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问题生”培养策略
2022-07-16吴巧英
吴巧英
摘要:“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三全育人”理念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缓解“问题生”的心理困惑,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社会培养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教师,在“问题生”的培养和教育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在教育过程当中结合社会发展情况,加强家校共育,采用“三全育人”理念对“问题生”进行培养。笔者针对“三全育人”理念的“问题生”培养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作出了以下几点总结,可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关键词:“三全育人”;“问题生”;培养策略
引言:在教育词典中对““问题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2]根据教育词典的解释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看,“问题生”常常表现在学习不积极、思想态度不端正、不遵守学校纪律、爱调皮捣蛋上,而且这类学生往往在班级当中不受欢迎,在家庭当中也可能被边缘化,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尽可能的全面做好“问题生”的转化工作。
一、“问题生”的形成原因
(一)外在原因
1.社会原因
从“问题生”形成的社会角度来看,首先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冲击,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带来了非常多的线上娱乐模式,包括手游、网游、VR游戏等,学生容易受到这些网络游戏吸引,从而沉溺于网络游戏。而网络游戏有部分暴力行为,比如“和平精英”等,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急躁不安,采用暴力解决问题。再者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来源过于广泛,信息量逐渐超载。由于学生年纪过小,学生所接受到的外来信息过多,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
2.家庭原因
家庭原因是导致学生成为“问题生”的一大原因。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大部分家庭出现了重男轻女或者关注过分关注二胎的现象。学生出于吸引家长注意力的目的,在学校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以此来博得家庭关注。
3.学校原因
学生步入学校之后,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当中度过的,而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雏形。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学校学生过多,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于小学生比较敏感,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同学之间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考试成绩不理想等,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从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勤奋与自卑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的得到了解决,那么学生将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会形成能力的美德,而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则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学校教育当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勤奋感,让学生成功的度过这一危机。
(二)内在原因
学生的个人原因也是造成学生成为“问题生”的主要原因,由于个体差异以及每个学生生长环境的不同,学生内心敏感程度不同,对家长的依恋、对待事物的看法、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是不同的。有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外在原因,内心敏感,对外部世界保持怀疑甚至敌对态度,容易受挫,从而产生自卑或叛逆心理。虽然人的智力程度属于正态分布,即每个班级学生的智力水准相差不大,但由于学生个人差异以及后天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学习的接受程度等,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学习差异,这种学习差异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学生成为“问题生”
二、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问题生”培养策略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在教育教学的双重目的下寻找对“问题生”的培养策略,全方位育人。首先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进行解答,要定期的通过一些心理学手段,比如量表、沙盘、绘画等来测试和探索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对“问题生”进行转换。比如由于学习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差而造成的“问题生”,可以对学生进行后期补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解决内在困惑,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问题生”的转化。
(二)加强家校共育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全员育人是非常重要的,家庭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不能盲目的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尤其是对于家庭环境不和谐的学生,更要加强家校共育。比如对家庭环境不和谐,学生希望得到家长关注的“问题生”,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进行沟通,解决这一矛盾,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家庭的关注和爱护,从而成为好学生。
(三)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小学生社会经历少,从众心理强,容易模仿他人行为,所以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要全方位育人,要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学生拥有安全、舒适、轻松的学习氛围。
结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育目标,努力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要做到全程育人,即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要做到全员育人,加强家校共育;做到全方位育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学习、做人等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倪玲,倪德慧."“三全育人”"思政工作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意义与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2022(5):216-218.
[2]张秀琴.“问题生”转变策略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1(11):143-144.DOI:10.3969/j.issn.1008-3561.2021.11.071.
[3]李兴国.小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学周刊,2022,2(2):75-7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