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供应链可追溯与企业可持续绩效

2022-07-16周雄勇许志端

宏观质量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

周雄勇 许志端

摘 要:食品质量管理作为一种通过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合作以推进食品质量的持续改善和良好绩效的实践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但其对组织可持续绩效的作用效果还没有得到深入探讨。考虑到食品质量管理潜在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旨在探讨核心企业实施食品质量管理是否以及如何促成可持续绩效的改善。基于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以供应链可追溯为中介变量,构建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组织可持续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四省358家食品企业进行调查,运用层级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结果发现:(1)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可持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2)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促进可持续绩效改进的过程中,受到供应链可追溯的中介作用;(3)供应链可追溯在不同维度的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和可持续绩效之间起到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能够丰富食品质量管理文献,为之提供新的实证证据,而且还提供了对食品供应链管理者如何在可追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质量管理改善可持续绩效的启示。

关键词: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供应链可追溯;可持续绩效;食品安全

一、引言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食品供应链日趋复杂、牵涉的环节越来越多,食品供应在让消费者受益的同时,也使得质量安全问题变得更为棘手。围绕食品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刘畅等, 2011)。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2019年5月,首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正式发布,预示着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进入全面部署阶段。当前,一些大型食品企业已经将质量管理实践融合到组织运营目标行动中,并与企业发展目标和产品战略相结合(奉小斌和陈丽琼, 2016)。不仅如此,由于食品需求的不断扩张还加重了水、土地和能源等稀缺资源的负担,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重大威胁(汪全胜和宋琳璘, 2021)。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持续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能力,能够帮助企业规避潜在的长期风险,从而为企业创造核心价值(Epelbaum和Martinez, 2014)。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呼唤在食品质量管理中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Epelbaum和Martinez, 2014; Lawo等, 2021)。即能够超越当前实践和方法的界限,将质量管理的关注点从食品运营的纯盈利能力转移到对其环境和社会外部性整体设计和管理范式的考虑,引导质量管理实践能够促成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绩效平衡(Wang和Dai, 2018)。近年来,一些领先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履责报告已经将环境安全、社会公平等可持续要素被纳入食品的整体质量保证体系,而不单单是反映消费者需求的性能、可靠性、适应性、经济性等传统要素(Zhu等, 2018),使得有效的食品质量管理成为企业推进可持续食品供应链的关键路径(Robinson和Malhotra, 2005)。但是,这样一种实践是否以及如何带来切实的可持续绩效改善还不得而知。而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多数企业实施质量管理实践的主动性(王慧敏和乔娟, 2011)。因此,考察食品企业推进质量管理实践是否有助于提升可持续绩效具有首要和关键的现实需求和理论意义,因为它不仅关系着食品企业有无意愿长期地投资质量管理实践,而且关系到更多的企业能否透过质量管理实践推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可追溯作为一种用于采集、识别、记录和显示供应链中每一环节产品的所有物理实体和位置的信息技术(Hastig和Sodhi, 2020),可以帮助企业保障食品在供应链全过程的质量安全,促进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视性(赵丙奇和章合杰, 2021)。更有甚者,供应链可追溯为构建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供应链提供支撑(Zhou等, 2021)。通过可追溯系统可以获得全面和及时的产品可持续信息(包括生态足迹、可持续生产流程、加工工艺、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特征等),有助于评估企业的整体效益(Heyder等, 2012)。但是,可追溯是否为食品企业实施质量管理实践以获得可持续绩效改善的必要条件或者如何影响食品质量管理与可持续绩效的关系还不清楚。尤其是中国,可追溯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有少量文献对这一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如何应用供应链可追溯并由此带来可持续绩效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议题。综上,本研究试图回答两个主要问题:(1)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如何影响企业的可持续绩效?(2)供应链可追溯应用能否并且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与可持续绩效的关系?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答,为食品企业制定高效的质量管理策略以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启示。

二、文献综述

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与可持续绩效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研究。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质量管理实践与经济、质量和创新绩效的讨论(奉小斌和陈丽琼, 2016; 姜鹏等, 2013; 刘晓丽等, 2016; Soares等, 2017)。不少学者认为食品质量管理实践能够正向改善企业绩效。比如,Kaynak和Hartley(2008)认为实施质量管理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Aung和Chang(2014)指出高效的食品质量管理能够改善产品质量,奉小斌和陈丽琼(2016)发现质量管理实践促进创新绩效。但是,也有学者发现食品质量管理實践的实施未必都会提升绩效。Heyder等(2012)指出,由于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其质量管理实践的实施将增加投资和运营成本,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刘晓丽等(2016)发现食品供应链管理会降低安全管理绩效。姜鹏等(2013)认为质量管理实践对经营绩效的直接关系不显著,这是因为质量管理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转化为经营绩效存在一定时滞性。由此可见,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定论。特别是,已有研究较少考虑到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的考察(Epelbaum和Martinez, 2014),但是这两方面又是重要的。因为食品质量容易受到整个供应链质量和污染风险不断变化的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食品公司需要采取必要的质量管理措施来应对其运营对社会和环境的挑战。

简单地将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与组织可持续绩效相联系是粗糙的,一些学者曾从不同角度探讨影响质量管理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奉小斌和陈丽琼, 2016; 姜鹏等, 2013; Song和Yang, 2019),以期发现质量管理影响企业绩效的所有可能路径。但是在食品行业背景下,对于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与组织可持续绩效路径上是否存在间接作用的研究依然不足。食品质量管理实践要带来可持续绩效的改善,供应链透明度和质量信息共享可能是必要条件。对于消费者而言,食品供应链可持续的一个表现在于其是否具有足够的透明度以提供他们所关心的食品供应链的细节(Shou等, 2021)。供应链可追溯提供了这种可视化的能力(Aung和Chang, 2014; Ringsberg, 2014)。可追溯系统通过识别、采集、记录、加工和存储等方式来监控供应链中食品生产过程和物流网络形成的可靠和持续的安全信息流;当出现问题时,他们可以识别关键风险并快速实施快速召回(Pouliot和Sumner, 2008)。此类技术已成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共享的主要工具,被认为是缓解信息不对称、从源头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Ringsberg, 2014)。在食品质量管理中,依托供应链可追溯,企业可以提醒消费者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或去除的物质成分,甚至还可以延伸到包括农场的化肥以及抗生素和杀虫剂的使用情况,而这些信息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表现并帶来客户满意度的提升(Alfaro和Rabade, 2009)。虽然供应链可追溯在现实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中广泛应用,但Cousins等(2019)指出供应链可追溯相关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尚未能对这一研究路径进行有效的探索与检验。供应链可追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食品质量管理的可持续绩效仍然未知。本研究认为,作为食品质量管理的重要实践,供应链可追溯对于企业实施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从而改善可持续绩效是必要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外关于食品质量管理与可持续绩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已有研究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第一,现有研究尽管强调了质量管理实践的重要性,但是未能有效关注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及其作用后果在食品行业情境中的具体体现,且未充分揭示其内部机理。第二,质量管理实践的绩效研究不少,但是考察对可持续绩效的很少,尤其缺乏对食品企业环境和社会维度绩效的研究。第三,对于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与组织可持续绩效路径上是否存在间接作用的研究依然不足。第四,供应链可追溯相关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尚未能对这一研究路径进行验证。供应链可追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食品质量管理的可持续绩效仍然未知。

基于此,本研究引入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拟通过来自四个可追溯体系示范地区的358家食品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数据,深入探讨食品质量管理实践是否对组织可持续绩效产生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这一影响过程如何受到供应链可追溯的中介作用,以期能够在理论上弥补现有食品质量管理中绩效研究的不足,打开食品质量管理与组织可持续绩效之间的作用“黑箱”,不仅能够丰富食品质量管理文献,为之提供新的实证证据,并提供了对食品企业如何在可追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食品质量管理改善可持续绩效的管理启示。

三、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资源基础观、资源依赖理论

可持续绩效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Conner, 1991)。本文以资源基础观、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试图解释食品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层级的溯源合作获取内部和外部质量资源从而促成可持续绩效的改善。Nelson和Winter(1982)认为公司在开发最佳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可持续特征。Barney(1991)进一步解释如何使用这些特征来获得卓越的可持续绩效。Conner(1991)指出资源基础观弥补了组织经济学和战略理论的不足,能够提供一个分析企业可持续绩效不同维度的理论框架,并能进一步提出主动性建议以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基础观指出,竞争的核心在于企业独特资源的发展(Wernerfelt, 1984),不同企业掌控的资源具有异质性,而这正是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根源;资源是在特定时间点与企业相关联的任何资产,其具备价值性、稀缺性、难复制性、不可替代性,才能成为竞争力的有效资源基础(Barney, 1991)。

Dyer和Singh(1998)拓展了资源基础观,进一步关注企业外部资源,认为企业竞争力不能仅从内部资源考虑,还取决于合作企业间关系资本、知识共享路径、互补性资源的有效管理。后者正是资源依赖的主要观点(Pfeffer和Salancik, 1978),即个别公司可能会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而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将导致其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并与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结成联盟。任何公司都不可能拥有它所需要的所有资源,资源和目标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战略差距。因此,为了获得这些资源,公司会与在其所处环境中控制这些资源的供应链成员进行互动和协作,从而导致组织对资源的依赖。依赖关系可以是平衡的、相互依存的、合作的和互利的(Pfeffer和Salancik, 1978),并且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共享信息和共同制定战略与他们的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在食品质量管理领域,完整的质量管理实践和可追溯体系均是企业的资源要素,它们既包括企业内部资源要素,也包括企业外部资源要素。企业可持续绩效受其内部和外部资源因素影响。根据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企业为寻求外部的质量管理实践,并获得上下游分享的溯源信息,有必要与其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Shou等, 2021)。作为组织的重要知识资源,质量管理和可追溯不仅针对某一产品,还包括其原料或成分(Cousins等, 2019)。要真正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可视化,最终目标必然是全程溯源。然而,全程追溯并不依赖于单一企业,而是依赖于产品所构成的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复杂性(Cousins等, 2019)。为此,需要通过正式和半正式的方法在核心企业与其供应链成员之间建立协作和共生的关系(Shou等, 2021)。Soares等(2017)强调企业必须重视联盟优势,重新规划其内部和外部质量管理实践,并不断提高响应能力、改善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浪费,从而改善其可持续性和透明度。因此,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的引入,为深入探究食品企业如何透过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和供应链可追溯改善可持续绩效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可持续绩效

食品供应链是指从食品原材料的最初供应者开始,经由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在内的包含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的网链结构(Zhu等, 2018)。在当前供应链竞争中,在食品供应链的任何环节威胁食品安全的因素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质量已不是由一家企业来单独完成的,而是由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共同协作实现的(Soares等, 2017)。因此,本研究认为,食品质量管理实践是指对食品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实施质量管理,使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由供应链中所有环节共同承担,进而降低供应链管理的资金、信息和物流成本,实现业务流程的无缝衔接和高效运行,促成食品质量的持续改善,最终获得顾客满意和良好绩效(Lawo等, 2021)。在资源基础观的分析框架和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供应商质量管理、客户关注、内部质量管理。其中,供应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与关键供应商的协作与整合以实现企业之间战略、实践、流程的协同,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需求,实现共同的质量关注和发展(郁玉兵等, 2014)。客户关注是指通过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以便更好地获取和理解客户需求,从而以低成本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可靠与快速的交付以及满足订单变化的灵活性需求(Soares等, 2017)。内部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企业内部各功能过程之间的整合与协调以提升食品质量,同时缩短产品交付周期、灵活响应客户需求(郁玉兵等, 2014)。

可持續发展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战略议程中的重要主题。食品企业密切关注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为此在其供应链内部实施了大量的环保和社会责任行动,并在其公开报告中提供这些可见性的做法和成果(Epelbaum和Martinez, 2014)。Elkington(1998)指出企业的可持续性要求经济底线、环境底线和社会底线的平衡。可持续绩效是指企业实施了与环境和社会相关活动后所获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的整体产出。实践中,在评估管理实践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影响时,仍然缺乏对三个维度的综合考量(Lawo等, 2021)。为此,本文沿用Elkington(1998)的界定,将可持续绩效划分为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三个维度。

本文认为,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组织可持续绩效具有正向作用。第一,实施供应商质量管理,不仅是提高食品整体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更能够促进供应商整体技术和质量保证。供应商质量管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采购效率,确保更低的采购价格,或在大宗材料上获得最佳交易(Kaynak和Hartley, 2008)。供应商质量管理还可以避免市场价值和声誉的损失以及由原材料质量缺陷引起的间接成本的增加(Robinson和Malhotra, 2005)。此外,Wiengarten和Pagell(2012)还指出供应商质量管理可以减少上游原材料污染,确保绿色采购。第二,客户关注要求将内部和外部客户视为质量的最终仲裁者、长期的业务价值驱动者和业务成功的主要来源。Soares等(2017)指出加强客户反馈并将可能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可以提高产品的认可度进而提高销售份额。Cousins等(2019)发现,努力对市场和客户的环保需求做出反应的企业也将提高环境绩效。第三,Kaynak和Hartley(2008)着眼于质量管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实施内部质量管理可以提高产品生产和供应的效率,进而改善企业的财务和市场绩效。Wiengarten和Pagell(2012)认为企业的内部质量控制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优化过程以保持绿色。罗伟亮等(2015)的研究表明,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在加工环节重视劳工标准和改善工作环境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形象(Zhu等, 2018)。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 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可持续绩效改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供应链可追溯的中介作用

供应链活动的监控在文献中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Wowak等, 2016)。然而,监控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监控的一种具体应用就是采用可追溯系统来识别和验证产品及其原料的“来龙去脉”(Wowak等, 2016)。可追溯实践是指核心企业利用统一的可追溯系统在供应链的各个阶段进行追溯和跟踪以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一种社会可持续的实践活动(Aung和Chang, 2014; Ringsberg, 2014),它包括了两个层面。其中,追溯是指收集产品在供应链上移动的历史轨迹,而跟踪则指确定某一特定产品的起源和特征。供应链可追溯本质上是一个需要供应链合作伙伴相互认可和合作的互惠项目(赵丙奇和章合杰, 2021)。可追溯实践的开展需要供应链所有成员的协同和合力(Cousins等, 2019),它不仅得益于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追溯努力,也得益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他们为可追溯的制度安排和知识传播做出了贡献。

食品质量管理实践的独特功能受到食品企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这促进了供应链可追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动食品质量管理实践的企业更愿意使用可追溯技术来监控食品供应链(Ringsberg, 2014)。可追溯不仅是改善食品安全系统的一种方式,而且也可以被视为提高原材料质量、改善库存管理和竞争优势的来源(Alfaro和Rabade, 2009)。企业在实施可追溯系统时有三个主要目标:改善供应管理;促进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追溯;并区分和销售具有微妙或无法检测的质量属性的食品(Hastig和Sodhi, 2020)。在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中,可追溯系统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企业隔离安全或质量控制问题的来源和范围(王慧敏和乔娟, 2011)。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 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供应链可追溯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供应链可追溯有助于减少食品风险发生的可能,并在出现问题时,快速识别受影响的产品及其批次、确定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明确责任主体(Hastig和Sodhi, 2020),避免风险进一步传播。可追溯信息能够服务于食品企业的运营与决策(Aung和Chang, 2014)。比如,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共享信息可以降低库存周转率和库存管理成本(Alfaro和Rabade, 2009)。通过向公众披露相关质量信息,可以提高消费者购买的信心(Ringsberg, 2014)。通过监控食品原料来源和加工过程,可以识别采购产品中的化学成分或污染物质,弱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Cousins等, 2019)。公司还使用可追溯系统来严格监控供应链上下游的供应和生产条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比如,监督肉类加工的工作条件或避免使用童工或虐待工人(Pouliot和Sumner, 2008)。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 供应链可追溯对可持续绩效改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食品质量管理是一个以质量改进为共同目标,供应链成员进行合作分工、管理协调的复杂过程(郁玉兵等, 2014)。食品质量管理实践未必可以直接改善可持续绩效,因为可能存在监测系统没有充分监控所有细节的风险,或者企业未能对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有效管理和应用(Soares等, 2017)。供應链可追溯作为一种关键的质量监控手段,通过唯一识别码,企业和消费者对产品及其原料的历史、应用或位置进行追踪和溯源,确保供应链信息实时可视性,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产品或缺陷产品(Shou等, 2021)。可追溯系统为构建具有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食品供应链提供技术支持(Zhu等, 2018)。在食品质量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可追溯系统可以获得全面和及时的产品可持续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管理效率的提高、交易成本的控制、环境表现的跟踪和社会责任的监督起着重要的作用(Heyder等, 2012)。供应链可追溯的实施越深入,食品企业通过识别和解决食品安全或质量问题,越能加速组织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的改善。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 供应链可追溯在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可持续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四、研究方法

(一)样本和数据收集

依托“食品供应链可追溯实践”课题组,以山东、上海、宁夏、福建四地为目标研究区域,主要考虑到这些地区在2016年7月被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列为全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示范试点,目前在供应链可追溯实践和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课题组预先由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提供以及自行搜寻的方式整理出这四个地区已实施或参与可追溯体系的食品企业目录,共包含2176家。这些企业以食品供应链上相关企业为主,涉及肉类、蔬菜、中药材、乳制品等品类,这是因为食品供应链具有脆弱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故以可追溯系统作为风险识别和质量控制的应用最早,在质量管理实践上的经验较丰富。考虑到不同食品企业在实施可追溯性方面的特点和经验不同,我们初步将这些食品企业按照经营模式划分为三类,包括1270家食品生产企业、534家食品分销商和372家食品零售商。使用分层抽样技术,随机抽取500家食品企业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所在地商务局的协调、课题组的关系资源以及厦门大学EMBA、MBA资源与这些企业取得一定联系。问卷调查分别在2019年5月至7月和2019年8月至10月两个时间段进行。问卷发放采用直接上门、信函和电子邮件相结合的调研方式。选取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作为答卷者,因为他们往往对于引入可追溯体系的实践和公司具体运营情况具有较深理解。为提高答卷者填写问卷的真实性,在调研过程中向他们清楚地表达调研的学术目的和价值,承诺对问卷进行匿名填答与处理,保证答卷者的自愿性和无相关顾虑,确保问卷填答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两个时间段共发放问卷500份,剔除填答不完整和填答明显不认真的问卷,共得到358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1.60%。对两次回收的问卷做了差异性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将两次回收的问卷合并使用。样本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二)变量测量

本研究采取三个步骤来确保测量工具的信度与效度:一是选取国内外权威期刊相关文献的成熟量表;二是采用“互译法”对所引用的英文量表进行翻译,以保证问卷措辞和表达的准确性;三是基于研究背景与目的,进一步寻求两位资深学者对问卷措辞提出建议,随后邀请五家企业的中层以上经理对问卷内容进行评价。基于问卷设计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合理性,在相关文献阅读和预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多次修改和调整,最终得到正式问卷。

食品质量管理实践改编自Kaynak和Hartley(2008)、Soares等(2017),量表包含三个维度:(1)供应商质量管理包括6个测量题项,示例问题如“我们与供应商保持长期关系的程度”。(2)客户关注包括6个测量题项,示例问题如“确定/识别客户的要求和期望”。(3)内部质量管理包括6个测量题项,示例问题如“我们有长期的质量管理战略”。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良好:χ2(132) = 258.137, CFI = 0.975, TLI = 0.971, IFI = 0.975, RMSEA = 0.052,这表明三个维度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同时,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929。供应链可追溯改编自Cousins等(2019)、Song和Yang(2019),量表包括7个测量题项,示例问题如“我们了解原材料的来源信息”。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927。可持续绩效改编自Wang和Dai(2018)、Epelbaum和Martinez(2014),量表包含三个维度:(1)经济绩效包括5个测量题项,示例问题如“我们提高了市场份额”。(2)环境绩效包括5个测量题项,示例问题如“我们减少有害/有毒材料的消耗”。(3)社会绩效包括5个测量题项,示例问题如“我们减少了对公众的影响和风险”。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良好:χ2(87) = 219.637, CFI = 0.963, TLI = 0.956, IFI = 0.963, RMSEA = 0.065),这表明三个维度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同时,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923。

选取企业成立年数、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和经营模式作为控制变量,以排除它们对因变量的干扰影响。除控制变量外,测量题项均采用Likert 5级量表,1~5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中性态度、比较同意、非常同意”。

五、数据分析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变量均来自同一份问卷,所收集的数据仍然可能出现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参考Podsakoff等(2003),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方法,一方面对问卷的全部题项进行无旋转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本文的第一个因子解释方差总变异为40.354%,低于判别标准,所获数据未出现诠释绝大部分变异量的单一因子。另一方面,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了Harman单因子检验,拟合优度为χ2(740) = 5918.210, CFI = 0.533, TLI = 0.508, IFI = 0.535, RMSEA = 0.140,表明模型拟合不佳。可见,本研究的调研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信效度分析

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所有构念的Cronbach’s α系数均高于0.80,凸显出构念的可靠性。在效度方面,如表2所示,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所有构念维度的指标在本维度的因子载荷均高于0.7,且在其他维度的因子载荷均低于0.3,表明不存在交叉载荷现象。因此,所有构念均存在良好的收敛和区分效度。各变量的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均高于0.5的阈值,表现出较好的收敛效度。同时,AVE值的平方根均高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3),可见测量指标具有较高的区分效度。另外,分析不同构念的组合信度(CR),所有变量的CR值均高于0.7的阈值,进一步说明了构念的内部一致性。

(三)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表3显示了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主要变量的相关关系与研究假设基本一致,这为验证相关假设提供了初步的证据支持。

(四)假设检验

对所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正态分布的质量检验。本研究所有题项的偏度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60,峰度系数绝对值均小于1.30。因此,本研究的数据呈现出较好的正态分布态势,能够很好地拟合模型。为了排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采用方差膨胀因子指数对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主要变量的VIF指数均不高于3.1,变量测量结果极为可靠。

1.主效应检验

采用层级回归分析对本文所提假设进行检验(见表4、表5)。在考虑控制变量影响的情况下,供应商质量管理与经济绩效(M4, β= 0.306, p < 0.001)、环境绩效(M10, β= 0.236, p < 0.001)、社会绩效(M16, β= 0.163, p < 0.01)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供应商质量管理对经济绩效改善的正向影响高于环境绩效,且远超社会绩效。这可能是因为,通过供应商质量管理,可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和稳定供应,这将导致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的增加。

在考虑控制变量影响的情况下,客户关注与经济绩效(M4, β= 0.205, p < 0.001)、环境绩效(M8, β= 0.144, p < 0.01)、社会绩效(M12, β= 0.274, p < 0.001)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客户关注对社会绩效改善的正向影响高于经济绩效,且远超环境绩效。这可能是因为客户关注的推进往往依赖于核心公司與其客户之间的密切关系和业务合作,这可以大大改善他们的社会形象,提高他们的品牌知名度,增加他们的市场份额。

同样,在考虑控制变量影响的情况下,内部质量管理与经济绩效(M4, β= 0.370, p < 0.001)、环境绩效(M10, β= 0.286, p < 0.001)、社会绩效(M16, β= 0.233, p < 0.001) 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内部质量管理对经济绩效改善的正向影响高于环境绩效,远高于社会绩效。这是因为内部质量管理是核心企业控制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但是,内部环节的质量控制也将极大地促进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特别是通过绿色可持续产品的创新,不仅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由于客户关注、供应商质量管理和内部质量管理与可持续绩效的改善正相关,因此H1得到统计结果证实。

2.中介效应检验

对于中介效应的检验,首先采用Baron和Kenny(1986)提出的因果逐步回归法。如表4(a)~表4(b)所示,供应商质量管理(M2, β= 0.237, p < 0.001)、客户关注(M2, β= 0.156, p < 0.01)和内部质量管理(M2, β= 0.346, p < 0.001)与供应链可追溯呈显著正相关,H2得到支持。此外,供应链可追溯与经济绩效(M5, β= 0.595, p < 0.001)、环境绩效(M11, β= 0.555, p < 0.001)、社会绩效(M17, β= 0.603, p < 0.001)呈显著正相关,H3得到支持。在加入中介变量后,供应链可追溯和经济绩效(M6, β= 0.267, p < 0.001)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供应商质量管理(M6, β= 0.243, p < 0.001)、客户关注(M6, β= 0.164, p < 0.001)和内部质量管理(M6, β= 0.277, p < 0.001)的正向影响有所下降。因此,供应链可追溯在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与经济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H4得到支持。同样,在加入中介变量后,供应链可追溯和环境绩效(M12,β= 0.365,p < 0.001)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客户关注对环境绩效(M10, β= 0.087, n.s)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而供应商质量管理(M10, β= 0.150, p < .01)和内部质量管理(M10,β= 0.159,p < 0.01)的正向影响有所下降。因此,供应链可追溯在客户关注与环境绩效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供应链可追溯在供应商质量管理、内部质量管理分别与环境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H4得到支持。同理,在加入中介变量后,供应链可追溯和社会绩效(M14,β= 0.456,p < 0.001)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客户关注(M14,β= 0.202,p < 0.001)对社会绩效的正向影响有所下降,而供应商质量管理(M14,β= 0.055,n.s)和内部质量管理(M14,β= 0.075,n.s)对社会绩效的影响变得不显著。因此,供应链可追溯在客户关注与社会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供应链可追溯在供应商质量管理、内部质量管理分别与社会绩效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H4得到支持。

进一步通过Bootstrapping方法来验证中介效应。这是因为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因果逐步回归法提出质疑(陈瑞等, 2013)。Bootstrapping检验采用非参抽样的思想,不强制要求样本数据正态分布,能够得到较准确的标准误(Taylor等, 2008)。Bootstrapping信赖区间法分别通过Bias-Corrected和Percentile进行置信区间估计。如果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则间接效应显著。同时,使用系数乘积法所得Z值进行辅助验证,提高结果可靠度。两种方法得到的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客户关注、供应商质量管理、内部质量管理)对可持续绩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总效果、间接效果和直接效果置信区间估计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对于供应商质量管理-供应链可追溯-经济绩效而言,供应商质量管理对经济绩效的总效应置信区间均不包括0,且Z值为5.019(> 1.96),表示总效应显著,即可能存在间接效果,可以进行下一步检验。供应商质量管理对经济绩效的间接效果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且Z值为2.850(> 1.96),因此中介效应存在;而在供应商质量管理对经济绩效的直接效应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且Z值为4.115(> 1.96),即供应商质量管理对经济绩效的直接效果显著。由此可知,供应商质量管理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同样的分析过程可知:客户关注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内部质量管理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供应商质量管理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客户关注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内部质量管理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供应商质量管理对社会绩效的影响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客户关注对社会绩效的影响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内部质量管理对社会绩效的影响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并且,供应链可追溯在食品质量管理与可持续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都是显著的,H4得到进一步验证。

六、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针对食品企业如何通过质量管理实践和供应链可追溯应用促进可持续绩效改善,本研究构建了理论模型,验证了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可持续绩效的影响机理,并在供应链可追溯的中介下检验了这种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1)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可持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这一结论与姜鹏等(2013)的发现不一致,他们认为由于质量管理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转化为经营绩效存在一定时滞性,因此质量管理实践对经营绩效的直接关系不显著。同时,本文还发现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环境和社会绩效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已有文献还未对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与环境和社会绩效的关系进行验证,本文创新性地提供了二者显著正向关系的经验证据。

(2)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供应链可追溯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发现与Ringsberg(2014)的想法相呼应,他们发现重视质量管理的食品企业往往更愿意采纳追溯体系。当企业实施的质量管理实践越深入,其改善供应链可追溯的能力更强大。

(3)供应链可追溯对可持续绩效改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发现与Zhou等(2021)的发现是一致的,但是他们没有考虑三个具体的可持续绩效维度。本研究创新性地分别讨论可追溯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绩效的不同影响路径。

(4)供应链可追溯在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这呼应了刘晓丽等(2016)的发现,他们验证了食品供应链管理实践可以通过影响食品可追溯体系来正向改善食品安全管理绩效。但是他们没有关注可追溯体系如何影响不同供应链管理实践与食品安全管理绩效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和依赖理论给予了新的解释。

(5)在具体的中介效应中,本研究发现,对于经济绩效而言,供应链可追溯在食品质量管理实践的三个维度与经济绩效之间分别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于环境绩效而言,供应链可追溯在客户关注与环境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供应商质量管理、内部质量管理分别与环境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于社会绩效而言,供应链可追溯在客户关注与社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供应商质量管理、内部质量管理分别与社会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还有学者考虑以下中介变量:知识转移(姜鹏等, 2013)、组织学习(奉小斌和陈丽琼, 2016)、组织能力(Song和Yang, 2019),但从供应链可追溯角度入手的,目前还比较缺乏,本研究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研究不足。

(二)理论意义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链可持续能力的压力不断增加,食品质量管理的可持續绩效越发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对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可持续绩效关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本研究探讨了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考察供应链可追溯是否为食品质量管理提高可持续绩效的必要条件,对丰富和深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具体而言,一方面,本文界定了食品质量管理实践的概念,进而改编并验证食品质量管理实践的量表。本研究验证了不同维度的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如何对三种可持续绩效产生不同显著程度的正向影响,从而扩展它们在食品行业下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一方面,考虑到可追溯系统是一种跨组织层级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在食品质量管理中,供应链可追溯是否是其实现可持续绩效改善的必要条件尚未得到验证。本文验证了供应链可追溯在不同维度的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和可持续绩效之间扮演着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直接回应了Ringsberg(2014)所提出的可追溯是企业质量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工具这一观点,为解释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与供应链可追溯之间的关系以及揭示二者之间存在的“黑箱”机制提供证据支持。因此,通过阐明食品质量管理影响企业可持续绩效的各种路径,本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食品质量管理实践的功能和价值,更为清晰地诠释供应链可追溯对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发挥可持续绩效的作用过程。

(三)管理启示

在当今的全球新兴市场中,建立可持续的食品供应链是确保食品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管理者应关注食品质量管理实践的不同维度所能达到的最大可持续绩效,并及时调整绩效不佳的领域。本研究发现内部质量管理能够产生最高的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而客户关注能够带来最高的社会绩效。为此,管理者有必要在其企业内部营造员工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氛围,强化企业内部各功能过程之间的整合与协调从而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和提高环境绩效。同时,食品企业需要与下游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获取和理解客户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此外,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与上游供应商的质量合作,与供应商建立紧密关系将有助于缩短交付周期、提升生产柔性以及优化产品设计。

供应链可追溯是企业推进食品质量管理实践的必要手段。可追溯系统的效率取决于跟踪和追溯每个产品和分销(物流)单元的能力,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从初级生产到消费者最终处置的持续监控。本研究证实了供应链可追溯有助于食品质量管理实践改善企业的可持续绩效。供应链可追溯通过实时监控和控制食品供应链内的物质流和信息流,以提高潜在的透明度、可见性和可持续性。全链条可追溯需要所有合作伙伴的参与和合作。为此,为了更好地实施质量管理实践,有必要在尚未实施溯源体系的中小企业中传播溯源理念,调动其参与可追溯的积极性。对于已实施追溯体系的企业,管理者应根据市场环境的需要和客户价值流的更新,明确自身实施追溯体系的资源和条件后,采取积极的食品质量管理实践。

(四)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第一,由于数据收集困难,本研究仅在我国四个追溯试点示范地区对食品企业进行调查。来自其他地区甚至国家的数据以验证不同制度和文化背景下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影响差异,可以带来更多有趣的发现,以进一步扩展本研究的结论。第二,食品品类会对食品质量管理、供应链可追溯应用产生显著影响,未来研究可考虑将其作为一个因素引入到控制变量中。第三,本研究将供应链可追溯作为三种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与可持续绩效关系的中介变量。未来研究可以考虑特定类型的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可持续绩效的影响。还可以探索二者之间的其他中介变量,比如知识管理、关系资本等,以深入揭示质量管理对绩效之间的所有可能路径。第四,食品质量管理实践是否还能够带来更多绩效结果有必要进一步考察。食品质量管理对组织或供应链层面的影响不仅限于可持续绩效,可能还会对其内部和外部整合或技术创新绩效带来积极改善。

参考文献:

[1] 陈瑞、郑毓煌、刘文静,2013:《中介效应分析:原理、程序、Bootstrap方法及其应用》,《营销科学学报》第4期。

[2] 奉小斌、陈丽琼,2016:《质量管理实践、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浙江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管理评论》第1期。

[3] 姜鹏、苏秦、张鹏伟,2013:《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研究——扩展知识路径的研究视角》, 《科学学研究》第6期。

[4] 刘畅、张浩、安玉发,2011:《中国食品质量安全薄弱环节、本质原因及关键控制点研究——基于1460个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第1期。

[5] 刘晓丽、李建标、刘彦平,2016:《食品供应链管理、可追溯性与食品安全管理绩效》,《经济与管理研究》第8期。

[6] 罗伟亮、杨文培、李静、赵怡,2015:《基于生态视角的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分析》,《宏观质量研究》第1期。

[7] 王慧敏、乔娟,2011:《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體系的行为与效益分析——以北京市蔬菜种植农户为例》,《农业经济问题》第2期。

[8] 汪全胜、宋琳璘,2021:《现代治理视野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路径》,《宏观质量研究》第1期。

[9] 郁玉兵、熊伟、代吉林,2014:《供应链质量管理与绩效关系研究述评及展望》,《软科学》第28期。

[10] 赵丙奇、章合杰,2021:《数字农产品追溯体系的运行机理和实施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第8期。

[11] Alfaro, J. A., and Rabade, L. A., 2009, Traceability as a Strategic Tool to Improve Inventory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in the Food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18(1): 104-110.

[12] Aung, M. M., and Chang, Y. S., 2014, Traceability in a Food Supply Chain: Safety and Quality Perspectives, Food Control, 39(1): 172-184.

[13] Barney, J.,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14] Baron, R. M., and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15] Conner, K. R., 1991,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Five Schools of Thought with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 Do We Have a New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121-154.

[16] Cousins, P. D., Lawson, B., Petersen, K. J., and Fugate, B., 2019, Investigating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Supply Chain Ecocentricity and Trace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39(5): 767-786.

[17] Dyer, J. H., and Singh, H., 1998,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4): 660-679.

[18] Elkington, J., 1998, Cannibals with Forks: 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 21st Century Business, 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 Epelbaum, F. M. B., and Martinez, M. G., 2014, The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s and Their Impact on Firm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A RBV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50: 215-224.

[20] Hastig, G. M., and Sodhi, M. S., 2020, Blockchain for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Business Requirements and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9(4): 935-954.

[21] Heyder, M., Theuvsen, L. and Hollmann-Hespos, T., 2012, Investments in Tracking and Tracing Systems in the Food Industry: A PLS Analysis, Food Policy, 37(1): 102-113.

[22] Kaynak, H., and Hartley, J. L., 2008,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to the Supply Chain,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6(4): 468-489.

[23] Lawo, D., Neifer, T., Esau, M., Vonholdt, S., and Stevens, G., 2021, From Farms to Fridges: A Consumer-Oriented Design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Food Traceability,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27: 282-297.

[24] Nelson, R. R., and Winter, S. G., 1982,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5] Pfeffer, J., and Salancik, G. R.,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Stanford: Stanford Press.

[26] 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Lee, J.-Y., and Podsakoff, N. P., 2003, 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8(5): 879-903.

[27] Pouliot, S., and Sumner, D. A., 2008, Traceability, Liability, and Incentives for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90(1): 15-27.

[28] Ringsberg, H., 2014, Perspectives on Food Traceability: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 558-576.

[29] Robinson, C. J., and Malhotra, M. K., 2005,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ts Relevance to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96(3): 315-337.

[30] Shou, Y., Zhao, X., Dai, J., and Xu, D., 2021, Matching Traceability and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Achieving Operational Innovation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145: 102181.

[31] Soares, A., Soltani, E. and Liao, Y.-Y., 2017, The Influence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Quality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2(2): 122-144.

[32] Song, M. X., and Yang, M. X., 2019, Leveraging Core Capabilities and Environmental Dynamism for Food Trace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Food Supply Chain: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18(8): 1820-1837.

[33] Taylor, A. B., MacKinnon, D. P. and Tein, J.-Y., 2008, Tests of the Three-Path Mediated Effect,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11(2): 241-269.

[34] Wang, J., and Dai, J., 2018,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118(1): 2-21.

[35] Wernerfelt, B., 1984,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2): 171-180.

[36] Wiengarten, F., and Pagell, M., 2012,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Management for the Succes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itia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40(1): 407-415.

[37] Wowak, K. D., Craighead, C. W. and Ketchen Jr, D. J., 2016, Tracing Bad Products in Supply Chains: The Roles of Temporality, Supply Chain Permeation, and Product Information Ambiguity,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37(2): 132-151.

[38] Zhou, X., Pullman, M. and Xu, Z., 2021, The Impact of Food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on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Research: 1-23.

[39] Zhu, Z. G., Chu, F., Dolgui, A., Chu, C. B., Zhou, W., and Piramuthu, S., 2018, Recent Advances and Opportunities in Sustainable Food Supply Chain: A Model-Oriented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56(17): 5700-5722.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and Firm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Food Firms in Four Provinces of China

Zhou Xiongyong1 and Xu Zhiduan2

(1. 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2.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men University)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as a practice of promot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good performance of food quality through quality cooperation within and outside the organization boundary,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a, but its effect on firm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has not been thoroughly discussed. Considering the potential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value of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and how focal companies can improve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by implementing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nd the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 improving firm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with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as a mediator.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358 food firms in four provinces of China, using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d mediation effect testing methods, the study produc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which show the following. Firstly,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direct impact on firm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Secondly, the impact process of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 in improving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is indirectly affected by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And thirdly,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plays a partial or complete mediating role betwee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on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while adding new empirical evidence, but also provide useful insights on how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rs can improve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through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with the support of traceability technologies.

Key Words:food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food safety

責任编辑 邓 悦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
浅析食品安全犯罪的成因及其对策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