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生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策略探索
2022-07-16赵莹莹
赵莹莹
摘 要:当今教育政策的改革实施双减政策,是为了让学校教师等教育领域懂得教学的真正目的,明白如何在保证学生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更高效的学习。作业的布置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环节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当天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还能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内容开展巩固练习以及经验总结。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
引言
小学语文学科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不仅能在学习中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了解丰富的文化知识,提高运用文字的能力以及领悟各种名家名作所创作文章的内涵,正是因為所涉及的内容丰富,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布置的时候也需要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教师应结合每堂课所学习的学习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作业布置,明确课堂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细致运用;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层次的作业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减轻学习压力的同时,增强学习的效率,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一、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性设计作业
小学语文课本的教学顺序以及内容都是通过了科学的研究而安排的,不同的学习内容对应了学生需要培养的不同能力,教师也需要依据所教学的内容,设立个性化的作业[1]。
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所遗留下来的经典文化,学生需要对诗词的由来、诗人的来历进行详细的查询,才能更深刻地懂得诗人在诗词的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内涵。对于需要学生进行理解的教学内容,作业就不能以抄写为主而是要以学生获得知识的积累为目的布置作业。首先在陈述性诗词的前一天,让学生仔细地查询有关诗人的资料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第二天在课堂中教师进行抽查和提问;在教师讲解完诗歌之后,为了强化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诗词内容生动描述、并且从中体会诗人情感的作业。为了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甚至还能在教学风光美景类的诗词后让学生通过想象绘画出一幅他们心中的风景画,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深度,还能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艺术方面也有所涉及[2]。
再例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会学习到各种名家所创作的散文小说等等,教师会在其中将作者的表达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等进行详细的罗列教授给学生,学以致用才是学习中最高效的表现。例如学习《观潮》的课文,作者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夸张、比喻、拟人等,将钱塘江大潮进行修饰,绘声绘色的描述,将潮水的壮阔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师为保证学生能在未来自己写作业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可以布置练笔作业,对自己观赏过的风景、景物进行描绘,字数不用太多,但一定要在内容上有修辞手法的展现,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的练习作用,未来学生在写作中就能熟练地运用这些手法了。
二、作业形式多样化
在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中,一般都是以抄写为主,这种作业类型是最不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并且还会给学生造成负担的类型。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结合当今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设计种类丰富、更贴合小学阶段学生个性的作业。语文所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各种内容,例如会出现国外的话剧作品欣赏,《皇帝的新衣》也被摘录其中,教师可以安排让学生角色扮演将话剧的整体内容自己表演出来的作业,这算是一种创新的作业形式,教师在其中做好指导,学生自行分组,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将其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揣摩,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演绎出来,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自信,甚至团队间的协作能力,因为只有配合到位了才能呈现一部完美作品。
三、开展分层次教学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当然学习能力也会不同,同一个知识点接受深度的不统一使学生也形成了不同的层次。然而很多时候学生的压力正是来源于与他人比较所产生的压力。如果在作业布置上统一安排,教师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要求,配合高水平学生,能力弱的学生完成作业就会很煎熬;反之,能力强的学生就无法获得更多的锻炼。所以,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次的地布置作业,例如在布置写作的作业上,可以同时安排两个难度不同的题目,让学生根据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自行选择,这样也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作业也能合理地安排下去;布置阅读理解题目时,教师也可以先布置几道浅显易懂的,告知学生在完成后可以来获取更深层次的作业,从简到难、层层递进的练习,不仅能照顾到各个学生的心理,也能使做题的效率大大提升。
四、结束语
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都需要认清布置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其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成为高效学习的另一种方式。为结合当今的双减政策,教师需要对小学语文作业重新调整合理规划,设计出更贴合政策、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作业,不以数量取胜,但要强求精准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敢.探究落实“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文汇, 2022(2):3.
[2]许蕊.“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1,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