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诞 盛世金钟
—— 记我的“十年磨一剑”
2022-07-15陈泳汐
陈泳汐
蹒跚学步,获恩师肯定
还记得2011年的冬天,我紧张地走进恩师贺磊明教授的课堂,记得我演唱的第一首曲目是《请你别忘了我》,还记得老师对我第一声“bravo”的肯定……历经十年的“美声”学习后,2021年,我向老师、向培养我的母校——武汉音乐学院,交出了一份带着温度的答卷。
我出生在湖北武汉,从小热爱音乐,每当听着电视里播放的音乐就开始兴奋得手舞足蹈。也许是机缘巧合,初中老师在看过我新年联欢会的演唱后,建议我高中报考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艺术班。正是这个建议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每每想到当初老师对我的帮助,都心生感激。
2005年的夏天,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看到乐理试卷时的我如同看天书一般,但是我多想如同海绵一样吸收它们、学会它们,我诚恳地在试卷上写下“如果老师们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我一定会努力攻克”。在中考艺术特长生考试主专业考试中时,我忐忑地抱着一把爸爸送给我的吉他,演唱了一首流行歌曲《爱我别走》。唱完后高中艺术组陈明老师推了推眼镜,我还记得那个微笑,老师笑着说:“这个合格证是对你嗓音的肯定,加油!我看好你。”
经过高中三年的音乐学习,我顺利考入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在恩师贺磊明教授的教导下,一步一步稳步前进。2014年我大三,感激学院对于我的肯定,让我获得了演出人生中第一部歌剧的机会,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演出歌剧《茶花女》中的男主角阿尔弗莱德。正是这部歌剧,使我在演唱能力、表演能力、与乐团的合作能力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参加“金钟之星声乐专场音乐会”(2021)
2015年,我考上本校声乐系的研究生,贺磊明教授对我研究生三年的规划是:多参加国际比赛和歌剧院选拔。朝着这个目标,我在2017年获得“第51届荷兰斯-海尔托亨博斯国际声乐比赛”歌剧组第二名及“最佳青年歌唱家奖”。2018年,我考入美国马里兰抒情歌剧院青年歌唱家培训计划,作为大奖优胜者签约该剧院,成功主演了《拉美摩尔的露琪亚》《蝴蝶夫人》《茶花女》《艺术家的生涯》等歌剧。2019年,我受邀在美国丹佛演出歌剧《蝴蝶夫人》,饰演男主角平克尔顿,同年被授予“杰出声乐艺术家奖”;演出期间,我接受了美国福克斯(Fox)电视台专访。这一系列的成绩都归功于老师对我辛勤的栽培和引领。
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使我们每一个武汉人都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意义。疫情过后经学院推选,我参加了“第二届深圳声乐季”,并在声乐季举办的“全国声乐邀请赛”上获得美声组第一名。我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一名武汉人,能在历经考验后在‘深圳声乐季’选拔中获得第一名,我感到非常开心。我更开心的是能够在比赛中演唱中国歌曲。”回到武汉后,我仔细了解了“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参赛信息,想到自己虽然参加过很多国际比赛,但都无法在比赛中演唱母语作品,而这一次的“金钟奖”曲目要求提到,决赛中必须演唱一首中国歌剧选段或中国原创歌曲(与交响乐队合作)。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尽管前两次参赛分别止步于复赛、半决赛,这次如果能到决赛,并演唱一首自己喜爱的中国作品,也算给自己的声乐学习之路有一个交代。于是,我开始积极备战,同时很感激武汉音乐学院校领导为我们参赛选手创造的条件,让我们安心备赛。
三战金钟,好比“华山论剑”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以“百年华诞 盛世金钟”为主题,通过声乐(民族)、声乐(美声)、钢琴、古筝四个项目的复赛、半决赛、决赛,以44场高质量的比赛和8场高水平的音乐会,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对于我来说,参加国家级比赛的机会非常少,这次“金钟奖”比赛充满考验,就像“华山论剑”,珍贵与艰辛并存,在这个舞台上摔打、磨炼,也会让我更好地审视自己的艺术水平。
10月19日(2021年),我作为第85号选手,也是复赛阶段最后一名参赛者,在等待4个小时之后终于登上了舞台。我候场练声时,看到大批观众进入剧场,还是有点紧张,但想到一定要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观众和评委,我努力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这次是我第三次参加“金钟奖”比赛。现在,因为身份的转变——我已经是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青年教师,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虽然真正的艺术家并不都是靠比赛检验出来,但对我来说,参加比赛获得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是我成长中的宝贵经验,提醒着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10月24日下午,在美声唱法决赛中,入围的12名选手需要演唱两首歌曲,一首中(外)国歌剧咏叹调和一首艺术歌曲。我选择的决赛曲目是《金色的秋光》和《柴堆上火焰熊熊》。这两首作品不仅能展现我的音色和歌唱技术,也是我十分喜欢且渴望表达的作品。尤其是《金色的秋光》,选自作曲家施光南的歌剧《伤逝》,是我学习声乐听到的第一部中国歌剧。作品讲述了男主角涓生失去了自己的爱情,对生活很无奈,充满了对美好过往不舍的回忆。在演唱时,我比以往更加注意情感的表达和汉语咬字的清晰度,让观众能听清每句话的表达,从而产生共鸣。作为一名学习美声唱法的中国歌者,将来自西方的唱法运用于演唱中国作品中,是将所学的本领进行施展和回馈的意义所在。另外一首作品歌剧选段《柴堆上火焰熊熊》是我从未在舞台上演出过的作品,无论是难度,还是对于男高音临场发挥的考验都是顶级的。记得在演唱完最后一个高音后,我举起了手臂,想着今天是将自己这十年学习声乐的收获,全都展现在各位评委老师和观众的耳旁,此行已经胜利了。
梦到今天恍如昨日,得知获奖,我瘫坐在候场大厅,心中感慨万千。得知浙江音乐学院刘涛老师获奖后,我俩拥抱在了一起,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唱好中国作品,未来努力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回忆起决赛后评委们给我们参赛选手的寄语:“无论是获奖的选手,还是没有获奖的选手,首先是希望能够把‘美声’这条道路一直努力地走下去。希望更多人能够冲出中国,在世界的歌剧舞台上发光发亮,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演唱好属于咱们国家自己语言的作品。”对于学习美声唱法的我来说,演唱好中国歌曲、中国歌剧,讲好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登上世界歌剧舞台演唱中国音乐作品,是值得奋斗终生的事业,我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