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探索
2022-07-16邹文达
邹文达
摘 要:新课标强调课程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出发,依托于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和谐,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得到了强化。对此,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际,对于生活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渗透和实施来谈一点浅薄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广泛渗透使得核心素养成为了课程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的知识传输式教学也实现了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社会适应力等各项品质的转变。生物作为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对于生命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和探索,这也决定了其概念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会表现出抽象性和理论性等特征,沿着传统课堂教学思路深入势必会造成学习者思维的阻塞,影响后续的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教师不妨从课程标准出发,联系现实生活来引导学生去从多角度感受生物课程的本质与实际意义,同时还能够有机渗透对于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去主动的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物,在生活中了解和学习生物,从而形成扎实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一、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对于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保障后续教学各環节效果有着重要作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导入环节要做到两个方面,即是否从课程内容出发,以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相契合,综合两个方面来进行考量和设计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和激活其认知思维的关键。例如,在“酶”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常吃的菠萝来让学生谈谈自己吃菠萝时的感受,从而引出吃之前先用盐水冲洗或泡一会再食用便不会有涩感,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酶在生活中的存在,由此顺利进入到接下来的深入探究环节当中。再如,在讲解“蛋白质”时,这是一个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名词,而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让学生思考我们平常食用的哪些食物都含有蛋白质,在使用这些食物后人体又是怎样吸收蛋白质的。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物科学思维,由此完成高效的课堂导入,为后续的知识呈现与概念建构做好铺垫。
二、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同样是从课程内容与实际学情角度出发的教学情境创设,对于科学有序有效呈现知识内容,以及促进学生认知理解与建构有着两全的重要意义。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创设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情境不仅要致力于转变低迷的课堂氛围,而且要能够发挥情境的实质性作用,使学生受到情境的作用,从生活与生物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来建构新知。例如,在“免疫调节”相关教学中,涉及到过敏反应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生病要打针或输液时为什么要先做皮试,皮试的目的是什么?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在生活中接触到花粉后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过敏症状,包括一些不能接触某种特定动物和食物的人等等,导致他们出现过敏症状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带着疑问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顺利来到对新知的建构环节当中。
如果说提出问题是打开高效课堂的一把钥匙,那么接下来针对问题来进行答疑解惑,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整体质量。伴随着问题学生来到了课中的核心探究环节,由于生物课堂本身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教师一般在讲解理论性知识时都能够很准确的找到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而在此基础上要引发学生对于其中内在关联的思考,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疑惑,从而明确知识本质属性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形态。例如,在讲解“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红绿色盲症来创设生活情境,通过阐述和视频讲解来让学生感受病患的感受,从而引出男性与女性在患病比例上的问题,结合表格中的六种染色体与基因在一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红绿色盲的遗传图,把握隐性遗传过程中表现出的交叉性特征。
三、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因此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上也应当彰显生物课程对于生命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的探究特征,使学生能够将课内所学通过作业来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课后作业也应当遵循减负增效的基本原则,以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为基本特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统一。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调查类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调查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根据设计好的方案来进行数据搜集和整理,结合实时记录来完成归纳。再如设计生物模型制作的动手操作类作业,利用生活中一些废弃材料来搭建生物中的一些结构,如叶绿体亚显微结构、DNA双螺旋结构、基因突变等等。
综上所述,生活化是一种教育理念,主张从实际生活出发,在引导和启发中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和形象的理解建构知识,从而内化为自身核心素养。生活化的教学开展需要渗透于教学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和细枝末节当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生活理念的影响下得到实质性发展,实现对于课内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世辉.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以《遗传与进化》为例[J].考试与评价,2020(08):58.
[2]周晓翠.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DOI:10.27267/d.cnki.gqfsu.2020.000266.
[3]卢桂红.让教学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几点策略[J].知识文库,2020(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