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帮扶与转化研究
2022-07-16苏文静
苏文静
摘 要:由于小学生本身存在着的个体性差异,无法避免就会有一些学困生存在于班级中。想要真正的实现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所提倡的一个素质教学,那么首先就需要老师良好的解决学困生的帮扶与转化问题。如何更好的帮扶和转化班级中的学困生,是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是针对出现学困生的原因,以及帮扶和转化学困生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学困生 帮扶与转化 研究
引言
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老师的教学是需要面向所有的学生,推动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素质的教育。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无法避免也会出现一些学习能力不高、以及基础不好的学困生。想要全面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老师就必须要注重学困生的帮扶与转化,只有让每位学生都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才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出现学困生的原因
(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大
在小学的教育中,不论是哪个班级,在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比较大的小学生,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上面也是有着较大的差异。这时就需要数学老师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同等的去对待班上的每位学生。由于学生在家庭环境、学习基础以及性格特征上的一些不同之处,在开学的最初,他们在数学学习的程度上,就不在一个共同的起点上,无法避免的就会存在着一些差异。数学学习水平不好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自卑心理,不自然间就成为了数学的学困生[1]。
(二)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
数学这门学科在逻辑思维上是比较强的,同样科学性也非常的强,并且小学数学还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由于小学生理解与认知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感到难以理解,会渐渐的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而且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天性就比较喜欢玩,但又由于学习数学的过程非常枯燥,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面没有很好的主动性,从而渐渐的就让学生成为,数学这门学科的学困生。
二、学困生的帮扶与转化研究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在当前阶段,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要掌握到可以激励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些教学方法,还要掌握到可以推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一些教学方法,以此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是有些抽象的,这对学生而言就会感到非常的难以理解。在这样的状态下,老师就可以与学生实际的生活相联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继而引导学生良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中的知识内容。比如,在学习“ 圆的认识(一)”时,老师就可以合理利用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常接触的实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圆形出来,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测量圆的直径,然后再逐步的引导他们探索直径与半径的区别。如此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更是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帮扶与转化小学数学的学困生[2]。
(二)培养小学生积极的情感,增强师生关系
一个优良的师生关系,是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对本学科的喜爱,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不喜爱学习,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积极的引导。老师的关爱是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信心,也会有效的激励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学习的动力。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这一课时,学生无法良好的理解,也学不会,此时老师就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手把手的指导学生利用尺子去测量长方形的周长,引导他们去理解周长的一个含义。如此既能够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一个师生关系,还能充分的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进而良好的帮扶与转化数学的学困生。
(三)因材施教,展开分层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程度各不相同,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因此,老师可以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对不一样的学生实施不一样的要求。比如,在教学“平移与平行”时,老师就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以及考试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优、良、一般三层,设置难度不相同的题目。如此既可以让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让他们都收获到一定的学习信心,进而兼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在无形中帮扶和转化了学困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行之有效的帮扶和转化小学数学的学困生,并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是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精力的。在转化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身的关爱来帮扶和转化学困生,鼓励学生可以高效率的学习数学。此外,老师应该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此来让所有的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并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凤芝.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J].教书育人,2019(28):22-23.
[2]董惠英,张长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17(0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