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炎症状态、矿物质、骨代谢及肾功能的临床效果

2022-07-14孙明磊夏友伟葛广静

智慧健康 2022年15期
关键词:病患骨密度肾脏

孙明磊,夏友伟,葛广静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100)

0 引言

慢性肾脏疾病为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类型,患者肾脏功能严重受到影响,炎症指标较高,易于诱发各类心血管疾病,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当前临床多通过血液透析、肾脏移植或者腹膜透析等方式治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清除小分子物质,但是对于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不够理想。血液灌注治疗则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对患者的钙磷代谢能力、骨代谢状态等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选取本院就诊的52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根据研究的结果讨论,评估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作用,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52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划入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6例。参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56~78岁,平均(64.63±5.61)岁;病程5~24年,平均(7.22±2.53)年。研究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56~78岁,平均(64.68±5.57)岁;病程5~25年,平均(7.19±2.44)年。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查通过,两组基线数据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控制钠盐、脂质及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结合病患情况应用阿法骨化醇片、碳酸钙D3片等口服治疗方案。参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仪器是德国费森尤斯4008S型透析仪,F6聚砚膜透析器,透析液是碳酸氢盐。血流量24~260mL/min,持续透析4h/次,3次/w。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血液灌注治疗,HA型树脂血液灌注器,透析时长2h,每周治疗3次。入选病患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评价标准

治疗前后抽取病患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1]。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磷(P)与血钙(Ca)水平。血常规检测血肌酐(SCr)及血尿素(BUN)水平。应用SONOST-3000韩国奥斯托公司超声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且予以比较。贫血即为血红蛋白<70g/L,营养不良是白蛋白<29mg/dl,胆固醇<150mg/dl,相对体质量降低>10%[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统计数据,单因素以t或者χ2计算,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比较

研究组TNF-α水平为(373.21±57.16)ng/L、IL-6水平为(176.31±32.44)ng/L,参照组TNF-α水平为(460.52±68.03)ng/L、IL-6水平为(267.81±47.73)ng/L,研究组炎症因子要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矿物质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T值、血钙、血磷指标分别是(2.59±0.22)mmol/L、(0.75±0.19)mmol/L、(-2.03±0.94),参照组患者的骨密度T值、血钙、血磷指标分别是(2.37±0.24)mmol/L、(1.35±0.45)mmol/L、(-1.56±0.73),研究组骨密度、矿物质情况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矿物质指标比较()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矿物质指标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Cr指标为(98.95±7.16)μmol/L、BUN指标为(6.28±2.44)mmol/L;参照组患者的SCr指标为(110.52±8.06)μmol/L、BUN指标为(7.81±2.71)mmol/L,研究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2.4 研究组与参照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研究组、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研究组与参照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然而近年来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数量不断上涨,慢性肾病患者的数量也不断上涨[3]。在长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慢性肾脏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血清中钙离子水平降低,血磷水平上升,为慢性肾病患者常见的特征,对患者的钙吸收能力、肾功能状态也会产生较大影响[4],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与心血管疾病等,重则可致使病患死亡。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身体中具有较多的有害物质,且长时间聚集在病患体内,是引起慢性肾脏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重要因素,可以应用血液净化处理方法,帮助病患实现体内毒素的清除,调节其体内甲状旁腺素指标状态,预防钙磷的紊乱与身体代谢失衡。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控制慢性肾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的状态,清除毒素物质,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5]。但是结合临床治疗的效果而言,大分子、中分子的清除效果不够理想[6]。血液灌注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建立体外循环模式,清除体内有害物质。以体循环灌流器的吸附功能,发挥血液净化的作用,去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7]。血液灌注治疗的吸附性较强,对中分子、大分子也能够产生强效清除的效果。

常规血液透析为常用的血液净化形式,可控制病患症状的发展,预防并发症出现,延长病患的生存时间。血液透析设备具体包含透析泵、透析膜、透析液,其中透析泵主要是将病患血液导入透析液内,以物质交换的形式,改善病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状态,清除体内的ALP、iPTH等物质。然而基于实际治疗的情况来看,血液透析多能够清除小分子物质,中分子、大分子物质的清除能力不够理想,进而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常规血液透析能够帮助病患建立体外循环,以体循环灌流器的吸附能力,去除病患血液中外源和内源性代谢废物,发挥血液净化的作用。但是基于血液透析中,合成树脂内多包涵立体网状结构的聚合物质,能够预防血液相容能力较差,活性炭微粒脱落,吸附能力相对较强。临床研究显示,慢性疾病患者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液灌注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各类分子清除率,特别是中分子与大分子毒素。本文研究显示,血液关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且联合治疗后患者血钙上升、血磷与ALP降低,其在纠正患者抗物质代谢异常、清除ALP等物质方面具有更加显著作用。并且,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T值、血钙、血磷指标均相对优于参照组,两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可以看出,联用方案可减轻对骨密度的影响,预防患者骨折和骨质疏松。

慢性肾病病患身体内多具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这也是致使患者疾病发展、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关系到患者的心血管相关并发症出现概率。慢性肾病体内的炎症,不同于真菌或者细菌感染患者的炎症反应。慢性肾病患者身体中的炎症,属于免疫性炎症,可影响患者的血清脂蛋白状态,加重病患的动脉粥样硬化问题,影响病患的预后效果。相关研究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的TNF-ɑ和IL-6水平显著上升,TNF-ɑ和IL-6水平会促进巨噬细胞发展,形成趋化因子,对人体的内皮细胞粘附效果产生影响。在这种问题的影响下,人体炎症细胞大量聚集,进一步拖动肾脏的纤维化发展。NLR作为反映患者体内炎症的新指标,可评估慢性肾脏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状态。相关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NLR和健康人群相比水平高一些,且和TNF-ɑ和IL-6水平处于正相关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血磷、血钙指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SCr、BUN指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参照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数据表明,联合血液灌注与血液透析治疗的方式下,能够强化治疗的效果。血液灌注的毒性物质血液吸附效果更佳,能够提升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率,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与肾脏功能状态[8]。联合血液灌注与血液透析治疗的方式下,不会显著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能够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控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及肾功能指标,是提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建议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病患骨密度肾脏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超大号病患
保护肾脏其实很简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