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语用 落实要素 读写相融

2022-07-15林同烁

新教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相融词句课文

林同烁

立足语用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双线并进的编排,重视单元要素的落实,进一步强化了语用意识。在语文教学中,虽然读写结合训练已逐渐成为常态,但“重读轻写,读写割裂”的状况始终存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立足语用,深入解读文本,从教材中寻找语言训练切入点,有效落实单元要素,做到读写相融,让每个学生都能大胆表达、规范表达。

一、读写相融的意义

阅读与写作并重是统编教材的主导理念。小学生对于文字的表达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阅读教学中,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读写结合内容零散随机且不成体系,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为读写结合的教学创造了条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首创了自成体系的习作单元,引导学生从读到写,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与单元写作目标相互呼应,努力体现“一课一得”。

二、读写相融教学的提升策略

(一)解读文本,明确读写内容

统编教材有着丰富、系统、立体、多元的读写结合资源。但有些教师没有对单元导语、课文及课后习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解读,缺乏将习作要素融入阅读教学的意识,缺乏对习作单元中的习作例文的有效分析,因而错失许多有效的读写结合点。因此,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领悟编者意图,关注语文要素,挖掘言语表达秘妙,实现读写相融。

1. 明确编者意图,精准把握读写要素。统编教材一般通过单元导读、课后练习和单元训练来呈现编者意图,在低年级的教材中,读写结合主要体现在由课文生发的词句运用的练习中。而在中高年级的教材中,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就既体现了本单元的阅读要求,又体现了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二者有联系,有呼应。此外,教材中的小练笔、“词句段运用”等,都体现了读写结合的运用训练。

例如,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其中两篇精读课文《匆匆》《那个星期天》重点学习“直接表达情感”“融情于具体的人、事、物中”这两种表达方法。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重点学习运用具体事例、选择合适的材料、采用心理独白的方法表达情感;《阳光的两种用法》重点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围绕一条主线来表达。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精准把握文本中的读写要素,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 辨识文体特点,有效提升读写能力。有些教师对所有课文都按同一种思路教学,缺乏文体意识。纵观教材会发现,课文文体类型是多样的,不同体裁的文章,决定了教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辨识文体特点,每学完一种文体,就应让这种文体的语言文字特点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例如,六年级上册《桥》是一篇微小说,教师可以从小说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特别是文中雨和洪水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以及描写环境时,文中用短句来渲染紧张气氛的表达方式。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精妙后,让学生模仿文本“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来写自己感动的人和事,从而提高语用能力。

3. 揣摩典型表达,深入探究读写秘妙。文章能形象生动、真挚感人,一定离不开各种生动细致的描写。

例如,六年级下册《腊八粥》的第一自然段,作者用风趣、俏皮又亲切的语言,把腊八粥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提到腊八粥时,“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的表现,体现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把腊八粥写活了,“大碗大碗”“大匙大匙”等叠词,也极富有地方特色。教学时,在带领学生品读语言之后,让学生进行仿写,照样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这样的语言运用更具可感性。

(二)精准施教,优化读写策略

教材中有一些能有效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资源极易被教师忽视,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1. 借助“小练笔”,发展言语思维。对比新老教材中的课后“小练笔”的编排发现,新教材的“小练笔”设计有了明显改进,基本指向语用训练。因此,教师要借助“小练笔”,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密钥,让学生慧读善写,逐步提高言语思维的能力。

例如,五年级下册《手指》一课运用了大量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五指的形态、特点、作用等描写得既形象又有趣。课后“小练笔”的教学策略如下。

第一步:选读五指中的一段,反复读,读出动词之美、修辞之美(拟人、比喻),领悟表达方法(先概括后举例)。

第二步:让学生阅读小古文《五官争功》,为小练笔搭建支架,对本课的表达方法进一步领悟。

第三步:引导学生先交流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舌头这五官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再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来写。(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来写)

第四步:评一评。根据学生现场所写进行展示点评。

2. 巧用“词句段运用”,实现表达迁移。教材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语言文字训练资源。那么,如何才能让“词句段运用”落到实处呢?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学段,挖掘“词句段运用”的表达训练点,进行读写相融训练,从而激活语言思维,实现表达方式的迁移运用。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是让学生体会对比写法的表达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个表达训练点,把“词句段运用”的内容前置,并结合第一单元课文特点,选择群文阅读,进行读写相融训练。又如,在教学《落花生》时,在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对比的表达方法后,再与《白鹭》《乡下人家》组文阅读,让学生找出对比写法的地方,细细体会对比写法的表达效果,接着进行对比写法小练笔的训练。这样,既能融通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又可以通过小练笔,把“词句段运用”栏目的训练点加以落实,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3. 依托“阅读链接”,拓展读写渠道。“阅读链接”是统编教材阅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拓展读写相融渠道的作用。

以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的读写训练教學为例。在学生从课文中充分体会到“我”对祖父、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教师引入“阅读链接”,让学生读完后说说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接着引入有关萧红人生经历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带着新的体会,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这样的反复阅读中,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体会,当教师布置写“读《祖父的园子》有感”的小练笔时,学生的感受就会更深了。可见,利用课后“阅读链接”有效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还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关照到了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读后感”的习作训练。

总之,语文教师要明晰教材内容,充分领会编者意图,以语用为立足点,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优化读写策略,让学生在读写相融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教育局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相融词句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心相融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行在柘荣,相融于神奇的山水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