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房信息化管理对药品调剂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2022-07-14冯良容郑舟李晶晶

智慧健康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药房

冯良容,郑舟,李晶晶

(1.阳春市人民医院 中药房,广东 阳春 529600;2.阳春市人民医院 药学部,广东 阳春 529600;3.阳春市人民医院综合科,广东 阳春 529600)

0 引言

中药的使用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虽然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西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中药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因中药取材于自然界中,且剧毒性中草药的使用量极少,加之临床上应用时相对规范,因而与西药相比中药更具安全性。中药在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绝大多数中药的加工、炮制是按照规范标准执行的,且中药临床应用副作用小,因而多数医院建立了中药房,其中存有我国多数中药材。近年来调查医院临床治疗方案发现,中药治疗占有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西药合用在我国临床综合治疗中应用广泛,中西药取长补短,协同发挥作用,能增强疗效,缩减康复进程,加之对于部分疑难重症而言联合用药的毒副作用小,因而在治疗中会有意想不到的远期疗效。随着中西医药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用遍及各个临床学科,成为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很多医院都建立了中、西两种药房,希望通过中西医结合,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中药房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医师开具的药方配制中药饮片、中药免煎配方颗粒,负责中成药的采购、调剂、发放等,同时对临床用药进行监督,并为临床、门诊用药提供咨询服务[1]。中药药材种类繁多,很多药材的外形、特性具有相似性,且对用药剂量有严格要求。在实际管理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差错,都会影响药品的调剂效率,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门诊药房每天大约要接待两万名患者,发药中不允许有一丁点错误,因为药师万分之一的错误可能就是病人的全部。因此,中药房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积极提升自身的管理成效,提高药品调剂效率,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2]。信息化是保障药品流通安全、可控、可追溯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的药房正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准、便利的用药服务,不断提升患者的体验度。在本研究中,将结合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提高中药房调剂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方法进行探讨,希望为中药房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中药房服务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中药房服务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用药处方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按照不同药材的保存要求,对药品进行合理保存。在保存中药材时,需遵循以下原则:避光、低温、密封、分类、杀虫、合藏。按照用药需求及购药计划,定期购买中药材,并对中药配制进行核查。②医师开具处方后,中药房按药方配置方药,并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按要求包装并发给患者。

观察组在对药品进行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①对药品进行信息化管理:统一规定、管理中药名称,编制适合本院使用的中药饮片目录,避免因药物重名或偏名导致配药错误;在本院内部网络系统中登记库房中所有的中药材名称、价格、库存量,并发给相关科室,做用药参考。对于中药颗粒剂,要写明具体规格;对于具有一定毒性或者用药原则比较特殊的中药材,在网络系统中进行备案,并写明用药禁忌,防止医师错误用药。②就诊流程信息化管理:患者通过智能挂号机取号。相关科室在接待患者的过程中,将诊断结果、医嘱、处方等内容输入就诊信息管理系统。患者缴费后,中药房会通过内部系统接收到患者处方,并对患者所持纸质处方及电子处方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打印处方单,由中药调剂师配药。调剂师配药完成后,由前台药师结合医师诊断结果、患者信息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发放药品,并告知患者煎煮方法及服药注意事项。患者取药完成后,前台药师在系统中确认,系统自动保存此次处方内容,方便日后查阅、调取。③引进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药方控制系统:医师通过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开具电子药方,并将药方内容传输至中药房。药剂师确认药方无误后,为了方便患者服用药物,可以利用智能化调配系统对中药饮片剂量进行换算,得到相同药品配方颗粒的剂量,并根据换算结果配置药品[3]。④在线质量考核:为了及时发现重要质量问题和日常管理不规范情况,以中药质控管理系统取代了原有的纸质评估打分,对药品质量和患者服务等条目进行在线质量考核。该系统可以对患者的评分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更高效地完成相关的质量考核工作。⑤设备日常巡检:设备经常性地使用可能会出现故障、精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调剂用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校验。在中药质控管理系统中对设备进行信息化质量管理,替代了原先线下纸质记录,提升质管人员工作效率。⑥投诉流程化管理:针对就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患者投诉情况,如投诉煎药漏包问题等,给予高度重视,在中药质控管理系统中会对每个患者的投诉进行流程化管理,根据不同种类的投诉进行相应的处理,并认真负责地跟进处理每个投诉。对每个投诉设置相应的处理时限,若投诉未及时处理,系统会自动提醒操作员进行处理。保证每个投诉都能得到及时响应处理,提升了为患者服务的水平。针对患者投诉信息,中药质控管理系统可以按分管、投诉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辅助判断及查找相关原因,帮助医院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患者投诉率。⑦相应库码或位码系统建设:为了减少药房、药库取药的差错率,对药品进行相应库码或位码系统建设,并进行了系统维护,使取药人快速熟悉药品的存放位置,减少取药差错。在药品信息维护界面增加“多规、看似、听似”标识,门诊药房、住院药房及眼科药房在发药时如处方中含该类药品,则电脑出现提示框提醒,使药品发出前增加了一道校验程序,提高用药安全。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可以让医师、护士、药师等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收集、了解所用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对指导合理用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有重要作用。完善系统中不良反应上报系统,医务人员可以在系统中上报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简化了上报流程。

1.3 评价指标

①中药调剂效率:一是患者取药时间;二是中药调剂准确率。取药时间指的是医师开具处方药到患者取完药物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中药调剂准确率指的是药师配置药品的准确率,也就是药师所配置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与医师处方的符合率。②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不合理用药、发错药、医患纠纷等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收集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分析,为本研究的讨论提供依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药调剂效率对比

通过分析表1得知,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取药时间明显少于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中药调剂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项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取药时间、中药调剂准确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处方调剂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通过分析表2得知,采用信息化管理的观察组,发生不合理用药的次数为2次,发错药次数,以及因用药问题发生医患纠纷事件均为零次。而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对照组,发生不合理用药的次数为8次,发错药次数为3次,因用药问题发生医患纠纷事件的次数为2次。无论是不合理用药、发错药、因用药问题发生医患纠纷,对照组都明显多于观察组,且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处方调剂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中药房的工作比较繁琐,包括药材的采购、保存、储备、配置、用药监管等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药品管理的质量,引发医患纠纷,危及患者身心健康。同时,中药的配伍,需要按照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应用。由于人体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往往数病相兼、或表里同病、或虚实互见、或寒热错杂,凭单味药不能照顾全面,就必须适当选用多种药物配合起来应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获得安全和显著的疗效。药房错误通常是由药剂师或其他药房员工填写的药品处方中的意外错误造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药房错误不是故意的,可能是由于对细节的关注不足,误读了处方的详细信息以及收到处方中医生/护士等从业人员的错误而导致的,然后导致了该错误,患者很有可能因为这些错误造成严重的后果。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房药品调剂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因人为操作不规范、药品管理模式不合理,导致中药房药品调剂质量不高、药品调剂效率低下,引发医患纠纷,造成各种不良事件等。因此,医院中药房有必要加强药品调剂管理,积极引进先进的药品管理模式,提高药品调剂效率,降低用药不合理、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避免医患纠纷[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9年8月印发《关于方便群众看中医进一步改善中医医院服务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中药药事管理质控体系,开展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包括验收、调剂、煎煮等)、中药合理应用等质控工作,积极推进中药药事管理质控信息化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通过对比中药房常规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取药时间明显少于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对照组,用药不合理、用错药、医院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医生诊断系统、划价系统、取药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的有机整合,通过一体化管理有效提高药品管理的完整性,提高医师处方的规范性,促进药房与医师之间的沟通,避免因医师处方字迹不清导致药师发错药,帮助药师快速了解药品库存信息及存储位置,有效提高中药调剂效率,缩短患者的取药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6-7]。

综上所述,自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线后,有效保证了患者使用药品的质量,既提升了中药药事质控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又增加了群众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让中医药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猜你喜欢

中药房调剂药房
韩国院外中药房制度对我国智慧中药房建设的启示
能“二战”考研尽量不要调剂,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要不要服从调剂?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2019年考研调剂复试开始
药房里的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