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武门”的百年英雄史诗

2022-07-15

读报参考 2022年19期
关键词:武术上海体育

自1983年港剧《大侠霍元甲》在内地开播以来,精武主题影视作品层出不穷,颇多佳作,精武英雄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精武门的原型是成立于1910年的中国精武体操会(1916年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现称“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其百年历史书写了传奇般的英雄史诗。

精武会有太多真实的精武英雄

作为中国创建最早的民间体育社团,精武体育会不只有武术,不只有体育,它是一个先进的文化社团,凝聚了一批批时代精英,在不少历史关键时刻,都不乏精英会员的身影。

  曾任上海精武体育会会长的朱庆澜将军,“九一八事变”之后,致力于团结民众抗日。1933年初,热河抗战爆发,华北危急,朱庆澜以东北义勇軍后援会会长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的双重身份,多次奔赴热河前线,并出资赞助拍摄抗战电影《风云儿女》。影片的主题歌集合了田汉与聂耳两位大家作词作曲,主题歌并没有确定歌名,只是写了“进行曲”三个字,朱庆澜提笔加了“义勇军”三个字。从此,《义勇军进行曲》响彻长城内外,激励无数国人。

历史并不枯燥,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组成的。在上海精武体育会历史上,“陈真”是一个虚构人物,但是,有太多真实的热血英雄。

  符保卢,一个今人已逐渐淡忘的英雄,在1930年代,却是不折不扣的“流量明星”。他是一个中俄混血儿,生于东北,17岁时就成为“撑竿跳大王”。“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离开哈尔滨来到上海,成为精武会会员。1936年6月,符保卢代表中国参加了柏林奥运会。但是,当时的孱弱国力注定了他奥运之旅的悲怆色彩。当时中国代表团竟然连一根撑竿跳的竹竿都没带,每次比赛前,符保卢都要向一个日本运动员借一根训练用的旧竹竿,这根竿仅长4.15米左右,当冲击4米高度时,就显得有点短,加上助跑速度不够,符保卢未能跳过4米,最终以3.84米获得第17名。符保卢不仅有体育天赋,而且外形高大俊朗,曾在电影《海葬》中饰演“虎子”一角。这是一部表现渔民苦难生活的影片,至今人们还能够在影片中看到符保卢健硕的肌肉。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符保卢加入中国空军,多次击落日寇飞机。1943年7月8日,他在重庆巴县白市驿机场附近驾机训练时失速坠地,壮烈殉国。符保卢殉国消息传来,上海精武体育会闭门哀悼,泪飞如雨,当时,上海已经沦陷。今天,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内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人们仍能找到符保卢的名字。

“爱国”二字贯穿精武会的灵魂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这睡狮渐已醒。”《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一度家喻户晓,一直传唱至今。这首歌的生命力,关键就在于“爱国”二字,这也是贯穿上海精武体育会的灵魂。

  上海精武体育会之由来,源起1909年冬西洋大力士奥皮音的挑衅。当时,此人在上海北四川路52号阿波罗影戏院(今虹口区中行大楼6楼)表演举重健美,蔑称华人为“东亚病夫”,并口出狂言要与华人较量。同盟会骨干陈其美邀请津门武林宗师霍元甲赴上海滩应战。霍元甲在《时报》上昭告天下:“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此言一出,奥皮音等不战而遁,国人欢欣鼓舞。陈其美等人立即决定趁此风云际会之时,创办中国精武体操会。1910年6月,爱国志士以霍元甲的名义在《时报》上刊登了建会消息。7月7日,在陈其美、农劲荪等倡导下,中国精武体操会正式成立,农劲荪任会长,霍元甲任武术总教练。这是近现代中国第一个民间体育团体。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仲富兰说:“大量精武史料证明,没有反帝反封建的仁人志士,就没有精武会;没有爱国武术家的崇高形象和号召力,就不会有精武会的昌盛和发展。”

  令人痛惜的是,正当霍元甲主持中国精武体操会以图大展伟业之时,他却英年早逝。其死因有多种说法,也是精武系列主题影视剧的经典桥段。霍元甲的突然逝世,使精武体操会失去了支柱,会务一度出现停顿。为了继承霍元甲的遗愿,一大批志士能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他们的支持下,精武会的血脉艰难延续了下来。

  当年列强环伺,风雨如晦,中华民族孱弱不堪,任人欺侮,仁人志士,莫不对以“强国强种”为己任的精武体育会寄予厚望。孙中山第二次视察上海精武体育会时,为其题词“尚武精神”,还应邀撰写了《精武本纪》的序言。孙中山先生的两名贴身卫士马湘、黄惠龙,被誉为“左龙右马”,两人俱是精武会员,证号分别是777、778。

  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精武会会员们参与辛亥革命、投身“五四运动”、助力抗日战争……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精武会员积极劳军,组织慰问演出,倾情投入,不取报酬。陈毅市长欣然题词“劳军模范”。

消除门户之见,融合众家之长

  从诞生起,上海精武体育会就具有“海纳百川”的气质,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武艺与西方体育的概念和内容有机结合,学习融合,然后超越。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在近代却陷入低迷,一大原因是门户之见、派别之争。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说:“精武会的魅力,在于一诞生,就消除门户之见,融合众家之长,为复兴、推广、发展中华武术不遗余力。同时,鉴于传统武术派别彼此轻视、好勇斗狠的陋习,精武会倡导的‘我之拳头不许加在同胞身上’之口号,影响所及,万众风从。”

  据1924年重订的国术总目所称,“精武”传播的武路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各派的代表拳术,仅黄河流域派就有独习拳术69种,对手拳术19种,独习兵器56种,对手兵器36种,空手入白刃类6种。武术名家如“查拳名师”李汇亭、“鹰爪王”陈子正、“太极名师”吴鉴泉、“摔跤大王”佟忠义、“少林门师”赵连和、“七星螳螂”罗光玉、“技击名家”王怀琪,以及有“亚洲毒蛇”之称的拳击高手郑吉常、武术泰斗蔡龙云等,均前后任教于上海精武体育会,真正做到了“摒除历来技击家门户之见,冶各派于一炉”。

  除教授武术外,精武会还设有音乐部、戏剧部、摄影部、兵操部等,各部均有主持者与指导者。此外,上海精武体育会还是第一个有组织向海外传授中华传统武术的体育团体。1920年8月17日,上海精武体育会特派陈公哲、罗啸墩、陈士超、叶书田、黎惠生五人出访南洋,史称“五特使”。他们带着《精武本纪》《精武章程》等书,以及精武自拍的影片,先后到访东南亚多国,历时73天,大力推广国术及现代体育,所到之处反响热烈。之后,南洋各地的精武会纷纷建立。霍元甲的儿子霍东阁就终生在南洋传授武术。

  如今,全球五大洲已有77个精武会组织,中华武术无不奉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为母会。世界精武联谊会的秘书处设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世界精武武术交流大会已经举办了16届(第十六届因疫情改为线上举办),成为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报》肖春飞、丁汀)

猜你喜欢

武术上海体育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