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思考 在思考中表达 在表达中提升
2022-07-15林兴
林兴
数学思维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在数学教学改革进程中,许多教师对数学思维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极具指导性的观点。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指出,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启思、深思、善思、反思,他倡导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助力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众所周知,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为载体的,有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积极思考、自我觉醒和个性表达。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眼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启思、深思、善思、反思为抓手,以“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表达,在表达中提升”为主旨,关注学生思维策略的养成,实现“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目标。
一、创设情境,促发思维的生成
促发思维的生成是学生体验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的基础。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助推学生融入情境之中,乐于探究数学新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发挥教学智慧,创设契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让他们亲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以人教版四下“观察物体(二)”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利用课件展现车展场景,在视频播放之后提出问题:“摄影师为什么要从不同角度为新车拍照?”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很自然地联系实际、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学生给出的答案有:为了方便观众能从多个角度观察新车;为了方便观众全面观察;买车的人需要看清新车的每一个角度的样子……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总结:“因此,要想全面了解一个物体,我们要多角度进行观察。”接着,教师利用小正方体学具进行摆放,向学生展示如图1所示的立体图形,并抛出问题:“请同学们进行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各是怎样的?”通过组织学生對这个立体图的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并分组探讨了观察结果。教师通过问题情境导入新知,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觉探究,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深度体验,提升思维水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以生为本实施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深度体验营造良好的环境,并引导全体学生注重体验过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时且有针对性地引导,使他们的思维逐步深入,能透过数学知识的表象,关联数学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取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以人教版五上“梯形的面积”为例,在这节课之前,学生有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初步具备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师可以此为起点,出示探究目标:“回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总结方法,并尝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任务的驱使下,同学们借助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对梯形进行折、剪、拼等方式的动手操作,努力尝试探寻不同的转化方法,进而对梯形的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积极的思考。之后老师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全班同学演示图形的转化方法、展示转化过程。与此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转化前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接着,教师请学生发表转化思路,生一边表达一边板书公式:“可以补一块相同梯形,两个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由于高不变,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下底的和,所以S=S=(a+b)·h。”教师对该生的思路予以肯定。随后又请了别的学生表述了不同的推导方法,学生们在表述时大都把前面剪拼的图形边演示、边讲解,使思维可视化。学生不仅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感受到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数学表达、思维转化、抽象概括等方式,使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三、整理提炼,增强思维的主动性
学生在体验数学学习活动时,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从而理解了数学知识,训练了思维能力,提升了思维品质。教师要适时创设整理活动和练习活动,引导学生及时梳理所学知识,完善认知,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为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人教版四下“三角形的特性”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先利用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三角形的定义。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顺势呈现习题:判断图2中哪些是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呈现出习题后,大部分学生积极思索,迁移学习所得,依据三角形的定义进行思考,作出判断。教师随机抽取学生予以解答,生:“只有④为三角形。因为根据三角形的定义,①的底边不是直线,②有一条边与另一条边没有首尾相连上,③其中两条线段没有首尾相连,而出现了交叉,⑤不止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教师对该生的回答予以肯定。接着,鼓励全体学生结合该生的回答,思考、归纳三角形的特征。通过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引导学生练习、整理,不但可以巩固课堂所学,加深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自主思考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主动性。
四、回顾反思,发展思维能力
对学习过程及时回顾有利于增强记忆,激发情感体验,内化所学知识。反思是学生从整体上审视课堂,自觉梳理学习内容,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增进学习效果。实践证明,回顾反思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握学情,适时引导学生反思,让反思成为习惯。
仍以“三角形的特性”为例,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全面展现课堂练习题,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道习题考查的知识点,梳理所学内容。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再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为了增进学生的反思效果,教师还鼓励他们联系练习题,反思知识应用情况,理解某一考查点要运用的知识是什么,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此类问题等。在学生自主反思后,教师鼓励他们与小组成员分享反思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反思,使学生夯实了知识基础,丰富了数学活动经验,生成乐学的情感体验,发展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