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7-15邹斯亮
邹斯亮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衡阳,421001)
脑梗死是一种有着极高死亡率、致残率的临床重症疾病,患者机体活动受限,语言沟通能力差,且疾病康复期较为漫长。睡眠障碍指的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夜间入眠困难、睡眠不安稳或睡眠时间短等现象,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大多睡眠质量不佳,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也不利于患者保持情绪上的稳定,还可能引起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的波动,情况严重时病情容易反复[1]。有关报道指出,优质护理和有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改善作用,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01±3.52)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11±3.21)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中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意识状态清晰且具有配合治疗的意愿;3)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者;2)排除合并精神障碍者;3)排除合并重要组织器官疾病者;4)排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如拍背、定时翻身、饮食营养指导、嘱咐按医嘱用药等。
1.4.2 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进行干预 1)睡眠评估:首先对患者正常状态下的睡眠进行评估,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2]。2)创造舒适睡眠环境:及时对病房进行通风,确保病房清洁,尽可能保持病房安静无噪声。3)睡眠指导:日间保证病房内光线充足,夜间关好窗帘,调整病房辅助光线,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昼夜节律,帮助患者构建良好睡眠周期[3]。4)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与疾病和睡眠障碍有关的知识,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开展脑梗死疾病和睡眠障碍相关知识宣教活动。5)排除不良因素:确保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配合腹部按摩。6)饮食营养供给护理:适量摄入食物,过饱容易引起肠腔扩张,减慢肠胃蠕动速度,从而影响睡眠时间与质量。7)按摩护理:在患者脑梗死早期恢复期,护理人员可联合家属对患者进行康复按摩,防止患者肌肉萎缩,帮助患者做一些大小关节屈伸膝盖、弯曲手指的活动,防止患者关节出现僵硬[4]。8)肢体锻炼:上肢锻炼以调节手的灵活度为主,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漱、吃饭等日常生活事项;下肢锻炼以站立、行走、下蹲为主,在经过一段站立平衡锻炼后,再逐步过渡到行走、下蹲康复锻炼,为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创设一个基础肢体能力条件;9)语言与认知功能训练;开展语言表述能力训练,从基础的单音节字读音开始,根据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慢慢过渡到2个或多个汉字连音认读。
1.5 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l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分界分数线为7分,<7分表示患者无焦虑和抑郁情绪,7~14分表示患者有轻微焦虑和抑郁情绪,>14分表示患者有严重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优良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的优良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的优良率比较[例(%)]
2.2 2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高危型急危重症,患者接受早期规范化治疗后进入恢复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康复治疗与护理。脑梗死引起的功能障碍容易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甚至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大大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饮食质量和生命质量,为了促进病情康复,有必要在恢复期重点关注患者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