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7-23

中国食用菌 2020年6期
关键词:菇农菌种食用菌

金 艳

(衡水学院经管系,河北 衡水 053000)

食用菌产业属于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朝阳行业,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成熟以及专业机械设备的生产,大幅度提高了食用菌产量与质量,现如今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已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集合为一体。食用菌产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了发展方向。食用菌栽培占地少、生产成本较低、成品周期较长,属于节约型环境发展农业,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促进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1 菇农的规模经营

食用菌的生长需从营养基质中获取生长所需营养物,该生长过程可以有效地将工农业的有机废物完成经济化的转化,并将其分解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食用菌的栽培,其实现了废物的有效利用,促进自然生态环境发展[2]。相比传统农业栽培作物,食用菌具有更高经济效益,食用菌的生长以工农业有机废物为基础,降低农业栽培生产成本,食用菌可以在小单位栽培面积上生产较多数量,属于投入成本低,收入回报高的种植业。在开展食用菌栽培时,因需要的劳动力投入量较大,有效地利用乡村剩余劳动力,将劳动力做资源整合[3]。

食用菌的规模具体所指是菇农的投入以及产出量在特定空间范围内所聚集的数量,菇农栽培规模主要有3种划分方式:第1种是以生产投入量划分规模;第2种是以土地经营面积划分规模;第3种是以食用菌产量划分规模[4]。不同规模的划分方式对经济效率的计算有一定差异性,根据我国农业状况最常用规模划分的方式是以土地经营面积为规模划分标准。

2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影响因素

食用菌实际生产中土地、劳动力、菌种、原料等都是影响经济效率差异性的因素,在对不同规模菇农栽培面积进行技术配置效率进行计算前,要将菇农的各投入要素进行统计,以此对不同规模菇农的经济效率做基本判断。

2.1 菇农栽培土地面积差异

土地作为菇农栽培的主要生长载体,在现如今农业栽培土地较为紧缺的状况下,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最主要方式,通过加强对土地的利用率来提高食用菌的生产量。在实际生产中,不同规模菇农的食用菌栽培单位生产量有所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规模菇农的劳动生产量Tab.1 Labor production of different scale edible fungi farmers

由表1可知,不同规模菇农栽培食用菌单位产量有较大的差异性,中等规模的食用菌栽培单位产量最多。

2.2 菇农栽培薄膜的使用

食用菌的生长繁殖对周围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条件都有较高的要求,为确保对该条件要素的控制,菇农通过搭建菇棚的形式来模拟食用菌生长环境,栽培薄膜是生产成本投入的重要部分。菇农一次的薄膜投入可以使用期限为2年~3年。不同栽培规模菇农对薄膜的使用以及对生产率的影响有以下特征:中等规模菇农生产率最高,其次是大规模菇农,而小规模菇农栽培生产率最低。

2.3 食用菌栽培的菌种选择

菌种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食用菌栽培的产量与质量,很多菇农为降低食用菌栽培生产成本而选择劣质菌种,但却影响食用菌的产量。政府应加强对菇农栽培技术的引导,通过选择优良菌种来提高食用菌栽培产量。不同规模菇农栽培食用菌菌种的选择以及对生产影响有以下特征:中等规模菇农菌种生产量最高,其次是大规模菇农,而小规模菇农菌种生产量最低。

2.4 菇农栽培食用菌技术

不同规模菇农在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成本投入以及收入都有一定的差异性,菇农家庭食用菌的栽培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应加大对食用菌栽培户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扶持,有效提高乡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以不同规模菇农栽培户做对比,大规模菇农所接受到的技术培训比例高于小规模菇农接受的技术培训。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大规模菇农聚集区的经济,有着明显的上涨趋势[5]。

3 提高菇农经济效益措施

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内商品出口数量,在食用菌产品出口时根据不同国家对食用菌品质的要求,要提高技术生产水平,加大生产规模来达到食用菌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为减小不同规模菇农栽培的经济效益差异性,需加强对菇农栽培的专业技术培训与加强人员管理,提高产业内经济发展。

3.1 提高菇农生产栽培技术水平

加强对食用菌生产栽培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可大幅度提高食用菌产量,满足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以此来提高菇农的经济效益。为此,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食用菌生产管理体系,对食用菌质量有更为明确的要求,避免在生产栽培中使用老化菌种而影响食用菌质量。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菇农栽培技术加以指导、规范栽培标准[6]。政府在提倡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时,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更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食用菌生产管理制度,使食用菌栽培技术以及生产操作流程更为规范。食用菌生产特殊时期要加强对出菇的管理,该生产阶段可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菇农家,进行一对一定向技术指导,对于菇农栽培的错误方式进行及时纠正。食用菌生产会产生大批量废料,政府要出台相关废料管理制度,避免废料的乱丢乱弃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必要时可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对菇农起到约束作用

3.2 加强菇农对市场经济认知并提高市场发展判断能力

菇农普遍地受教育程度较低,特别是关于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内容极为缺乏。在市场经济发展下,为提高市场经济份额占比,应对市场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加强资源利用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因菇农缺乏对市场经济认知能力与市场发展判断能力,若在实际生产中因错误估计生产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菇农的经济损失,并且小规模菇农栽培户的销售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自产自销,在后续发展中很难扩大规模,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加强对菇农的知识教育与市场认知的引导,首先要向菇农进行市场经济知识传输,建立菇农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概念。避免专注于眼下食用菌的产量,而要将发展目光转向为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服务水平,树立更为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政府要加强对小规模菇农的组织,通过合作组织形式的发展来加强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利用合作组织的职能职责积极发挥市场销售作用,为乡村食用菌生产建立完善的市场销售链。帮助菇农顺利签订订单,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7]。政府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菇农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发布以及信息查询,当食用菌生产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寻求问题的及时解决,避免菇农的经济损失。

3.3 增加政府农业政策扶持以降低菇农经济负担

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机械设备的研发可以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的年产量,通过产量的增加来降低食用菌单位内的消耗成本。但如今食用菌农业市场中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而所消耗成本逐渐提高,这对于菇农的经济收益有一定的影响。政府要加强对食用菌农业的经济扶持,需从公共财政支出有效的代替生产成本,降低菇农的个人成本。政府向菇农提供更多优惠的农业政策,通过加大对菇农机械购买的补贴以及鼓励菇棚的建设,既促进菇农个人经济收益又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此外要加强食用菌物流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物流传输体系降低食用菌损坏的概率。政府为鼓励菇农扩大生产规模,应向菇农提供适当的小额农业贷款政策,以此鼓励菇农的食用菌栽培规模化发展。

3.4 加强对食用菌质量的把控以确保安全生产

食用菌的使用途径最主要为食用及药用,为此要确保食用菌的生产安全性,提高食用菌质量。因国际食用菌质量标准与国内有所差异性,要通过食用菌质量的提高而有效促进食用菌的对外输出。食用菌生产栽培的品质不仅靠市场条件的约束,政府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各项条例的规定来对食用菌的质量做出数据标准要求,定期向菇农做宣传,教育菇农在食用菌栽培时禁止使用高毒农药,严格规范食用菌农药使用的种类以及数量,加强对食用菌卫生质量的监管,以此提高食用菌品质。

4 结语

食用菌的农业生产为经济、社会以及生态多效益的提高都带来显著的效果,不同规模大小的食用菌栽培会造成菇农经济效率的差异。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要在现有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基础上进行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生产资源的优化。食用菌的产业发展在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支持下,将向着更为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农业产业。

猜你喜欢

菇农菌种食用菌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山洞采蘑菇
山东:新型空调菇棚技术让菇农圆了致富梦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