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岛自然保护区2018—2020雀形目秋季环志分析

2022-07-14孙妮妮冯金鑫张照东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长岛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孙妮妮,冯金鑫, 张照东, 周 瑶

(1.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山东 长岛265800; 2.长岛老干部活动中心,山东 长岛 265800)

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猛禽为主以及其他鸟类、兽类、海洋动物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面积5015.2 hm2。保护区内自然条件优越,陆地、浅海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补给站,目前保护区已记录野生鸟类21 目70 科346 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东方白鹳、黑鹳、金雕、大鸨、白鹤、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白肩雕、短尾信天翁10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黄嘴白鹭、鸳鸯、游隼、凤头蜂鹰、苍鹰、燕隼、鹰鸮、长耳鸮、短耳鸮、草鸮等51 种。 自1984年开展鸟类环志至2020 底,累计环志候鸟298581 只。

1 研究方法

长岛保护区秋季环志点设置在大黑山岛的灌木与乔木林缘交界处或林内空旷区域。2018—2020年期间每年于9月14日—10月25日期间,在海拔较高的安桥山、老鹰窝两处山头布设网具,包括林缘处粘网20片,网高4~5 m,长10~12 m,林间自落网390 片,网高1.5 m,长1.5 m。 于10月8日—10月25日期间,在山下2 处水塘边布设粘网10 片,网高2 m,长8 m。

每日24 小时设网,4:00—21:00 为巡网时间,白天为每30 min 巡网1 次,夜间每1~2 小时巡网一次。 工作人员根据环志规程,对入网鸟类取下带回环志工作站点,辨认科种、雌雄,测量体长、翅长等相关参数,然后戴环、记录,确认鸟类健康状况后进行放飞。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志情况分析

长岛自然保护区2018—2020年秋季共环志各种鸟类12 目34 科105 种14236 只, 其中雀形目鸟类20科62 种8363 只,科、种、环志数量分别占环志总量的58.82%、59.05%、58.75%。年度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2018—2020年环志数量统计表

表2 2018—2020年度雀形目环志汇总表

续表2:

2.2 科种组成分析

环志的雀形目鸟类中,主要的科种有鹀科12 种、鹟科8 种、鸫科6种、燕雀科5 种、鹡鸰科5 种,分别占雀形目环志种数总量的19.35%、12.90%、9.68%、8.06%、8.06%,其它科种数量较少(图1)。

图1 科种组成分析

2.3 优势种群分析

2018—2020年雀形目环志累计超过500 只的优势单种有6 种,分别为: 红胁绣眼鸟 (Zosterops erythropleurus)529 只、 虎斑地鸫(Zoothera aurea)666 只、 红胁蓝尾鸲 (Tarsiger cyanurus)594 只、 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561 只、小鹀(Emberiza pusilla)719 只、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1890 只,共4959 只,占雀形目环志总量的59.30%,分别占雀形目环志总量的6.33%、7.96%、7.10%、6.71%、8.60%、22.60%(图2)。

图2 优势种分析

2.4年度动态分析

各年度环志数量超200 只的优势单种分别为2018年4 种、2019年5 种、2020年5 种,各年度优势种存在差异。 对比雀形目3年的环志数量,环志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20年环志数量最多。

3 结论与讨论

长岛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栖息、补给点,通过对环志鸟类优势目、优势种群的分析,为长岛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和保护,提高鸟类环志工作的针对性提供依据。

2018年至2020年环志工作中,还环志到了新的鸟种栗耳短脚鹎(Hypsipetes amaurotis),是长岛保护区开展环志工作以来首次环志到的新鸟种。 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提升和改善及环志时间的不断推进,应该会有更多新的鸟种的加入。 本次统计以雀形目环志数据为主,如何科学统计分析保护区内现有鸟类资源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猜你喜欢

长岛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山东长岛鸟类多样性研究
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长岛:一面烟火,一面仙境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