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人生与写作
2022-07-15河西
河西
当时就是这么快,我也是稀里糊涂,那位工作人员骑着摩托车就到了我家。当时的476元和现在的5万元差不多,就好像拿了5万元似的。那是1956年发表的作品,第二年,也就是1957年,我结婚了。我买了个办公桌,叫一头沉,它不是写字台,写字台两边都有抽屉,它是一头有抽屉,一头只有腿。除了办公桌,还有带玻璃的书柜、沙发圆椅(不能叫沙发)、一张圆桌和一张双人床,这在当时已经很了不起了。一笔稿费就可以娶媳妇了。
《检察风云》:1962年,您发表了短篇小说《眼睛》《夜雨》,那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呢?
是这样的,1961年文艺形势有所调整,我接到了《人民文学》和《北京文艺》两个刊物的约稿,所以我就给他们写了这两篇小说。写这两篇小说的时候,我已经不在农村劳动了,下去搞点调查研究,所以有点时间写点作品。
这两篇小说发表后没多久,我就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学院现代文学教研室。
《检察风云》:后来去新疆是您自己选择的吗?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是觉得那是个浪漫的地方,还是让自己去艰苦的地方锻炼一下,抑或觉得到那里可以让自己清静一些?
是我自己选择的。因为我并不甘心就在大学里教学。教书当然非常稳定,但当时我对生活、对人生的认识让我觉得,还是应该到工农兵中去,到边疆去锤炼自己,要投入火热的生活。就是知识分子要经风雨、见世面,觉得自己要奋力一搏,看看自己能不能从边疆、农村的劳动中得到磨砺,塑造一种个人的写作风格。
关于我当时怎么会去担任文化部长,事情是这样的,从1985年就传出在物色新的文化部长的消息,说法不一。第二年的春天,一天下午,一位中组部的负责同志找我,正式提出让我当文化部长的事。我一听就很吃惊,对于掌管一个部门并没有心理准备。我推辞了,但未果。后来我决定只干三年。之后,我正式出任文化部长。
我当时的心情是且悲且惊且喜。我突然对艺术有了责任,有了义务,也有了权力。我能帮助艺术吗?要指挥艺术吗?还是认真掌握着规划着安排着当然也要保护着艺术,还有无所不包的文化?
我认为自己对部长的工作缺少足够的投入与献身精神,缺少对部长的工作以身相许、以命相托的责任感。我自以为是在服役,反正我要回到写字台前,写我的作品。这对于信赖和支持我的同志同事,都是一种辜负,是一种对不住。
我深感愧疚的还有对于文艺家的国家奖励制度与荣誉称号系统的设立,只处于研究阶段,远未完成。
我不怎么相信关注公共事务的作家。即使最伟大的作家,他们的特长多半不是实践而是书写,公共事务就不止是书写,主要是实践了。许多善写爱情的作家,本人的爱情生活并不成功,因此没有理由相信他们在公共事务上有比在爱情生活中更优秀的实践性天赋。当然,作家出于自己的良心和使命感,不擅长也要做许多实际的事,这是应该肯定的,这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吧。
我见过南非的戈迪默,1986年看到过她。那是个说话做事都很有决断的人,她蹲过监狱,因为反对南非种族主义隔离,跟曼德拉站在一条战线上。她是一个白人作家,但是她站在黑人一边,一生都把废除南非种族隔离当成自己奋斗的理想。曼德拉因为坐过牢,深感做犯人的痛苦,一生憎恨监狱,主张用文明对待国民。
现在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又面临新的问题。面对新的现实,戈迪默话似乎不多。作家都是理想主义者,要是这一理想经过革命奋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变成了现实,而这个理想在实现的过程中与原先的设想不可能完全一样,他该怎么办呢?
我从1991年就开始用电脑写作,每天要敲上2000字。
有一点我得声明一下。我的兴趣比较广泛,我的经历也比较多。我既关注政治和艺术,也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我对许多琐事、小事感兴趣,比如说养花、养猫、买菜,我都有兴趣。我们家里一多半采购食品的任务都是我来完成的,我很有兴趣去逛逛超市,去排队,去挑选牛奶、面包、烧饼和甜食。
我的兴趣比较广泛,虽然我年纪比较大了,但没有中断和生活的联系。在家里,我和我的子女、孙女也有很多的接触,也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所以我写东西可能比别人快。有写得粗糙的地方,也有千锤百炼反复修改的作品,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遇到文思枯竭要搜索枯肠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就肯定不写了。我觉得还有很多东西要写,还有很多的写作计划。
我自己并没有刻意去平衡阅读和写作。对我来说,阅读和写作是互为休息、互为调剂。写作累了,读一本感兴趣的书;看书看久了,就提笔写点东西。总之,绝不让自己在一种疲惫或是枯燥单调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和学习。
“诗书非药能医俗,道德无根能教人。”书与生活可以互证、互补、互见。通过读书,我看出生活是怎么回事;通过生活,我看出书是怎么回事。我不能忘记,十来岁时对于《大学》《孝经》《唐诗三百首》《苏辛词》等书的狂热阅读与高声朗读背诵,那也是一种体验:人可以变得更雅训,道理可以变成人格,规范可以变成尊严与骄傲。
我主张年轻人读一些费点劲的书,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你查查资料、请教他人、与师长朋友讨论切磋的书。除了有趣的书,还要读一点严肃的书;除了爆料的书、放松的书,更需要读科学的书、逻辑的书、分析的书与有创新和艺术勇气的书;除了顺流而下的书,还要读攀援而上、需要掂量掂量的书;除了你熟悉的大白话的书,朗诵体讲座体的书,也还要读一点书院气息的书、古汉语的书、外文类的书、大部头的书;除了驾轻就熟的书以外,还要读一些过去读得少,不是读十分钟就能哈哈大笑或击节赞赏的书,而是一时半会儿找不準感觉的书。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