针引线。这一头,机器轰鸣送上标准化产品,那一头,成熟的香菇冷藏烘干远销海内外,托起村民的致富梦。

风吹业兴

“锦绣伏牛八百里,西峡香菇甲天下。”当前正值袋料香菇转色窗口期,6月10日,在西峡县孙氏菌业合作社的香菇种植基地,国网西峡县供电公司客户经理正在上门调试恒温棚和喷淋系统用电线路。

长期以来,香菇灭菌采用燃煤蒸锅方式,菇农要在房前屋后清扫出一片空地,将菌棒堆成“山包”,覆盖一层塑料布开始蒸煮。2020年,河南省豫环攻坚办发布通知,促进灭菌环节能源转换。借着这股春风,食用菌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西峡山村大地上星罗棋布、多点开花。

幸福生活有奔头,电力成为产业发展新引擎。在建已建的121个食用菌制棒厂,将散布在16个乡镇的20余万食用菌种植户优化整合、化零为整,一排排全自动灭菌柜代替了散乱“山包”,解决了传统生产方式分布散、用工多、污染重、灭菌不彻底等问题,提升了种植规模和水平。

产业兴旺有干头,智慧用能促生产,数字化大棚在可靠供电下壮大。“传感器+感应器”,构成一个温度、湿度、通风、日照的全方位“智能管家”,对出菇关键因素进行实时调节,把香菇种植“应景”变成“造景”,实现全年出菇的生产目标。

供电员工上门了解香菇产业用电需求。

菇农收益有甜头,好电相伴提效益。供电公司从政策宣传、技术咨询、业务受理、并网服务、电费结算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务,开辟绿色用电通道,积极为客户安装配套设备,助力制棒企业节能增收。

地还是那块地,种菇却一年一变样,土制菌法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传统致富产业融入了现代化的进程,天地之间,山乡巨变。

电满产旺

“在我们厂规划建设的时候,供电公司已经着手对变压器和线路进行改造,低电压问题得到解决,机器就能快速投运,附近居民香菇生产能比往年快上许多。”西峡县桑坪镇丰森菌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看着门口新建线路说道。

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发展突飞猛进,新增负荷对农网供电能力是一次考验。国网西峡县供电公司从“电力解决方案”入手,根据食用菌企业建设计划,加快补强山区电网构架,2021至2022年,扩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35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改造35千伏线路14.7千米、10千伏线路275.3千米。

“星光赶路”的电网建设速度受到多级政府的肯定与赞赏,也为菌棒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021年西峡完成菌棒厂建设69个,占全省任务量的50%。

2022至2023年,国网西峡县供电公司将着力提升相关数字化能源互联网水平,同步实现对121个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电能数字化覆盖,根据食用菌生产企业生产用能需求,结合食用菌季节性负荷特性,通过能源监测、能效管理等技术手段,推动企业节能降耗,相关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已入选《百县千项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典型案例目录》,将在首届中国农村能源发展大会上发布。

菇香人富

“蕈伞撑开一朵花,形如玉朵味尤佳。香缘药食供人用,散布康庄富农家。”这是西峡乡镇广为流传的诗谣。

“每年到这个时节,香菇烘干都很费时费力,人整晚都要守在炉子旁边,温度太高会把香菇烧焦,太低又导致发霉,有了这种机器可方便多了。”在丁河镇大竹园村,菇农王涛趁着产量增加,一次性购进了4台磁能热泵烘干机,“不仅烘干香菇的效率提高了,而且烘出来的香菇色泽好、品质高,准能卖上个好价钱!”

由于烘干机负荷大,原来电表功率有限,国网西峡县供电公司在了解情况后,仅用两周时间,将原来160千伏安的变压器更换为400千伏安,改造低压线路0.8千米,实现了机器随到随用。

西峡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海拔跨度大,相对湿度高,是香菇种植的黄金地带,农民纯收入的60%来自食用菌产业,种植香菇早已成为广大农户二十四节气的固定一部分,每个菇农心里都有一本“香菇经”。

香菇从菌装打孔、灭菌、接种、烘干、冷库存放都离不开电,每年香菇生产季节,身穿红马甲的国家电网河南电力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尤为忙碌,他们随喊随到,穿梭在崇山峻岭间,巡视维护供电线路和设备,对香菇大棚内的用电设备“把脉问诊”,保障线路、设备“零缺陷”上岗。同时,还向种植户发放安全用电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注意事项,为香菇种植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今年形势可好了,白天进行干菇分装,晚上利用峰谷电价政策进行烘干,不仅节省人力电费,而且售价翻了近一倍,这日子过得可比往年轻快。”王涛高兴地说。在贴心电力服务下,菇农们依靠电气化装置提升了种植规模和水平,迈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20世纪80年代,地处深山的西峡县还是河南贫困的山区县之一。为摆脱贫困,西峡县抓住“南菇北移”机会,大力培育香菇产业。从破除生态之困到凝聚发展之势,再到绿色升级之跨,香菇“接连跳”,不仅让西峡县跳出贫困,而且跳出了绿色发展之难。

如今的西峡山区乡镇早已车水马龙,不见昔日贫困光景。菌,在悠悠岁月生长;电,助特色产业起跃。菌与电的交会,给劳作于此的人们以新的希冀。在新的时代命题下,人们赖以致富增收的老门路更新成长,涓涓细流汇聚成川,澎湃出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振兴脉搏。

猜你喜欢

西峡县菇农菌棒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战菜青虫
父子醉驾
JBZ—S—4型菌棒注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