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木兰买马”情节探赜
2022-07-16任定宇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0
⊙任定宇[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传户诵,老少皆知。以此为题材的北朝民歌《木兰诗》记叙了木兰亲衰而病,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之后凯旋,辞官还乡的故事。这首诗极具传奇色彩,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忠孝两全的巾帼英雄形象,不仅是北朝民歌中的佳作,更是一部流传千古的史诗。这首叙事长诗自诞生以来,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对它的研究,大到时代背景、民俗风情、艺术审美和言语形式,小到修辞手法、音韵节奏,甚至是文本中的一句话、一个词。《木兰诗》看似平铺直叙,质朴浅显,但读起来气势流畅,韵律十足,这都要归于其句式安排得当,情节引人入胜。如第二段叙述木兰买马的情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在研究中被反复提及,有说此句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语势;有说运用互文手法,暗示战况的紧张,突出木兰的精明睿智,处事干练,东西南北四市购买表现木兰作为女子的细致耐心;有说《木兰诗》属于乐府诗中的梁鼓角横吹曲,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等等。针对以上研究,我们不禁提出疑问:木兰所属兵种是什么?是骑兵吗?若是骑兵,应征入伍又为何需自行购买马和马具?运用互文手法,互文的话语机制在这句话中是如何体现的?乐府诗集对横吹曲的定义是“马背上演奏的军乐”,《木兰诗》虽与战争相关,但并未对战事有过多赘述,更多的是话儿女家常,它真的是一首军乐吗?基于这些疑问,结合现有研究,本文将对木兰买马的情节安排做一个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一、战事紧急,马匹是游牧民族征战的利器
《木兰诗》诗成何时,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主要有曹魏说、南北朝说以及隋唐说。学者们从《木兰诗》的兵制、民俗和诗中提到的地名等推论其创作时间极有可能是北魏时期。从诗中出现的地名来看,木兰途经的黑山、燕山两地都是柔然国的游牧范围。当时柔然国生活在蒙古高原以北,从北魏建立起,柔然就不断南下犯塞,南边又有刘宋政权虎视眈眈,北魏初确是战事连连。前方战事紧急,征兵的诏书也就下的急,“军书十二卷”,可汗正在大规模召集士兵,人员需求量极大。“卷卷有爷名”,征兵文书十二卷,卷卷年迈多病的父亲都在列,说明真正能够上阵杀敌的青壮年男性是有限的,上了年纪的人也难逃被逼上沙场的厄运。从“昨夜见军帖”到“旦辞爷娘去”,中间间隔的时间很短(“旦”指清晨,这时候夜色未全退,天色尚未明)。木兰买完东西的第二天清晨便辞别爹娘踏上了应征之路,表现了木兰出征前的忙碌,繁重的准备工作更是不小的负担。文书一出由不得谁拒绝,即将应征的人们都会在同一时间购买马具,马具需求量突然增大,为置备齐全而东奔西走,所以便有了木兰东西南北街市买东西的场景。
那么,为何出征打战还需要自己买马和马具呢?这就要从北魏的兵制说起。北魏入主中原以前生活在北塞草原,拥有自己的氏族部落。氏族部落既是生产组织,又是军事组织。他们的首领也就成了各部落的军事首长,部落成员也就成为战士。平时他们是普通的平民,忙于农事,进行生产劳作,一旦敌人来袭,他们便化身英勇的士兵,征战沙场,保卫家园,有种全民皆兵的意思。由于是民兵性质,人们作战时需自己准备物资补给,这就和《木兰诗》中木兰作战之前还需自己准备马和马具的情况比较吻合。后北魏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逐渐采用职业兵性质的世兵制。兵户们世代当兵,世代相继,父死子承,兄终弟及,永不能脱离军籍。所以即使是“木兰无长兄,阿爷无大儿”的情况,木兰年迈的父亲也无法摆脱被点名出征的厄运。并且北魏初年,汉人是无权服兵役的。《魏书》卷二十八《刘洁传》记载,太武帝神四年(431),尚书令刘洁上疏:“而郡国之民,虽不征讨,服勤农桑,以供军国,实经世之大本,府库之所资。”这里所说的郡国之民主要是指汉人,我们也就能够得知木兰是一位鲜卑族姑娘。从民俗上看,鲜卑族在入主中原以前是草原上的游牧部族,鲜卑各部落擅于骑马射箭,兵种以骑兵为主,社会风气强悍尚武。草原上的男子体质强壮,女子同样矫健尚骑射且不逊于男子。只有这样,木兰才能在代父从军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魏书》卷十四《元丕传》:“征伐之举,要须戎马,如其无马,事不可克。”这就强调了马在北魏时期征战中的重要性。再来看看木兰的行军速度“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虽然诗词有夸张的成分,但这个速度肯定不是一般马匹能赶上的,战场上速度稍微慢点就有可能丢掉性命,“鞍鞯、辔头、长鞭”哪一样不是一匹战马所需,好的装配是战场上保命的关键,也是冲锋迎敌的必需品,这也能解释木兰为何东西南北各个街市为自己购买马具。
二、乔装换面,木兰为获得男性身份四方奔忙
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木兰自然有着骑马射箭的基本素养。《魏书》卷五十三《李安世传》中记载:“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在北魏进入中原后,鲜卑族逐渐汉化的同时汉人也深受鲜卑族生活方式的影响,像李波小妹这样的汉人女子都骑射皆通,何况本就是草原儿女的木兰呢?但木兰终究是女儿身,在古代,女子一般不会被要求上战场抵御外敌,织布事农桑才是寻常女子分内之事。可父亲年事已高,木兰孝义感人,执意替父从军。文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可感家中无壮年男子的万般无奈,但紧接着“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立刻就把人从上一秒的无奈中解救出来,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木兰作为女性亦同男子一样有担当,有血性的忠孝两全。“愿为”和“从此”更表现了木兰舍身忘我以及将要奔赴沙场的英勇无畏。
木兰作为一个女儿身,要想混进军营必然是需要乔装打扮的,为获得男性身份她奔走于东西南北街市购买马和马具。一般男性购买东西的原则是能用就行,何况草原男子多粗犷不拘小节。而木兰因是女儿,采买东西时肯定比男性细致,她奔忙于各街市或许就是为了仔细挑选,反复精拣。在北魏建立以前,拓跋部已与汉人有交易往来,《魏书》卷一《序纪》记载:“聘问交市,往来不绝。”道武帝定都平城后,促进了平城商业的发展,平城成为当时北魏的商业中心。《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传》记载:“婢使千余人,织绫锦,贩卖,酤酒,养猪、羊,牧牛、马,种菜逐利。”“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能够看出北魏平城时期的民商官商都很活跃。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魏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达到顶峰。《洛阳伽蓝记》有记载,当时洛阳城的东西南北方向都有不同规模大小的商业市场,并且进行了功能区的简单划分。因此木兰或许是真的需要在不同的集市才能买齐出征所需物资,抑或是女子的心细使然,想到不同的集市挑选,毕竟是沙场之用,谨慎细致错不了。不论是哪种情况,木兰都是为了获得男性身份替父从军,通过后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我们便得知木兰伪装得很成功,十二年来已然拥有了男子的身份和气质。“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尤其“骏马”“长鞭”二语,从侧面突出木兰出征之前似男子一般的气概与魄力。这个女儿郎没有寻常柔弱女子弱柳扶风、哭哭啼啼的做派,她意气风发奔走于东西南北街市,进行着紧张又有条不紊的准备工作。从这些细节处我们也不难看出其义无反顾替父从军的坚决以及超于寻常男子的果敢和勇烈。一个十五岁的女孩,握住弓弩矛戈走上战场,后经十二年艰苦的从军生活,敌过一场场战争的厮杀,最终“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绝不是因为木兰足够幸运,而是因为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木兰都有着积极充分的准备。骏马英雄,纵横驰骋,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位在刀光剑影中所向披靡的女英雄,她潇洒地挥舞着桀骜的长鞭,重重下力一甩,马儿四蹄飞踏,穿梭在旌旗猎猎,战鼓雷鸣之中。
上述两点是从北魏的社会环境分析“木兰买马”的原因,接下来本题从其语言特点入手做进一步的分析。
三、横吹曲风格豪迈刚健,语言质朴粗壮
郭茂倩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部分收录了梁鼓角横吹曲和乐府胡吹旧曲,但二者在《古今乐录》中的曲题皆有记录,并没有《木兰诗》,所以《木兰诗》既不属于梁鼓角横吹曲,也不是乐府胡吹旧曲。不过,从《木兰诗》中提及的地域环境、民风民俗,以及诗歌的体裁、语言风格来看,《木兰诗》确实是一首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歌辞。《鼓吹横吹曲辞研究》中也提到郭茂倩《乐府诗集》呈现的横吹曲辞范围有所扩大,“是对北方音乐,基本上就是指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一个综合收录”。所以他将《木兰诗》并入横吹曲辞,也有合乎情理之处。
郭茂倩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题解部分写道:“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北狄诸国,皆马工作乐,故自汉以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其后分为二部;有箫茄者为鼓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横吹曲辞是用鼓角在马背上演奏的军乐。我们不难想象用于军乐演奏的曲目一般是豪放、粗犷的。《木兰诗》虽不属于梁鼓角横吹曲,但它确是一首北方少数民族歌辞,且风格与横吹曲有相似之处,刚健豪迈,鲜丽明快,语言质朴而不乏音乐性,句式自由灵活。不同的是,横吹曲辞与边塞题材有着密切的关系,多为军乐,而北朝民歌涉及题材丰富,战争、游牧、婚恋、民生疾苦等均可入歌。《木兰诗》以五言四句为主铺陈叙述,易吟易诵,朗朗上口,既渲染了气氛,又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富有民歌的趣味。“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按东西南北方位词语铺排,公正贴切,和谐优美,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鞯”和“鞭”隔句押韵,增添音韵的动感。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突出奔忙之意,重复“买”的动作让人有紧切之感,读起来节奏短促,鲜丽明快,尽显民歌情调。
四、互文手法,描绘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
上面我们说到“木兰买马”四句在句式上铺陈排比,那么从内容上看,它运用的则是互文。历代不少学者对互文做出了概括,唐代贾公彦概括为“是二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清代俞樾概括为“参互见义”。在当代,郑远汉将前二者的观点总结为“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互文作为修辞格,以句子结构分类可分为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以及排比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属于其中的排比互文。互文以语义分类种类较多,参考《中国传统互文研究》一书中的分类,我们可将其归为语义互补互文中的事件互备互文,这类互文的共同特点是分别交代了同一事件的部分过程或者事件框架中的部分图景,合在一起才能组成事件的完备过程和完整图景。此四句之间分别记叙了木兰买马事件中的一部分,构成其完整的采购过程。我们在翻译时不能直译为“木兰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在南市买了辔头,去北市买了长鞭”。这样翻译会给人一种历时顺序,好像是说木兰到一处街市就只买一样东西,这样的直译是不准确的。
那么互文的话语机制是怎样的呢?袁毓林教授从话语结构的角度将互文定义为“从话语结构的角度看,互文是话题和述题分别被分类成话题1、话题2……和述题1、述题2……话题1 与述题1 构成一个句子,话题2 与述题2 构成一个句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结构合成一个话语单位”。木兰买马四句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为话题1、2、3、4,“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分别为述题1、2、3、4,根据互文修辞格句项之间文义交错,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等特点,我们在翻译时就要将“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放入一个总话题中,如“各处的街市”,整句就翻译为“木兰在各处街市购买了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又如文中的另一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战争中不可能死的都是将军,活着归来的都是士兵,一般来讲,将军比普通士兵生存的概率大得多。所以此句依然要以互文手法来翻译:“将士们有的在战争中死去,有的征战多年胜利归来。”这样表达不仅保留了句子的完整意思,并且有一种要言不烦,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木兰诗》作为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巾帼赞歌,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看似浅显易懂,却处处都是引人入胜的细节。除了其艺术魅力,还在于它冲击了自古以来女子不如男的刻板印象,代表了忠孝两全的民族大义。这位孝心纯笃、风骨峥嵘的女儿郎被演成话剧、戏曲,拍成影视剧,成为迪士尼的东方公主,这一切都证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今时今日依然保持着卓绝的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