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2022-07-14梁伟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0期
关键词:库巴射血缬沙坦

梁伟华

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是慢性心衰中的一种,特点即患者年龄大,通常≥70 岁,心衰由射血分数降低所致,其属于临床常见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增加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及心理负担[1]。沙库巴曲缬沙坦为新型抗心衰药物,是一种盐复合物晶体,主要成分有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对脑啡肽酶、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进行抑制,达到良好的抗心衰效果,确保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心功能指标正常[2]。实验证实,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使心衰患者的住院、死亡风险降低20%,然而,该药物在≥70岁心衰患者中的应用尚存在争议。本次研究选取因心衰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龄患者,患者均体现射血分数降低,并以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对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120 例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29 例;年龄70~84 岁,平均年龄(77.32±4.23)岁;原发病:高血压心脏病17 例、冠心病15 例、肺源性心脏病14 例、扩张型心肌病14 例。观察组男30 例,女30 例;年龄72~82 岁,平均年龄(76.90±4.17)岁;原发病:高血压心脏病21 例、冠心病14 例、肺源性心脏病12 例、扩张型心肌病13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年龄≥70 岁;②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Ⅰ~Ⅲ级;③理解研究内容,在自愿前提下签订参与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其他血液性疾病者;④肝、肾功能不全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叮嘱患者注意休息,日常少盐,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螺内酯等,同时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适原发病对临床治疗方案实施调整。连续治疗16 周。

1.3.2 观察组 以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基础,以沙库巴曲缬沙坦(Novartis Singapor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Private.Ltd/分装: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90001)替代ACEI/ARB,初次用量25 mg/次,2次/d,此后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400 mg/d,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前,需暂时停用ACEI,停药时间1.5 d,进行药物洗脱。连续治疗16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临床疗效 依据症状、体征,划分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经治疗,心衰症状基本得到控制,或者心功能改善>2 级;有效:经治疗,心衰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2 级;无效:经治疗,心衰症状加剧,心功能未见任何改善,甚至加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2 心功能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EDD、LVESD、LVEF。

1.4.3 6 min步行距离 采用6 min步行测试评价心衰患者的全身功能状态,划分4 个等级:1 级:<300 m;2 级:300.0~374.9 m;3 级:375~450 m;4 级:>450 m。级别越低,提示心肺功能越差;若患者心肺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测试结果至少达到3 级。

1.4.4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包括低血压、神经性水肿、高钾血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LVEDD、LVESD、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 小于对照组,LVEF 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6 min 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6 min 步行距离比较(,m)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6 min 步行距离比较(,m)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4 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慢性心衰指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出现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心脏在足够静脉回流条件下,心搏出量仍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或有赖于充盈压升高来补偿的病理状态,其是一种综合因素引起的复杂临床综合征,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亡原因,除了发作性的急性心衰之外的持续的心衰状态统称为慢性心衰[3,4]。慢性心衰相对比较复杂,发病率、死亡率高。不同地区心衰发病率存在差异。数据显示,我国目前35~74 岁成年人中约有400 万心衰患者,南方地区心衰发病率约为0.5%,北方地区心衰发病率约为1.4%,北方高于南方;农村人群心衰发病率约为0.8%,城市人群发病率约为1.1%,城市高于农村。不同性别心衰的发病率也不同,患者中,男性约占0.7%,女性约占1.0%,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高,心衰发病率也会明显上升,60~70 岁患者约占39.2%,70~80 岁患者约占60.8%。

通常,心衰基础病因包括心肌细胞减少或损害、压力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高动力循环状态、前负荷不足、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严重,诱因即感染、心律失常、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妊娠和分娩、输血输液过多或过快、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总体而言,慢性心衰发展缓慢,左心衰竭以心排血量降低和肺循环淤血为主,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全心衰竭则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的症状[5,6]。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龄射血分数降低患者,是心衰患者中、占据比例较大的一部分人群。

沙库巴曲与缬沙坦是沙库巴曲缬沙坦包含的两种主要药物成分,沙库巴曲是脑啡肽酶抑制剂,其代谢产物会对机体内的脑啡肽酶产生抑制作用;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对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受体进行阻断。在前药沙库巴曲的活性代谢产物作用下,脑啡肽酶对肽类物质降解的速度更快,降解能力更强,同时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心血管、肾脏,抑制醛固酮的释放[7]。不仅如此,醛固酮的释放是支持血管紧张素Ⅱ作用的主要支撑力,而缬沙坦可以对其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 小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中实施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心功能、步行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安全性强。沙库巴曲缬沙坦会对患者的心率、心功能指标等产生影响。用药之后,患者的LVEDD、LVESD、LVEF 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究其原因,沙库巴曲缬沙坦会抑制脑啡肽酶,使患者体内的利钠肽水平提高,发挥其排钠、利尿功能,以免过于依赖利尿剂,继而对射血分数低的症状加以纠正。

综上所述,射血分数降低是心衰的主要表现之一,对于高龄患者而言,选择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既能够增强临床疗效,还能够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改善,延长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提高其步行能力,规避不良心血管事件,说明该治疗方式有效性强,具备临床推广价值。然而,受限于样本、指标数量,以至于结果普遍性有所不足,未来一段时间,将扩充样本数量,在该基础上,增加肾功能、心脏结构等指标,得出更加科学、全面的实验结论,为后续同类疾病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库巴射血缬沙坦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是未来防治重点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芥末糖
二维超声Simpson法和M型超声Teichholz法测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功能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