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
2022-07-15吴巧婧
吴巧婧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每当遇到问题,人们往往会说:“让我想一想”“请你考虑考虑”。这里的“想”“考虑”就是思维。受年龄因素影响,幼儿心智发育不成熟,且具有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因此,幼儿教育应以游戏活动为主,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通过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有机融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从而达到理想化的幼儿教育目标。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区域活动;有机融合
幼儿处于人生最初的成长时期,年龄小加上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对他们的教育要选择科学的方法。在众多的教育活动中,游戏和区域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教师能将两种模式有机融合,通过创设情境、选择生活化的游戏、丰富活动主题等方式展开游戏化的区域活动,既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分析
幼儿具有贪玩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点,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教师必须在了解幼儿身心特征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展开活动。目前,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大都以游戏为主,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又能自然地展开教育。为了推动课程游戏化,教师在游戏化教学设计中要融入区域活动的教学理念,让幼儿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际,树立合作意识,和其他小伙伴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始终保持引导者的身份,保证游戏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
(一)满足幼儿学习需求,创设活动情境
时代在发展,生活环境在改变,但一些幼儿园仍固守传统的区域活动,难以满足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及学习需求。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创新游戏模式,促使幼儿更好地游戏和学习。为了调动所有幼儿的积极性,教师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将他们安排在适合成长和发展的区域。教师要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并根据他们的表现对游戏进行调整。例如,教师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及数学思维作为活动目标时,可以用海绵垫、保龄球等物品创设趣味情境,以“小猪吃西瓜”为活动背景,将幼儿分组,让他们限时搬运西瓜,通过游戏活动达到游戏的目标。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情绪及表现,根据幼儿的情绪变化对幼儿进行积极引导,保证幼儿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并有所收获。
(二)活动内容生活化,保证游戏教学有效性
游戲活动生活化是目前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面对两个困难:第一,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类事件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所以想要找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经历有关且能调动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生活事件有一定的难度;第二,必须要用生活化活动内容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习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教师可以将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融合,让幼儿自主选择想要参与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在主观意识上产生游戏的愿望,教师要在一旁进行适当引导,通过语言或肢体互动的方式将幼儿带出舒适区,真正走向游戏环境,从而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为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选择生活化的游戏内容时需要具备挖掘生活点滴小事的能力,如街道上的红绿灯、雨后的彩虹、草地上各类昆虫甚至是窗户上的露水,都可以作为游戏设计的来源,通过将这些生活化的事物转为游戏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自然、融入社会。
(三)注重游戏选择,保证幼儿劳逸结合
在游戏活动之前,教师要了解班内每名幼儿的个性特点、成长规律、身心发展情况,合理安排活动,有选择地进行区域划分,设置不同的难度等级,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每个区域之间的难度差异不宜太大,要在坚持“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够得到”理论的情况下具体设置,既注重挑战性,也要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从根本上保证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性;第二,不要为了区分区域忽略了游戏的生动性,避免出现幼儿感觉游戏枯燥、无聊的情况,要在保证游戏趣味的前提下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四)丰富游戏内容,提升幼儿综合素养
教师在组织游戏化区域活动的过程中,除了重视环境、游戏难度外,还要注重活动的内容。有些教师为了省事,从始至终都使用几套生活化的游戏方案,久而久之幼儿产生厌倦感,对游戏失去兴趣,同时丧失了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对此,教师要根据环境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及时调整游戏活动内容,选择丰富的活动主题,不管什么主题都能营造出融洽的氛围,不管什么性格的幼儿都能主动参与其中。在丰富游戏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游戏环节,让游戏化区域活动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循序渐进的环节中深化幼儿对生活、大自然及社会的认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例如,在组织“小猴子摘桃”游戏时,教师可以将游戏设置为一个小故事,通过示范的方式为幼儿展示小猴子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天内的活动。首先,让幼儿模仿小猴子起床走路的动作,然后练习“跨过草地”“穿过树林”“摘桃子”“骑车回家”的动作,锻炼幼儿沿直线走路、双腿弹跳、沿曲线走路、跨越障碍物和滚球的能力,通过趣味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小肌肉得到良性运动,培养他们的手脚协调能力,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提高综合素质。
(五)开展合作游戏,锻炼幼儿思维能力
开展游戏化区域活动的目的不只是教授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更是为了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实践,在积累大量感性知识材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抓住幼儿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而锻炼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合作游戏,教师可以将班内的幼儿平均分为若干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哪个小组配合默契、游戏成功率高就能得到教师的奖励。通过合作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与小伙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在开展“套圈”游戏活动时,教师首先通过优美的音乐将幼儿带入春天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体验中,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然后,在班内随机邀请一名小朋友和教师示范套圈舞蹈,在展示过程中强调动作的舒展性及两人之间的默契配合,随即播放音乐,让幼儿寻找合作伙伴正式进入游戏。在幼儿掌握了一定技巧后,教师要及时组织拓展活动,让幼儿四人为一组研究全新的“套圈”动作,强化游戏体验。这样,幼儿在感受音乐节奏变化的同时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还可以在寻找全新套圈动作时产生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加速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的融合进程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对此,教师必须明确它们的融合对幼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然后通过采取一定的策略促进融合进程,在创设多样性游戏化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汪海燕. 王宁宁 在游戏中成长——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J].教育观察,2019,(03).
[2]曹东方.周晓宇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梁巧莉.郭海军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有效结合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2019.
[4]林梅钦,王小妮.游戏化区域活动,玩出“新花样”[J].华夏教师,2019,(33).
[5]于晓丽,周雨薇.基于游戏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